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888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包括有线性滑轨、踏板、踏板顶板和主缸肋板,线性滑轨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踏板顶板和主缸肋板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线性滑轨上不同的螺纹孔位置处,踏板顶板上设置有立座,踏板的顶部与立座相铰接,踏板的上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上穿过一根平衡杆,平衡杆的端部上设置有平衡块,实施时,制动主缸安装于主缸肋板上,制动主缸的推杆与平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实现踏板与座椅之间的距离调节,便于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操作;能够适应不同驾驶员对踏板起始角度的不同要求;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来实现踏板顶板和主缸肋板在线性滑轨上的调节与紧固,能够保证其紧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
技术介绍
制动踏板机构是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以实现车辆的制动。目前,大多数车辆选择固定立式踏板组合机构,固定立式踏板组合机构使车架与踏板刚性连接,保证了踏板的稳定性。但是,固定立式踏板组合机构限定了踏板与座椅之间的距离,不利于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的操作,给驾驶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制动。目前,鉴于上述踏板组件的不足,人们对踏板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提出了固定悬挂式踏板组合结构和立式可移动踏板机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固定立式踏板组合机构存在的问题。然而,固定悬挂式踏板组合机构并不能对踏板的距离进行调节,不能保证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对制动系统的最优化操控,极大地限制了驾驶员的操控;立式可移动踏板机构通过插销等形式可以调节踏板与座椅之间的距离,能基本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的驾驶员的要求,但是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校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包括有线性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线性滑轨(1)、踏板(2)、踏板顶板(3)和主缸肋板(4),所述线性滑轨(1)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踏板顶板(3)和主缸肋板(4)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线性滑轨(1)上不同的螺纹孔位置处,所述踏板顶板(3)上设置有立座(5),所述踏板(2)的顶部与所述立座(5)相铰接,所述踏板(2)的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穿过一根平衡杆(6),所述平衡杆(6)的端部上设置有平衡块(7),实施时,制动主缸安装于主缸肋板(4)上,所述制动主缸的推杆与所述平衡块(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线性滑轨(1)、踏板(2)、踏板顶板(3)和主缸肋板(4),所述线性滑轨(1)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踏板顶板(3)和主缸肋板(4)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线性滑轨(1)上不同的螺纹孔位置处,所述踏板顶板(3)上设置有立座(5),所述踏板(2)的顶部与所述立座(5)相铰接,所述踏板(2)的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穿过一根平衡杆(6),所述平衡杆(6)的端部上设置有平衡块(7),实施时,制动主缸安装于主缸肋板(4)上,所述制动主缸的推杆与所述平衡块(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轨(1)上匹配设置有在所述线性滑轨(1)长度方向上滑动的多个滑块(8),所述踏板顶板(3)和主缸肋板(4)设置于所述滑块(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可调节制动踏板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的上部的通孔内设置有一个万向轴承(9),所述平衡杆(6)的中部固定设置于所述万向轴承(9)的内圈内。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宇王喜社李新凯陈春任王德旺方海全黄东升田易明李付潘帝权吴文欧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