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彩虹专利>正文

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75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特别提供一种具有动力离合、耐受震力及可发挥瞬间高扭力的汽车中控锁驱动特有结构;其设计理念主要是以离心力原理,透过主动轴在高速旋转下,即可使得离合头瞬间接合于主动齿进行动力传达,以应付驱动拉杆在锁定或开启行程所需经的强力跳脱及震力负载进而产生离合作用;因此,可完全解决传动齿轮组间因跳脱震力产生齿组磨损、脱齿、驱动拉杆移位性的咬死以及瞬间承力过大的齿崩断裂的各种问题;如此,本案设计将可使驱动拉杆于瞬间驱动时,产生较太的扭力及稳定性,同时更能衍具齿组间最佳的保护及配合状态,以达汽车中控锁保久耐用暨减少故障的最终目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公开一种驱动结构,具体而言提供一种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中控锁装置为现今汽车不可或缺的配备;长久以来,中控锁驱动结构已由较大体积演变至今成为较小的态样结构,以能按装于更多功能的汽车门体锁具中;因此,体积小、锁定反应快则为其两大必要基本条件;缘此--查,公知技术小型式的中控锁,如图1所示;其是以驱动拉杆A1、齿轮组A2及动力马达A3构成如T形的态样结构;由上述的结构分析下,不难发现公知技术堪用期及各种缺点重重,兹以归纳数点详述如下1、由于公知技术的中控锁,在结构及体积限制下,各齿轮A2间的啮合,系以连结性一一对应齿啮,相对地,各齿组间是不能存有间隙;以力学观点论析下,其驱动拉杆A1在强力瞬间推、拉所产生的震动力及强大的贯性力,当然应由各齿轮组A2所吸收;不论是锁定或开启,为克服于贯性阻力,其各齿组A2间均会产生瞬间强大的抗应力,转换于塑制齿牙上磨损或是崩齿,乃是公知技术中控锁惯有的通病缺失,且直接影响控锁的使用寿命及故障率。2、延由第1点所述,在其塑胶齿轮组A2老化暨磨损后,其精密度则显不足的情形下,齿组A2与驱动拉杆齿条A21间的配合,必然产生间隙;在瞬间驱动时,不是齿组间卡死、咬死就齿牙脱滑;相对地,只要发生一次脱滑情形,对于锁定或开启的动作及承受力上,必然日越严重而难能达成所需行程动作。3、延由第2点所述,在其齿轮组A2及驱动拉杆齿条A21有其崩齿或磨损情形时;一旦需锁定或开启时,由于齿轮承力不足,必定发生脱滑性的旋转,以慢半拍或慢数拍方能达成作动;此等问题均出于此,以正常情形转一圈即可达到驱动效果,而其需旋转数圈使未受磨损的齿牙嵌定后方能旋动。4、延由第1点所述,公知技术的中控锁由于马达主体定位性不良,加上锁定及开启的高震力下,更加重齿轮组A2间磨损情形,使得公知技术的枪型中控锁长久以来陷于结构不良胶著中。缘是,本技术人积多年汽车中控锁设计及制造经验,特别提供一种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其以治本方式,施以离合效应进以抗衡于贯性阻力理念,直接强化各元件间辅配的效果,形成整体化的相辅结构,澈底排除并克服公知技术中控锁所发生的齿组磨损、脱齿、驱动拉杆移位咬死以及瞬间承力过大发生齿崩断裂...等各项问题,以达更臻至理想的境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其设计目的要旨在于透过旋转离心原理,所产生的离合效应,进而提供予主动齿能适时传达动力后,即告解除于齿轮组间的负载,使本案整体中控锁的设计具有1、具有防止齿组间不当咬死的情形。2、避免以强力跳脱、震力的导因下,使传动齿轮组产生磨损、脱齿或崩齿的各种问题。3、通过主动齿所具旋转离心力所能达到啮合或空挡状态机能,即可令驱动拉杆于行程动作完成后,仍保持最佳齿组间配合状态,可防止齿与齿间咬死情形发生。4.藉由主动齿所具旋转离心力所达到啮合或空挡机能,于瞬间动力啮合带动下,即可产生较高的推、拉应力,使汽车中控锁对于驱动反应上,更为确实而快速,不会再有慢半拍的不良缺失发生。5.此外,再通过主动齿所具旋转离心力所达到啮合或空挡机能,将可使马达于处于高频率的拉动或跳脱震力下,亦然保有确实的定位及传动能力。本技术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主要包含有外盖、驱动拉杆、导螺杆齿轮组、主动齿轮、离合头及马达,其中,外盖设置有嵌合槽;驱动拉杆,后端则设有与导螺杆齿轮组的导螺杆螺配的螺旋槽,导螺杆齿轮组,其包含有齿轮、导螺杆,其端轴跨置定位于所述的嵌合槽内,该导螺杆与该螺旋槽相螺配,该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离合头,嵌固于马达的主轴端,离合头的内部设有双向离合梢和槽孔,该槽孔供该离合梢贯出,且在该离合梢的梢体则由外缘套置有张力簧;主动齿轮,其活动套置在马达主轴上,主动齿轮包含有主动齿、套头,该套头相对应的两侧边开设有将整个套头套合于离合头外部的缺槽。是以马达高速旋转时,即可将离合头内部的双向离合梢分别甩出,使该双向离合梢恰可嵌固于主动齿轮套头所设的缺槽,进而将动力传出;反之,若马达停止转动,该双向离合梢即会通过内部簧力,将此离合梢自动归位,解除啮合状态,使齿组于瞬间解除负载。该驱动拉杆前端套设有蛇腹保护胶套。该驱动拉杆前向设有容置导螺杆的框槽,该框槽嵌固有软质胶块。缘以上述结构的组成,当离合头快速旋转时即可瞬间啮合于主动齿轮,同时主动齿轮于带转于导螺杆齿轮组后,即可驱动于拉杆实施推、拉往复行程;当拉杆往复于定位后且马达也停止运转,该离合头即会自动解除啮合,使主动齿轮形成为空挡效应;一来可完全突破齿轮与齿轮间的啮合阻力所造成咬死情形,二来在拉杆瞬间拉、推动作上,其各齿组间为克服旋转贯性阻力,所造成齿组间磨损及崩齿等缺失。换言之,在本案各元件配合下,即可解决驱动拉杆于锁定或开启时,其行程所需经强力跳脱震力的负载,进而达到防止拉杆位移、脱齿、咬死或是瞬间贯性承力过大而发生崩齿的现象;使驱动拉杆得以于行程中,更为顺畅、稳定并具持久耐用及减少故障率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结构诉求明朗而简单,为预期可达,虽简单却具备高等的实用性,新颖及进步双重要件并存,当以转化公知技术中控锁驱动总成的缺失,进而澈底解决习者所衍生的种种问题;为便于贵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实质效能,特根据附图及结构详为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技术中控锁驱动结构的平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各部元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配置平面及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动力啮合状态及其剖视结构示意图。10、汽车中控锁驱动装置32、导螺杆1、外盖 4、主动齿轮11、嵌合槽41、套头2、驱动拉杆 411、缺槽21、蛇腹保护胶套 5、离合头22、螺旋槽51、离合梢23、框槽 52、两槽孔24、软脂胶块 53、张力簧3、导螺杆齿轮组 6、马达30、前后端轴 61、主轴 31、齿轮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汽车中控锁驱动装置10呈长型状态,主要以驱动拉杆2产具推、拉的往复行程运作,达到汽车门体的锁定与开启机能;续如图3所示,本案整体主要结构包含有外盖1、驱动拉杆2、导螺杆齿轮组3、主动齿轮4、离合头5及马达6等元件所组成;其中驱动拉杆2前端具有一蛇腹保护胶套21,拉杆2后端则设有螺旋槽22,可供导螺杆齿轮组的导螺杆32螺旋,进行旋前与旋退运作;此外,位于驱动拉杆2前向框槽23内,另嵌固一软质胶块24,通过该胶块24即可具缓冲驱动拉杆2瞬间啮合所产生的推、拉应力外,并具有避免拉杆2于快速推、拉运作所造成碰撞噪音及震动力。其次,导螺杆齿轮组3呈齿轮31与导螺杆32一体的结构型态,以前后端轴30跨置并定位于外盖1所设的嵌合槽11内;其前向为导螺杆32后向则为齿轮31;其中该导螺杆32与前述拉杆所设的螺旋槽2 2相螺配,并使导螺杆32恒处于框槽2 3的内加以运作,通过导螺杆32旋转方式,即可令拉杆2进行推、拉式的往复运作行程;后向的齿轮组31为被动齿机能与主动齿轮4相啮合而带动。与导螺杆齿轮组3的齿轮31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与马达主轴61以活枢方式套入,使主动齿轮4与马达主轴61形成为具空转的机能;此外,主动齿轮4的前向设有呈一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中控锁改良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主要包含有:外盖、驱动拉杆、导螺杆齿轮组、主动齿轮、离合头及马达,其中,外盖设置有嵌合槽;驱动拉杆,后端则设有与导螺杆齿轮组的导螺杆螺配的螺旋槽,导螺杆齿轮组,其包 含有齿轮、导螺杆,其端轴跨置定位于所述的嵌合槽内,该导螺杆与该螺旋槽相螺配,该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离合头,嵌固于马达的主轴端,离合头的内部设有双向离合梢和槽孔,该槽孔供该离合梢贯出,且在该离合梢的梢体则由外缘套置有张力簧; 主动齿轮,其活动套置在马达主轴上,主动齿轮包含有主动齿、套头,该套头相对应的两侧边开设有将整个套头套合于离合头外部的缺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黄彩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