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22377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酸性半乳糖胺溶液;S2.向半乳糖胺溶液中加入钼源和硫源,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半乳糖胺与钼源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1.4~14.3)∶1;S3.将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经后处理,得到固体产物;S4.将固体产物在惰性氛围中热处理,得到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半乳糖胺为碳源和氮源,结合水热法和热处理技术。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提高了二硫化钼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当代社会,能源问题无疑已经成为全球重大问题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寻找新型材料能够在能量储存和使用方面有特别的效果已经成为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研究,石墨类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理想的充放电平台和目前最高的性价比,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锂离子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但碳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较低,体积比容量更是没有优势,因此需要开发新型负极材料,来满足对电池高容量化的要求。在新型非碳负极材料中,二硫化钼是类石墨的层状材料,在电化学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将二硫化钼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可达800mAh/g,并且相比于石墨材料,二硫化钼的循环稳定性能更好。但二硫化钼属于半导体材料,自身导电性能欠佳。因此,需要制备一种导电性更强、结构更稳定的含二硫化钼的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述二硫化钼的导电性差、结构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制备酸性半乳糖胺溶液;S2. 向半乳糖胺溶液中加入钼源和硫源,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半乳糖胺与钼源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1.4~14.3)∶1;S3. 将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经后处理,得到固体产物;S4. 将固体产物在惰性氛围中热处理,得到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酸性半乳糖胺溶液;S2.向半乳糖胺溶液中加入钼源和硫源,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半乳糖胺与钼源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1.4~14.3)∶1;S3.将混合溶液进行水热反应,经后处理,得到固体产物;S4.将固体产物在惰性氛围中热处理,得到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乳糖胺与钼源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5.7~1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乳糖胺与钼源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8.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与钼源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4~6)∶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琳许丽梅周晓平唐晓山凌妍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