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42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釜、冷凝器和回收罐,冷凝器包括筒状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冷凝管和两个隔板组,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分别设置在冷凝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第一隔板组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组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沿筒状外壳的径向设置,冷凝管的一端从第一隔板组的上方伸入筒状外壳内,沿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的自由端弯折,并从第二隔板组的下方伸出筒状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冷凝器延长了气体与冷凝管的接触时间,能够有效回收含有溶剂气体的尾气。

A Solvent Recove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olvent recove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a condenser and a recovery tank connected sequentially through a pipeline. The condenser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shell, a condensation tube and two baffle groups arranged in the cylindrical shell. The first baffle group and the second baffle group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condenser, and the first baffle group includes several equidistant baffles. One baffle, the second baffle group includes a number of equidistant second baffles.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second baffle are arranged radially along the cylindrical shell. One end of the condensation tube extends from the top of the first baffle group into the cylindrical shell, bends along the free end of the first baffle or the second baffle, and extends the cylindrical shell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baffle group. The contact time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condensation tube can effectively recover the tail gas containing solvent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剂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剂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一些生产装置会排出含有溶剂气体的尾气,对尾气中溶剂回收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生产的安全和生产的环境,如有些气体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而有些气体能够回收利用,如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在水解工段会有少量致孔剂和低聚物释放出来,然而目前并没有能够有效回收的装置,因此,对尾气中溶剂的回收是化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现有的回收设备大多采用冷凝器进行回收,但回收效率低,能耗高,并且装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溶剂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回收利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冷凝器和回收罐,所述反应釜的顶端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筒状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冷凝管和两个隔板组,所述筒状外壳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设有出口,两个所述隔板组分别为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所述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分别设置在冷凝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沿所述筒状外壳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均与筒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交错布置,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上方伸入筒状外壳内,沿所述第一隔板或所述第二隔板的自由端弯折,并从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下方伸出筒状外壳;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筒状外壳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回收罐连接,所述回收罐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排气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隔板组的第二隔板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的间距的一半。优选地,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口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部,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上部。优选地,所述回收罐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和放料槽。优选地,所述回收罐上设有液位计,用于测量回收罐内液体的液位。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管道通断的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反应釜、冷凝器和回收罐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反应釜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凝器冷凝后流入回收罐,能够继续使用。本技术通过在冷凝器内设置两个隔板组,使得气体从冷凝器的顶部进入后,不直接到达冷凝器的底部,而是在两个隔板组之间逐渐迂回至冷凝器的底部,延长了气体与冷凝管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回收率。同时,冷却液由冷凝管的底部进液口进入,逐渐流入至冷凝管的顶部出液口,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并且冷却液不断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溶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应釜;2.冷凝器;201.冷凝管;2011.进液口;2012.出液口;202.第一隔板;203第一隔板;204.第二隔板;3.回收罐;301.排污口;302.放料槽;4.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1、冷凝器2和回收罐3。具体地,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2包括筒状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冷凝管201和两个隔板组,所述筒状外壳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设有出口,两个所述隔板组分别为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所述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分别设置在冷凝器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一隔板202,所述第二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二隔板203,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均沿所述筒状外壳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的一端均与筒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隔板组内的第一隔板202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隔板组的第二隔板203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板202与所述第二隔板203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第一隔板202之间的间距的一半。所述冷凝管201的一端从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上方伸入筒状外壳内,沿所述第一隔板202或所述第二隔板203的自由端弯折,并从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下方伸出筒状外壳。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的交错布置使得气体从冷凝器2的顶部进入后,不直接到达冷凝器2的底部,而是在两个隔板组之间逐渐迂回至冷凝器2的底部,延长了气体与冷凝管201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回收率。所述冷凝管201的两端口分别为进液口2011和出液口2012,所述进液口2011位于所述冷凝器2的下部,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冷凝器2的上部。冷却液由冷凝管201的底部进液口2011进入,逐渐流入至冷凝管201的顶部出液口2022,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高温气体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并且冷却液不断流动,从而提高回收率。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筒状外壳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回收罐3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管道通断的阀门。所述回收罐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排气管连接。所述回收罐3的底部设有排污口301和放料槽302。回收罐3上设有液位计4,用于测量回收罐3内液体的液位,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回收罐内液体的液位,以及时将回收的溶剂排出。本实施例以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水解工作的溶剂回收为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反应釜1内水解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釜1的温度为132±2℃,反应过程中有少量的致孔剂和低聚物经第一管道进入冷凝器2,开启第二管道上的阀门,将收集的致孔剂和低聚物进入冷凝器2,气体由冷凝器2的顶部进入后在第一隔板202和第二隔板203之间迂回,在此过程中冷却液由冷凝管201的底部流向顶部,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得冷凝管201的温度始终较低,提升回收率,气体冷凝后进入回收罐3,观察回收罐3上的液位计4,达到排放液位后,将液体排出。所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冷凝器(2)和回收罐(3),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2)包括筒状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冷凝管(201)和两个隔板组,所述筒状外壳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设有出口,两个所述隔板组分别为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所述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分别设置在冷凝器(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一隔板(202),所述第二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二隔板(203),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均沿所述筒状外壳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的一端均与筒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交错布置,所述冷凝管(201)的一端从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上方伸入筒状外壳内,沿所述第一隔板(202)或所述第二隔板(203)的自由端弯折,并从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下方伸出筒状外壳;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筒状外壳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回收罐(3)连接,所述回收罐(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排气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冷凝器(2)和回收罐(3),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2)包括筒状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冷凝管(201)和两个隔板组,所述筒状外壳的顶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筒状外壳的底端设有出口,两个所述隔板组分别为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所述第一隔板组和第二隔板组分别设置在冷凝器(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一隔板(202),所述第二隔板组包括若干第二隔板(203),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均沿所述筒状外壳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的一端均与筒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隔板(202)和所述第二隔板(203)交错布置,所述冷凝管(201)的一端从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上方伸入筒状外壳内,沿所述第一隔板(202)或所述第二隔板(203)的自由端弯折,并从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下方伸出筒状外壳;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筒状外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圣如陈必玉张雪峰吉霞卢浩李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金珠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