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滨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65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包括地基、第一赤泥路基、第二赤泥路基、碎石连接层、沥青混合层、阻水土工布、阻水持力层、透水基层、沥青耐磨层和排水砂井,所述路基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路肩,所述沥青耐磨层的中间两侧呈凸起倾斜状。该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能在下雨时沿着倾斜的路面通过排水孔,进入路面内,通过透水基层进入排水砂井,最后汇入地下水系统,路面两侧排水孔内的过滤网可以防止水中的垃圾和较大的杂质不进入排水孔,阻塞排水孔,导致水流不通畅,在地面上形成积水,最终地面上的雨水进入地下河,增加地下河的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为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
技术介绍
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渣,工业废渣占用大量的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因此工业废渣的安全管理和处治成了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的工业废渣中,赤泥是比较突出的一种。拜耳法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产生一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拜耳法赤泥约7000万吨,我国每年产生的赤泥约为3000万吨以上。目前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占用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筑路材料。但是随着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河道及环境治理,大面积禁止采挖土场、砾石和山区石料,很多地区土、砾、石等筑路材料极为短缺,筑路成本大幅增加。将赤泥作为道路各结构层的主要材料,在解决部分地区筑路材料极为短缺短缺的同时,对赤泥的减化量和资源化利用也将是重大突破。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赤泥填筑路基一整套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赤泥填筑路基要么无法满足工程指标要求,要么无法满足环保指标要求,其路面设计也没有相应的设计参数、指标可参考和遵循,赤泥路基填筑及路面结构设计技术的空白制约了赤泥的减化量和资源化利用。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720120134.6中,公开了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沥青路面结构,该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沥青路面结构可保证赤泥作为路基填料既能满足工程指标要求,又能满足环保要求,同时设计的路面结构能极大减少筑路材料的用量,并且在实现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约筑路材料的同时,实现赤泥路基路面结构的耐久目标。但是该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沥青路面结构虽然有效的减少筑路材料的用量,但是却不能快速排出路面上的水,造成路面积水,也不能收集雨水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包括地基、第一赤泥路基、第二赤泥路基、碎石连接层、沥青混合层、阻水土工布、阻水持力层、透水基层、沥青耐磨层和排水砂井,所述路基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路肩,所述沥青耐磨层的中间两侧呈凸起倾斜状,所述沥青耐磨层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排水孔的出水口与透水基层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沥青耐磨层的底端和透水基层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透水基层的底端和阻水持力层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阻水持力层的底端和阻水土工布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阻水土工布的底端和沥青混合层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沥青混合层的底端和碎石连接层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碎石连接层的底端和第二赤泥路基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赤泥路基的底端和第一赤泥路基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赤泥路基的底端和地基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排水砂井的截面成Y字形状,所述排水砂井的顶端开口与透水基层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排水砂井的底端出口位于地基的内部,所述排水砂井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阻水持力层、阻水土工布、沥青混合层0、碎石连接层、第二赤泥路基、第一赤泥路基和地基。优选的,所述第一赤泥路基的厚度为160-170cm,所述第二赤泥路基的厚度为第一赤泥路基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透水基层为砂砾石透水基层。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金属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碎石连接层内的碎石粒径为10-20mm。优选的,所述阻水持力层为夯实灰土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能在下雨时雨水沿着倾斜的路面通过排水孔,进入路面后通过透水基层进入排水砂井,最后汇入地下水系统,路面两侧排水孔内的过滤网可以防止水中的垃圾和较大的杂质不进入排水孔,阻塞排水孔,导致水流不通畅,在地面上形成积水,砂砾石透水基层能够将流入地面下的雨水再次过滤,去除过滤网没有过滤掉的细小的杂质,最终地面上的雨水进入地下河,增加地下河的水量,赤泥路基的使用有效的减少了建筑材料的用量,实现工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沥青耐磨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基本体、2沥青耐磨层、3阻水土工布、4碎石连接层、5路肩、6排水孔、7地基、8透水基层、9阻水持力层、10沥青混合层、11第二赤泥路基、12排水砂井、13第一赤泥路基、6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路基本体1包括地基7、第一赤泥路基13、第二赤泥路基11、碎石连接层4、沥青混合层10、阻水土工布3、阻水持力层9、透水基层8、沥青耐磨层2和排水砂井12,第一赤泥路基13的厚度为160-170cm,第二赤泥路基11的厚度为第一赤泥路基厚度13的二分之一,赤泥路基减少了建筑材料的用量,实现工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化,透水基层8为砂砾石透水基层,砂砾石透水基层能够将流入地面下的雨水再次过滤,去除过滤网没有过滤掉的细小的杂质,碎石连接层4内的碎石粒径为10-20mm,阻水持力层为夯实灰土层,夯实灰土层是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成为夯实灰土层,路基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路肩5,沥青耐磨层2的中间两侧呈凸起倾斜状,沥青耐磨层2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孔6,下雨时雨水沿着倾斜的路面通过排水孔6,排水孔6的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61,过滤网61为不锈金属过滤网,过滤网61可以防止水中的垃圾和较大的杂质不进入排水孔,阻塞排水孔,导致水流不通畅,在地面上形成积水,而不锈金属过滤网即使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和水中也不会生锈坏掉,排水孔6的出水口与透水基层8的顶端相连接;沥青耐磨层2的底端和透水基层8的顶端相连接,雨水进入路面后通过透水基层进入排水砂井12,最后汇入地下水系统,透水基层8的底端和阻水持力层9的顶端相连接,阻水持力层9的底端和阻水土工布3的顶端相连接,阻水土工布3的底端和沥青混合层10的顶端相连接,沥青混合层10的底端和碎石连接层4的顶端相连接,碎石连接层4的底端和第二赤泥路基11的顶端相连接,第二赤泥路基11的底端和第一赤泥路基13的顶端相连接,第一赤泥路基13的底端和地基7的顶端相连接;排水砂井12的截面成Y字形状,排水砂井12的顶端开口与透水基层8的底端相连通,排水砂井12的底端出口位于地基7的内部,排水砂井12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阻水持力层9、阻水土工布3、沥青混合层10、碎石连接层4、第二赤泥路基11、第一赤泥路基13和地基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所述路基本体(1)包括地基(7)、第一赤泥路基(13)、第二赤泥路基(11)、碎石连接层(4)、沥青混合层(10)、阻水土工布(3)、阻水持力层(9)、透水基层(8)、沥青耐磨层(2)和排水砂井(12),所述路基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路肩(5),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耐磨层(2)的中间两侧呈凸起倾斜状,所述沥青耐磨层(2)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孔(6),所述排水孔(6)的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61),所述排水孔(6)的出水口与透水基层(8)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沥青耐磨层(2)的底端和透水基层(8)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透水基层(8)的底端和阻水持力层(9)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阻水持力层(9)的底端和阻水土工布(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阻水土工布(3)的底端和沥青混合层(10)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沥青混合层(10)的底端和碎石连接层(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碎石连接层(4)的底端和第二赤泥路基(1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赤泥路基(11)的底端和第一赤泥路基(1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赤泥路基(13)的底端和地基(7)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排水砂井(12)的截面成Y字形状,所述排水砂井(12)的顶端开口与透水基层(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排水砂井(12)的底端出口位于地基(7)的内部,所述排水砂井(12)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阻水持力层(9)、阻水土工布(3)、沥青混合层(10)、碎石连接层(4)、第二赤泥路基(11)、第一赤泥路基(13)和地基(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深厚式机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所述路基本体(1)包括地基(7)、第一赤泥路基(13)、第二赤泥路基(11)、碎石连接层(4)、沥青混合层(10)、阻水土工布(3)、阻水持力层(9)、透水基层(8)、沥青耐磨层(2)和排水砂井(12),所述路基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路肩(5),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耐磨层(2)的中间两侧呈凸起倾斜状,所述沥青耐磨层(2)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孔(6),所述排水孔(6)的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61),所述排水孔(6)的出水口与透水基层(8)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沥青耐磨层(2)的底端和透水基层(8)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透水基层(8)的底端和阻水持力层(9)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阻水持力层(9)的底端和阻水土工布(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阻水土工布(3)的底端和沥青混合层(10)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沥青混合层(10)的底端和碎石连接层(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碎石连接层(4)的底端和第二赤泥路基(1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赤泥路基(11)的底端和第一赤泥路基(1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赤泥路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