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及铁素体系不锈钢材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32954.2、专利技术名称为“铁素体系不锈钢及其钢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17年7月4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8年11月28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素体系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铁素体系不锈钢在长期的高温氧化环境下维持电传导性优异的氧化皮膜,并且兼顾抑制材料损伤的耐蠕变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兼顾抑制高温环境下的材料损伤的耐蠕变强度和加工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隔板及其周边的高温构件。
技术介绍
近年,由于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枯竭、CO2排出造成的地球温室化现象等问题,替代以往的发电系统的新系统正在加速普及。作为其一,作为分散电源、汽车的动力源实用价值高的“燃料电池”受到关注。燃料电池有一些种类,其中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以下SOFC)的能量效率高,期待扩大将来的普及。关于SOFC的工作温度,近年由于固体电解质膜的改良,在600~9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具有C:0.030%以下、Si:1.00%以下、Mn:1.00%以下、P:0.045%以下、S:0.0030%以下、Cr:20.0~25.0%、Mo:0.3~2.0%、N:0.040%以下、Al:0.50%以下、V:0.20%以下,且含有Nb:0.001~0.500%和/或Ti:0.001~0.50%,余量包含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板厚中心部的织构满足下述(a)和(b):/n(a)在板厚中心部的与钢板表面平行的面的法线方向和{111}面取向的角度差为15°以内的{111}±15°取向晶粒的面积率超过30%且小于60%;/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04 JP 2016-132585;20161111 JP 2016-2205791.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具有C:0.030%以下、Si:1.00%以下、Mn:1.00%以下、P:0.045%以下、S:0.0030%以下、Cr:20.0~25.0%、Mo:0.3~2.0%、N:0.040%以下、Al:0.50%以下、V:0.20%以下,且含有Nb:0.001~0.500%和/或Ti:0.001~0.50%,余量包含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板厚中心部的织构满足下述(a)和(b):
(a)在板厚中心部的与钢板表面平行的面的法线方向和{111}面取向的角度差为15°以内的{111}±15°取向晶粒的面积率超过30%且小于60%;
(b)除了用(a)定义的{111}±15°取向晶粒以外的取向晶粒的形状满足下述式:
1.5<L/d<8
其中,L是{111}±15°取向晶粒的轧制方向的平均长度,d是{111}±15°取向晶粒的轧制垂直方向的平均长度,L和d的单位为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以质量%计,还含有以下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Sn:0.30%以下、Sb:0.30%以下、Ni:1.00%以下、Cu:1.00%以下、W:1.0%以下、Co:1.00%以下、B:0.0100%以下、Ga:0.0100%以下、Mg:0.0100%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野正治,池上修,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不锈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