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碧根果壳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2237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48
一种基于碧根果壳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属于储能材料和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碧根果壳作为生物质来源,利用碧根果壳的特殊结构,制备得到了具有超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碳,然后通过与硫复合得到稳定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固硫”作用;得到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中,有效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库伦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碧根果壳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材料和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碧根果壳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寻求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新能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锂硫电池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硫储量丰富等优点,且理论比容量高(1675mAh/g),能量密度高(2600Wh/kg),被公认为是未来锂离子电池最理想的替代品。但是,目前锂硫电池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由于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存在,会产生穿梭效应,使得库伦效率低、自放电高;2)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变化和体积膨胀会产生锂枝晶刺破隔膜;3)硫的导电性很差,增加了电池的内部阻力,使得循环能力和倍率性能较低。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多孔碳阻挡并吸附多硫离子,减少其溶解流失;氮掺杂;以及使用催化剂来抑制穿梭效应,实现有效“固硫”。其中,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碳材料具有材料易获得、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碳,如香蕉皮、板栗壳、竹笋壳等得到的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碧根果壳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碧根果壳在1~5mol/L的强碱溶液中浸泡12~24h,然后向强碱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强酸溶液,使其呈中性;将清洗后的碧根果壳干燥,采用球磨机粉碎至毫米级别,待用;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碧根果壳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由室温升温至400~600℃,保温1~3h,完成后,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预处理后的碧壳碳;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碧壳碳加入1~5mol/L的活化剂溶液中,搅拌活化4~12h,得到的反应液置于烘箱中70~150℃干燥4~12h;干燥后的产物置于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气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碧根果壳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碧根果壳在1~5mol/L的强碱溶液中浸泡12~24h,然后向强碱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强酸溶液,使其呈中性;将清洗后的碧根果壳干燥,采用球磨机粉碎至毫米级别,待用;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碧根果壳粉末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由室温升温至400~600℃,保温1~3h,完成后,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预处理后的碧壳碳;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碧壳碳加入1~5mol/L的活化剂溶液中,搅拌活化4~12h,得到的反应液置于烘箱中70~150℃干燥4~12h;干燥后的产物置于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由室温升温至500~1000℃,保温1~3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在强酸溶液中洗涤,其中,所述强酸溶液的浓度与步骤3中活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强冷松明徐自强陈诚巩峰冯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