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56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控制单元、燃气传感器、蜂鸣器和风机,外壳为管状且两端开口,风机固定在外壳的出风端;外壳内设有检测管,检测管的进风端设有内风口,检测管的出风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外壳的内侧壁上,支撑板上设有允许气体流通的通道;燃气传感器固定在检测管内,位于燃气传感器和支撑板之间的检测管上设有出气孔;检测管和外壳之间设有外流道,外流道内设有气囊,气囊位于出气孔的上游且气囊固定在检测管的外壁上;气囊上设有排气电磁阀。智能报警装置不仅可以报警对居住在室内的人员进行提示,同时也可以及时将泄露的燃气外排,为人们实施补救措施提供安全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气报警报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燃气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然而,厨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燃气一旦发生泄漏就很难散发出去,当燃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燃气中毒或者爆炸,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市场上有针对燃气泄漏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72137956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家庭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的燃气传感器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GSM短信模块,所述控制单元经所述GSM短信模块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信。通过燃气传感器检测室内是否发生燃气泄漏,若发生燃气泄漏,控制单元通过声光报警模块提醒室内人员,并且通过GSM短信模块发送短信至外部移动终端(如手机),寻求外部支援,实现可靠的安全预警。但是其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只能对较高浓度的燃气做出准确预警,测试精度低,燃气浓度低时无法准确的进行报警,使用不便。申请号为201720421952.X,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燃气泄漏自动报警装置的专利文件解决了上述问题。所述燃气泄漏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抽气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电源装置、位于所述电源装置右侧的挡板装置、位于所述挡板装置下方的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蜂鸣器。能够将厨房内的空气实时的抽入其中,然后对抽入的空气进行检测,进而可以有效的对燃气泄漏做出预警,即使浓度很低,依然可以被及时的抽入其中做出检测,灵敏度高,使用方便,可以给予充分的时间做出补救措施。但是由于报警装置只是向人们发出警告,燃气仍存在室内,仍然对人体存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燃气向室外扩散,减少对室内人员伤害的智能报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控制单元和燃气传感器,所述外壳上固定有蜂鸣器;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机,所述外壳为管状且其轴向上的两端均开口,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出风端;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进风端设有内风口,所述检测管的出风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允许气体流通的通道;所述燃气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检测管内,位于所述燃气传感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检测管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外流道,所述外流道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上游且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检测管的外壁上,所述气囊膨胀后可将所述外流道封闭;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电磁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包括圆形的内板,所述内板上设有数个沿其径向向其外侧延伸的支撑条,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检测管、所述外壳和所述风机同轴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管内固定有网状板,所述燃气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网状板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进风端设有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延伸的前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法兰板;所述外壳的出风端设有向所述外壳的外侧延伸的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上固定有防尘网。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电磁阀位于所述气囊朝向所述风机的侧面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智能报警装置不仅可以报警对居住在室内的人员进行提示,同时也可以及时将泄露的燃气外排,为人们实施补救措施提供安全的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支撑板;3-出气孔;4-排气电磁阀;5-法兰板;6-蜂鸣器;7-前连接板;8-燃气传感器;9-气囊;10-检测管;11-网状板;12-后连接板;13-风机;14-防尘网;15-内板;16-支撑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壳1,外壳1为管状且其轴向上的两端均开口。所述外壳1内设有风机13,所述风机13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出风端。所述外壳1的进风端设有向所述外壳1的内侧延伸的前连接板7,所述前连接板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法兰板5;外壳1通过法兰板5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外壳1的出风端设有向所述外壳1的外侧延伸的后连接板12,所述后连接板12上固定有防尘网14。所述外壳1内设有检测管10,所述检测管10的进风端设有内风口,所述检测管10的出风端设有支撑板2,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板2包括圆形的内板15,所述内板15上设有数个沿其径向向其外侧延伸的支撑条16,支撑条16通过螺钉或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允许气体流通的通道,通道位于两支撑条16之间,保证外壳1内气流的正常流通。所述检测管10和所述外壳1之间设有外流道,所述外流道内设有气囊9,所述气囊9固定在所述检测管10的外壁上,所述气囊9膨胀后可将所述外流道封闭;所述气囊9上设有排气电磁阀4,所述排气电磁阀4位于所述气囊9朝向所述风机13的侧面上。当气囊9排气时会加速室内气体外排。优选的,所述风机1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上且所述检测管10、所述外壳1和所述风机13同轴设置。外壳1内安装有控制单元和燃气传感器8,检测管10内固定有网状板11,所述燃气传感器8固定在所述网状板11上。外壳1的进风端固定有蜂鸣器6;蜂鸣器6位于室内,有效实现报警提示作用。位于所述燃气传感器8和所述支撑板2之间的所述检测管10上设有出气孔3,所述气囊9位于所述出气孔3的上游。智能报警装置工作时,风机13一直开启,气囊9将外流道封闭,气体自管径较小的检测管10外排,即使较小的燃气泄漏量也可以被及时监测到。当报警装置检测到燃气泄漏时,控制单元打开排气电磁阀4,使得气囊9内的气体排出且气囊收缩,外流道被打开,此时检测管10和外流道同时向外排气,有效提高排气的速度,避免室内积聚燃气导致人身、财产伤害。当然,为了节能,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风机13的转速,使得风机13可处于不同的档位内,检测状态时,风机13可处于低档位,排气时将风机13调至高档位,在实现报警装置排泄燃气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节能控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控制单元和燃气传感器,所述外壳上固定有蜂鸣器;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管状且其轴向上的两端均开口,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出风端;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进风端设有内风口,所述检测管的出风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允许气体流通的通道;所述燃气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检测管内,位于所述燃气传感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检测管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外流道,所述外流道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上游且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检测管的外壁上,所述气囊膨胀后可将所述外流道封闭;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控制单元和燃气传感器,所述外壳上固定有蜂鸣器;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管状且其轴向上的两端均开口,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出风端;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进风端设有内风口,所述检测管的出风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允许气体流通的通道;所述燃气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检测管内,位于所述燃气传感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检测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检测管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外流道,所述外流道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上游且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检测管的外壁上,所述气囊膨胀后可将所述外流道封闭;所述气囊上设有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慧琴何华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