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084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0:56
一种连接器(10)包括:第一连接器(11),其包括管状外壳体(13)和设置有多个第一端子(20)的内壳体(14);第二连接器(12),其包括设置有多个第二端子(21)的有底管状配对壳体(12B);和弹性构件(15),其设置在外壳体中并沿嵌合方向朝第一连接器前侧推动内壳体。嵌合时,内壳体通过弹性构件沿嵌合方向移动到前侧。

Connector

A connector (10)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or (11), comprising a tubular housing (13) and an inner housing (14)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irst terminals (20); a second connector (12), comprising a bottom tubular matching housing (12B) provided with multiple second terminals (21); and an elastic member (15),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and pushes the inner housing towards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or in a chimeric direction. The inner shell moves to the front through the elastic member in the direction of chimer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嵌合到第二连接器使得连接器互相连接。
技术介绍
通常,连接器包括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例如,一种传统的连接器具有作为母连接器的管状外壳和容纳在外壳中的内壳,多个母端子设置在内壳的端面上。此外,连接器具有有底管状配对壳体作为公连接器,多个公端子设置在配对壳体的内底表面中。此外,当公连接器嵌合到母连接器上时,内壳体的端表面和配对壳体的内底表面彼此紧密接触,并且母端子和公端子导电连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H09-180818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顺便提及,在专利文献1中,在母连接器中,螺旋弹簧设置在外壳体中。通过螺旋弹簧,内壳体被推向外壳体的开口端侧(内壳体嵌合的一侧,即,嵌合方向的前侧)。因此,当公连接器嵌合到母连接器上时,公连接器的壳体克服螺旋弹簧的推动力插入母连接器的外壳体中,此时公端子必然地压到母端子上。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需要将公连接器的壳体插入母连接器外壳体中的插入力以及将公端子按压到母端子的力。因此,将公连接器嵌合到母连接器上时的操作力可能过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包括管状的外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外壳体中的内壳体,并且其中多个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第二连接器,包括具有有底管状并且配置为在插入所述外壳体时容纳所述内壳体的配对壳体,并且其中多个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配对壳体的底部的内表面中;和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并朝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的前侧推动所述内壳体,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的途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克服所述弹性构件的推动力使所述内壳体后退到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的后表面上,和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完全嵌合时,所述第二连接器允许所述弹性构件弹性返回并使所述内壳体移动到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15 JP 2016-1187901.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包括管状的外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外壳体中的内壳体,并且其中多个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第二连接器,包括具有有底管状并且配置为在插入所述外壳体时容纳所述内壳体的配对壳体,并且其中多个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配对壳体的底部的内表面中;和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并朝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的前侧推动所述内壳体,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的途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克服所述弹性构件的推动力使所述内壳体后退到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的后表面上,和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完全嵌合时,所述第二连接器允许所述弹性构件弹性返回并使所述内壳体移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的前侧,从而所述内壳体被导向所述配对壳体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连接。2.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包括管状的外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外壳体中的内壳体,并且其中多个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第二连接器,包括具有有底管状并且配置为在插入所述外壳体时容纳所述内壳体的配对壳体,并且其中多个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配对壳体的底部的内表面中;弹性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并朝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嵌合方向上的前侧推动所述内壳体;第一突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浩三宫川知之落合和之藤平大辅松田慎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