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1284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0.001~0.10%、Si:0.01~1.0%、Mn:2~10%、P≤0.05%、Ni:0.1~3.0%、Cr:15.0~30.0%、以及N:0.05~0.30%,剩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奥氏体相率以面积率计为40~90%,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为10以下,奥氏体相相对于铁素体相的硬度比为1.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 方法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时的各向异性小的由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构成的双相不锈钢板 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2年3月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52876号主张优先权, 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由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构成的双相不锈钢板耐蚀性优异且是微细组织,因而为高 强度,且耐疲劳特性优异,广泛地使用于化学工厂等。但是,双相不锈钢板的延展性比奥氏 体系不锈钢低,因此有时在压制成形时产生裂纹,要求提升加工性。 作为以往代表性的双相不锈钢,以SUS329J4L(25% Cr-7% Ni-3% Mo-0. 1% N)为 代表含有高Ni、Mo。但是,最近开发出降低Ni量、或不含有Mo的省合金铁素体-奥氏体双 相不锈钢,正使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含有省Ni、Mo钢中,通过添加 Mn或N,调整奥氏体量或确保耐蚀性,期待该含有省Ni、Mo的钢可作为SUS304 (18 % Cr-8 % Ni)或 SUS316(18% Cr-10% Ni-2% Mo)的替代。 另一方面,在将薄钢板成形加工成各种形状、应用于各种部件时,压制成形性成为 课题。该压制成形性中有称作面内各向异性的指标。面内各向异性大时,将产生成形品的凸 缘剩余部的形状不恒定、或成形品端部的称作耳部的部分起波纹的问题(即制耳(earing) 变大的问题)。产生该问题时,成形时的成品率显著变差,且容易产生成形品的形状的不均 匀性,因此优选面内各向异性小。 如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大,在 薄钢板的成形性方面存在问题。此外,此处的面内各向异性是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以下式 (1)所表示的Δ Γ为指标。 Δ r = I (r0+r90)/2-r451 式(I) 其中,式(1)中的&是相对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的r值,r9(l是相对于轧制方向 为直角方向的r值,r 45是相对于轧制方向为45°方向的r值。这些r值是兰克福特值(塑 性应变比),用以JIS Z2254为根据的方法来测定。Ar大时是指面内各向异性大,因此由 上述观点来看Δγ值优选较小。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直接将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钢水进行薄板铸造,制 造轧制方向与宽度方向的机械性质无差异的无各向异性的钢板的方法。这是省略热轧、直 接由钢水制造薄板的方法,与本专利技术这样的经过热轧制而制造的通常的制造方法不同。另 夕卜,专利文献1是缩小轧制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强度或伸长率的差异的技术,并非如本专利技术 这样的关于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5370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 I 〖Materials Transactions、Vol. 51、No. 4 (2010) PP. 64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特别着眼于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强度,提供一种r值的面内各 向异性小、压制成形性优异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详细地调查了双相不锈钢板的r值及其面内各向 异性的显现性。而且,为达成如此目的反复地进行各种研宄,结果得到以下的见识。 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混合存在的双相不锈钢的r值及其面内各向异性被铁素体 相的晶体取向强度(织构)所左右。此处,晶体取向强度是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衍射 强度,详细而言,是相对于随机样本的衍射强度的衍射强度之比。因此,晶体取向强度是相 对于晶体的取向为随机时(未取向的晶体)的衍射强度的衍射强度之比,表示取向的程度。 晶体取向强度也称作特定的晶体取向的X射线随机强度比。以往的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 的结晶在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晶体取向(轧制方位)上显著发达。因此,制品板的晶体取向 的最大强度(晶体取向强度的最大值)变强。此时,特定方向(相对于轧制方向为45°左 右)的r值变高,乳制方向或宽度方向的r值变低。另一方面,通过调整成分及制法,可降低 冷轧后的冷轧板及制品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实现面内各向异性的降低化。具体而言,通 过降低Ni量,并提高N或Mn的量,使第2相即奥氏体相硬质化,且使奥氏体相的分率适当 化。由此,发现可降低冷轧过程中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此时,发现调整冷轧压 下率与退火温度是有效的,g卩,新发现可降低冷轧过程中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 另外,在之后的退火中,也可实现将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维持于小的值。通过以上,可提供 作为材质特性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小的制品。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见识而完成的,该专利技术的要旨如下所示。 (1) -种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 计,含有: C :0· 001 ?0· 10%、 Si :0.01 ?L 0%、 Mn:2 ?10%、 P^O. 05%, Ni :0.1 ?3.0%、 Cr :15. 0 ?30. 0%、以及 N :0· 05 ?0· 30%, 剩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奥氏体相率以面积率计为40?90%,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为10以下, 奥氏体相相对于铁素体相的硬度比为1. 1以上。 (2)上述⑴或⑵记载的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其特 征在于,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选自 Mo :0.1 ?1.0%、 Cu :0.1 ?3.0%、 B :0· 0005 ?0· 0100%、 Al :0· 01 ?0· 5%、 Ti :0. 005 ?0. 30%、 Nb :0· 005 ?0· 30%、 Zr :0· 005 ?0· 30%、 Sn :0· 05 ?0· 50%、 W :0.1 ?2.0%、 Mg :0· 0002 ?0· 0100%、以及 Ca :0· 0005 ?0· 0100% 中的 1 种以上。 (3)上述⑴或⑵记载的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其特 征在于,作为面内各向异性的指标的用下式(1)表示的Ar为0.5以下, Δ r = I (r0+r90)/2-r451 式(I) 其中,^是相对于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向的r值,r9(l是相对于轧制方向为直角方向 的r值,r 45是相对于轧制方向为45°方向的r值。 (4) -种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其具有下述工序:将具有上述(1)或(2)记载的成分组成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 进行冷轧的工序,和之后的退火工序; 在所述冷轧的工序中,将压下率设定为90%以下, 在所述退火工序中,将退火温度设定为1000?1100°C,将直至500°C的冷却速度 设定为5°C /秒以上,在冷却过程的400?500°C的温度区保持5秒以上。 专利技术效果 以往,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的面内各向异性大,在压制成形性方面存在 问题。与此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380006653.html" title="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01~0.10%、Si:0.01~1.0%、Mn:2~10%、P≤0.05%、Ni:0.1~3.0%、Cr:15.0~30.0%、以及N:0.05~0.30%,剩余部分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奥氏体相率以面积率计为40~90%,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为10以下,奥氏体相相对于铁素体相的硬度比为1.1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09 JP 2012-0528761. 一种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诱钢板,其特征在于,w质量%计,含 有: C;0. 001 ?0. 10%、 Si;0. 01 ?1. 0%、 Mn;2 ?10%、 P《0. 05%、 化;0. 1 ?3. 0%、 Cr;15. 0 ?30. 0%、W及N;0. 05 ?0. 30%, 剩余部分包含化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奥氏体相率W面积率计为40?90%,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的最大强度为10W下,奥氏 体相相对于铁素体相的硬度比为1. 1W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诱钢板,其特征在 于,W质量%计,进一步含有选自 Mo;0. 1 ?1. 0%、 化;0. 1 ?3. 0%、 B;0. 0005 ?0. 0100%、 A1 ;0. 01 ?0. 5%、 Ti;0. 005 ?0. 30%、 佩;0. 005 ?0. 30%、 Zr;0. 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纯一石丸咏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不锈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