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892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钢→热轧→钢卷修边→热退火酸洗→包装;所述热轧是对制钢板坯进行压延;其特点是所述热轧包括如下步骤:连铸板坯→第一次加热→第一粗轧机轧制→冷却→板坯研磨→第二次加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精轧机轧制→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以上对于热轧轧制工艺的改善,有效的改善了边裂发生的严重程度;对于后工程,由于边裂的大小降低,钢卷修边切边难度下降,加工性提高,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双相不锈钢产量。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which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eps: steel rolling hot rolling coil trimming hot annealing and pickling packaging; the hot rolling is to calender the steel slab;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the hot rolling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first heating first roughing mill rolling cooling slab grinding second heating second roughing mill. Rolling finishing mill rolling coil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that the severity of edge cracks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the above improvement of hot rolling process, and for post-engineering, the difficulty of edge trimming and trimming of coil decreases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size of edge cracks, the processabi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qua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output of duplex stainless steel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相不锈钢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双相不锈钢边裂、提高品质及收率的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双相不锈钢(DuplexStainlessSteel,简称DSS)是一种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比例在固溶状态下接近1:1的不锈钢,每一相最低不低于30%。相比于常用的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综合两相的优点,具有高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优异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由于双相不锈钢的优越性能,使得其在环保设备、化工设备等行业中有较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双相不锈钢的制备步骤如下:制钢→热轧→钢卷修边(HCPL)→热退火酸洗→包装;其中制钢是进行AOD钢水冶炼,得到厚度220mm、宽度1565mm板坯;其中热轧是对制钢板坯进行压延,具体的:板坯220mm→加热炉→粗轧机→精轧机→卷曲;加热炉加热至1260℃,后进行粗压延至30mm,再由精轧机轧至规定厚度,卷曲;其中钢卷修边(HCPL)用于切除钢卷边部废边;其中热退火酸洗用于去除表面氧化皮,固溶处理。双相不锈钢在炉卷可逆轧机上进行板坯热轧制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在边部的裂纹(以下简称边裂),热轧卷曲后,在边裂处进行金相分析,边裂大位置奥氏体和铁素体含量不均匀,如图1、图2所示金相中针状奥氏体晶粒粗大,压延结束后,在边部形成开裂,裂纹大小20~50mm。在热处理之前,需要将较大的边裂进行钢卷修边切除。缺点是,利用上述工艺生产出的双相不锈钢品质差、边裂严重,钢卷修边(HCPL)时切除废边较多,而热退火酸洗后,钢卷会有一定的缩边量,因此要在生产时考虑预留适当宽度以满足规定尺寸,双相不锈钢的收率低,后工程对双相不锈钢的加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出的双相不锈钢奥氏体晶粒小,品质高、边裂程度小,双相不锈钢收率高,后工程对双相不锈钢的加工难度降低,节约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钢→热轧→钢卷修边→热退火酸洗→包装;所述热轧是对制钢板坯进行压延;其特点是所述热轧包括如下步骤:连铸板坯→第一次加热→第一粗轧机轧制→冷却→板坯研磨→第二次加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精轧机轧制→卷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粗轧机轧制设定板坯压下率为13.5±2%。进一步地,所述连铸板坯宽度比产品设定宽度大50-60mm余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以上对于热轧轧制工艺的改善,有效的改善了边裂发生的严重程度,每个钢卷下降约15mm;对于后工程,由于边裂的大小降低,钢卷修边(HCPL)切边难度下降,加工性提高,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双相不锈钢产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相不锈钢边裂位置金相。图2是现有技术中双相不锈钢针状奥氏体。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金相。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步骤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双相不锈钢金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下面以S32205双相钢为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Wt%:C≤0.03%,Mn≤0.02%,P≤0.03%,S≤0.02%,Si≤1.0%,Cr:[22.0,23.0],Ni:[4.5-6.5],Mo:[3.0-3.5],N:[0.14-0.20];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最小655MPa,屈服强度(YieldStrength),最小450MPa,伸长度(Elongation)最小25%,布式硬度(BrinellHardness)最大293。如图1所示,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钢→热轧→钢卷修边→热退火酸洗→包装;所述热轧是对制钢板坯进行压延;其特点是所述热轧包括如下步骤:连铸板坯→第一次加热→第一粗轧机轧制→冷却→板坯研磨→第二次加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精轧机轧制→卷取;第一次加热和第二次加热均在加热炉内进行。设定成品厚度30mm,宽度1500mm,则实际生产时连铸板坯厚度220mm,板坯宽度1560,宽度留有60mm的余量,在第一次加热后,第一粗轧机轧制将板坯轧至190mm厚度,即压下率13.6%,随后板坯抽出,进行冷却,冷却后进行板坯研磨,板坯研磨结束后:在加热炉进行第二次加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精轧机轧制→卷取,其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将板坯轧至设定厚度30mm。如图5所示,对钢卷边部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针状奥氏体组织改善明显,呈椭圆状或圆形状奥氏体,奥氏体晶粒小,使得在热轧轧制的过程中,边部边裂大小下降约15mm,边裂程度明显降低,对卷边部进行钢卷修边时,可以切除的宽度更小,切边难度下降,有效的提高了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收益。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钢→热轧→钢卷修边→热退火酸洗→包装;所述热轧是对制钢板坯进行压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包括如下步骤:连铸板坯→第一次加热→第一粗轧机轧制→冷却→板坯研磨→第二次加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精轧机轧制→卷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不锈钢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钢→热轧→钢卷修边→热退火酸洗→包装;所述热轧是对制钢板坯进行压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包括如下步骤:连铸板坯→第一次加热→第一粗轧机轧制→冷却→板坯研磨→第二次加热→第二次粗轧机轧制→精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