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边驱动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50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和车辆,轮边驱动装置包括:独立悬架,分别位于独立悬架两侧的轮毂和驱动部件,一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连接一级减速机构和二级减速机构的半轴;其中,驱动部件通过一级减速机构、半轴和二级减速机构驱动轮毂转动;独立悬架包括:上臂,下臂,连接上臂和下臂的中间支撑臂,与中间支撑臂固定连接的外端盖;驱动部件设置于外端盖上,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支撑臂和外端盖之间,二级减速机构位于轮毂远离中间支撑臂的一侧;一级减速机构和二级减速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上述轮边驱动装置,能够减小整车重量,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也减小了整个减速机构所占用的空间,增大了车辆中间过道的宽度。

Edge Drive Devices and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heel-side driving device and a vehicle. The wheel-side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a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wheel hub and driving compon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 first-order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 second-order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 half-axis connecting the first-order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order deceleration mechanism, wherein the driving components drive the hub rotation through a first-order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 half-axis and a second-order deceleration mechanism.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includes: the upper arm, the lower arm, the middle support arm connecting the upper arm and the lower arm, and the outer end cover fixed with the middle support arm; the driving part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end cover, the first deceleration mechanism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upport arm and the outer end cover, and the second deceleration mechanism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hub far from the middle support arm; the first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re planetary gears. Structure. The wheel-side drive device can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vehicle, increase the vehicle's endurance distance,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whole deceleration mechanism, and increase the width of the vehicle's middle ais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边驱动装置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轮边驱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轮边驱动桥具有传动效率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等优点,在新能源车辆中应用的越来越多。轮边驱动大多采用具有C型梁的驱动桥结构,这种结构跨度较大,整体较笨重,中间过道较窄,能量密度较低,并不能很好的发挥新能源的优势。而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驱动桥,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运动互不影响;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有利于车辆的平顺性;采用断开式车桥,可以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整车重心;车轮运动空间较大,可以降低悬架刚度,改善平顺性。对于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轮边驱动装置,电机通过减速箱减速,以及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车轮转动。由于减速箱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则导致整车重量较大,车辆的续航里程较小。综上所述,如何设计轮边驱动装置,以减小整车重量,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边驱动装置,以减小整车重量,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轮边驱动装置的车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包括:独立悬架,分别位于所述独立悬架两侧的轮毂和驱动部件,一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连接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的半轴;其中,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一级减速机构、所述半轴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轮毂转动;所述独立悬架包括:上臂,下臂,连接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的中间支撑臂,与所述中间支撑臂固定连接的外端盖;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端盖上,所述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外端盖之间,所述二级减速机构位于所述轮毂远离所述中间支撑臂的一侧;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优选地,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轴,设置于所述太阳轮轴上的一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啮合的一级行星轮,与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的一级外齿圈;其中,所述一级行星轮设置于所述外端盖,所述一级外齿圈与所述半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轴与所述太阳轮轴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太阳轮轴和所述一级太阳轮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二级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架,固定于所述行星架上的二级行星轮,与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的二级外齿圈,与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的二级太阳轮;其中,所述二级太阳轮设置于所述半轴,所述二级外齿圈与所述中间支撑臂固定相连,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轮毂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二级太阳轮与所述半轴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二级外齿圈通过半轴套管与所述中间支撑臂固定相连;所述半轴套管外套于所述半轴,所述半轴套管的一端与独立悬架固定相连,所述半轴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二级外齿圈固定相连;所述二级外齿圈外套于所述半轴套管,且所述半轴套管和所述二级外齿圈均与所述轮毂转动配合。优选地,所述二级减速机构还包括减速外壳,所述行星架通过所述减速外壳与所述轮毂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独立悬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臂上的减震器和气囊,用于连接车架和所述减震器的支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气囊的安装板。基于上述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轮边驱动装置,所述轮边驱动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部件和轮毂分别设置在独立悬架的两侧,且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独立悬架的中间支撑臂和外端盖之间,二级减速机构位于轮毂远离中间支撑臂的一侧,这样,一级减速机构充分利用了独立悬架的自身结构,利用了独立悬架起到了一级减速机构的外壳的作用,无需再单独设置一级减速机构的外壳,从而减小了重量,则能够减小整车重量,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同时,本技术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中,一级减速机构充分利用了独立悬架的自身结构,无需单独占用额外的空间,有效减小了整个减速机构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整个减速机构的体积;沿车辆宽度方向,有效减小了轮边驱动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增大了车辆中间过道的宽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二级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包括:独立悬架,分别位于独立悬架两侧的轮毂1和驱动部件13,一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连接一级减速机构和二级减速机构的半轴10。上述驱动部件13通过一级减速机构、半轴10和二级减速机构驱动轮毂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一级减速机构和二级减速机构分别设置在半轴10的两端,一级减速机构通过半轴10与二级减速机构传动连接。上述独立悬架包括:上臂16,下臂17,连接上臂16和下臂17的中间支撑臂15,与中间支撑臂15固定连接的外端盖24;驱动部件13设置于外端盖24上,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支撑臂和外端盖24之间,二级减速机构位于轮毂1远离支撑臂的一侧。上述驱动部件13为电机,可为其他旋转驱动部件,例如旋转气缸等。上述独立悬架为双横臂独立悬架。当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独立悬架为其他类型,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部件13和轮毂1分别设置在独立悬架的两侧,且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独立悬架的中间支撑臂15和外端盖24之间,二级减速机构位于轮毂1远离中间支撑臂15的一侧,这样,一级减速机构充分利用了独立悬架的自身结构,利用了独立悬架起到了一级减速机构的外壳的作用,无需再单独设置一级减速机构的外壳,从而减小了重量,则能够减小整车重量,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同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中,一级减速机构充分利用了独立悬架的自身结构,无需单独占用额外的空间,有效减小了整个减速机构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整个减速机构的体积;相应的,沿车辆宽度方向,有效减小了轮边驱动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增大了车辆中间过道的宽度。进一地,一级减速机构和二级减速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进一步减小了轮边驱动装置沿车辆宽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增大了车辆中间过道的宽度;同时,可实现较大传动比的减速传动、以及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对于行星齿轮机构的具体类型和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优选地,上述一级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轴20,设置于太阳轮轴20上的一级太阳轮,与一级太阳轮啮合的一级行星轮12,与一级行星轮12啮合的一级外齿圈11;其中,一级行星轮12设置于外端盖24,一级外齿圈11与半轴10传动连接,驱动部件13的驱动轴14与太阳轮轴20传动连接。为了便于安装,上述驱动部件13的驱动轴14和输入轴12通过花键传动连接。当然,也可选择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悬架,分别位于所述独立悬架两侧的轮毂(1)和驱动部件(13),一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连接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的半轴(10);其中,所述驱动部件(13)通过所述一级减速机构、所述半轴(10)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轮毂(1)转动;所述独立悬架包括:上臂(16),下臂(17),连接所述上臂(16)和所述下臂(17)的中间支撑臂(15),与所述中间支撑臂(15)固定连接的外端盖(24);所述驱动部件(13)设置于所述外端盖(24)上,所述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外端盖(24)之间,所述二级减速机构位于所述轮毂(1)远离所述中间支撑臂(15)的一侧;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悬架,分别位于所述独立悬架两侧的轮毂(1)和驱动部件(13),一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连接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的半轴(10);其中,所述驱动部件(13)通过所述一级减速机构、所述半轴(10)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驱动所述轮毂(1)转动;所述独立悬架包括:上臂(16),下臂(17),连接所述上臂(16)和所述下臂(17)的中间支撑臂(15),与所述中间支撑臂(15)固定连接的外端盖(24);所述驱动部件(13)设置于所述外端盖(24)上,所述一级减速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臂和所述外端盖(24)之间,所述二级减速机构位于所述轮毂(1)远离所述中间支撑臂(15)的一侧;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减速机构均为行星齿轮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轴(20),设置于所述太阳轮轴(20)上的一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啮合的一级行星轮(12),与所述一级行星轮(12)啮合的一级外齿圈(11);其中,所述一级行星轮(12)设置于所述外端盖(24),所述一级外齿圈(11)与所述半轴(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3)的驱动轴(14)与所述太阳轮轴(20)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轴(20)和所述一级太阳轮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架(5),固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吴星吴超梁卫刚史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核心驱动科技金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