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48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包括L型导烟管,设于L型导烟管一端的的风机,设于L型导烟管另一端的防雨罩,及与L型导烟管联通的排油组件;防雨罩的内侧底部设有环形回收槽,环形回收槽的一侧联接有回油管,回油管远离于防雨罩的一端伸入L型导烟管内;L型导烟管包括竖直部及与其联接的横直部,排油组件位于横直部的下方,且远离于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油烟经过风机排出冷凝后,沿防雨罩内壁流到环形回收槽内,再经回油管流到L型导烟管内,最后通过排油管,排油阀排放至回收桶,不会造成油污污染,明显的改善了周围的环境,同时,该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大力推广。

A Fume Pipe Device for Recycling Waste Oi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moke pipe device for recovering waste oil, which comprises an L-type smoke pipe, a fan at one end of the L-type smoke pipe, a rain cover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type smoke pipe, and an oil drainage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L-type smoke pipe; an annular recovery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rain cover, and an oil return pipe is connected at one side of the annular recovery groove, and the oil return pipe extends into the L-type guide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rain cover. In the flue pipe, the L-type flue duct includes the vertical part and the horizontal part connected with it. The oil exhaust assembly is located below the horizontal part and far from the fan.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oil fume to flow into the annular recovery tank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rainproof hood after being discharged and condensed by the fan, and then through the oil return pipe to the L-shaped smoke guide pipe. Finally, through the oil discharge pipe, the oil discharge valve is discharged into the recovery bucket, which will not cause oil pollution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moke pipe device for recovering waste oil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vigorous pushing. W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油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设备中,油烟经风机排出后,在烟管防雨罩的内壁冷却凝结,变成液态油滴,最终沿防雨罩内壁流到地面,日积月累,在地面形成大片油污,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包括L型导烟管,设于所述L型导烟管一端的的风机,设于所述L型导烟管另一端的防雨罩,及与所述L型导烟管联通的排油组件;所述防雨罩的内侧底部设有环形回收槽,所述环形回收槽的一侧联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远离于所述防雨罩的一端伸入所述L型导烟管内;所述L型导烟管包括竖直部及与其联接的横直部,所述排油组件位于所述横直部的下方,且远离于所述风机。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油组件包括排油管,与所述排油管联接的排油阀,及回收桶;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排油阀的下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油管与所述回收桶通过螺纹联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油管与所述横直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焊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回收槽的宽度为5mm-15mm。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回收槽的深度为3mm-10mm。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回油管为圆形管。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回油管与所述竖直部之间的水平夹角为30°-7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环形回收槽与所述防雨罩为一体成型结构。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回油管与所述环形回收槽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焊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L型导烟管,设于L型导烟管一端的的风机,设于L型导烟管另一端的防雨罩,及与L型导烟管联通的排油组件;防雨罩的内侧底部设有环形回收槽,环形回收槽的一侧联接有回油管,回油管远离于防雨罩的一端伸入L型导烟管内,L型导烟管包括竖直部及与其联接的横直部,排油组件位于横直部的下方,且远离于风机;使得油烟经过风机排出冷凝后,沿防雨罩内壁流到环形回收槽内,再经回油管流到L型导烟管内,最后通过排油管,排油阀排放至回收桶,不会造成油污污染,明显的改善了周围的环境,同时,该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大力推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排油烟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的剖视图。10L型导烟管11竖直部12横直部20风机30排油组件31排油管32排油阀33回收桶40防雨罩50环形回收槽60回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到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传统排油烟装置的结构图,传统排油烟装置在油烟经风机排出时,在烟管防雨罩内壁冷却凝结,变成液态油滴,传统防雨罩不能阻止冷凝油滴落到地面,日积月累,在地面形成大片油污。具体地,如图2至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包括L型导烟管10,设于L型导烟管10一端的的风机20,设于L型导烟管10另一端的防雨罩40,及与L型导烟管10联通的排油组件30;防雨罩40的内侧底部设有环形回收槽50,环形回收槽50的一侧联接有回油管60,回油管60远离于防雨罩40的一端伸入L型导烟管10内;L型导烟管10包括竖直部11及与其联接的横直部12,排油组件30位于横直部12的下方,且远离于风机20。其中,该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使得油烟经过风机20排出冷凝后,沿防雨罩40的内壁流到环形回收槽50内,再经回油管60流到L型导烟管10内,最后通过排油管31,排油阀32排放至回收桶33,不会造成油污污染,明显的改善了周围的环境。其中,在本实施例中,L型导烟管10为圆形管,且竖直部11与横直部12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生产且强度高,同时使得油滴不会附着在L型导烟管10的内壁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竖直部11与横直部12的联接处为倒圆角结构,避免了油滴堆积于联接处的死角内,有效地提高了排油效果。具体地,如图2至图3所示,排油组件30包括排油管31,与排油管31联接的排油阀32,及回收桶33;回收桶33位于排油阀32的下方,便于对油滴进行回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排油管31与回收桶33通过螺纹联接,联接牢固且便于拆装。其中,排油管31与横直部12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排油管31与横直部12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性好,使得油滴不会流出。其中,环形回收槽50的宽度为5mm-15mm,在排出油烟量大的场景下,可有效避免因为回油管60导流不及,而产生油溢出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回收槽的深度为3mm-10mm,在排出油烟量大的场景下,可有效避免因为回油管60导流不及,而产生油溢出的问题。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回油管60为圆形管,可有效加快导油的速度,同时还有效地缓解了油附着于回油管60内壁的问题。其中,回油管60与竖直部11之间的水平夹角为30°-75°,使得导油的速度加快,且有效地缓解了油附着于回油管60内壁的问题。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回收槽50与防雨罩60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性强且便于生产。其中,回油管60与环形回收槽5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回油管60与环形回收槽50为一体成型结构,密封性强且便于生产。本技术彻底解决了油滴落地的污染环境问题,使得风机周围及导气管表面干净整洁,地面上也不再有大片油污存在,而且该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大力推广。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导烟管,设于所述L型导烟管一端的风机,设于所述L型导烟管另一端的防雨罩,及与所述L型导烟管联通的排油组件;所述防雨罩的内侧底部设有环形回收槽,所述环形回收槽的一侧联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远离于所述防雨罩的一端伸入所述L型导烟管内;所述L型导烟管包括竖直部及与其联接的横直部,所述排油组件位于所述横直部的下方,且远离于所述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导烟管,设于所述L型导烟管一端的风机,设于所述L型导烟管另一端的防雨罩,及与所述L型导烟管联通的排油组件;所述防雨罩的内侧底部设有环形回收槽,所述环形回收槽的一侧联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远离于所述防雨罩的一端伸入所述L型导烟管内;所述L型导烟管包括竖直部及与其联接的横直部,所述排油组件位于所述横直部的下方,且远离于所述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组件包括排油管,与所述排油管联接的排油阀,及回收桶;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排油阀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与所述回收桶通过螺纹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废油的烟管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维府陈秋鹏杨楚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