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通风型电机及其电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78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和一种设置有该电机壳的自通风型电机。所述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通风出口流道,通风出口流道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在不改变风扇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扩压管原理,令通风出口流道内的空气流速逐渐降低,流体动能转变为出口静压的升高,从而有利于减小通风阻力,增加通风量,从而改善电机散热、降低温升。此外,采用上述电机壳,可在保证通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风扇尺寸和/或减小风扇功率,来降低气流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通风型电机及其电机壳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壳和一种设置有该电机壳的自通风型电机。
技术介绍
为确保大功率牵引电机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散热能力并降低电机本身的温升成为轨道交通牵引电机技术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由于车辆转向架下安装电机的空间位置有限,设计出结构简单的直接冷却装置非常有必要。自通风型牵引电机中,将风扇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结构简单,空间紧凑,因而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地铁、轻轨和低地板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自通风型牵引电机的电机壳上,原通风出口流道02通常沿电机周向布置,原通风出口流道02的流道宽窄一致,即通风出口流道宽度始终保持与流道进口宽度一致(均为a1)。而且,由于轨道交通牵引电机有正反两向旋转的需要,自通风型牵引电机中的风扇01与电机转子同轴,且必须采用径向直叶片,而此类型风扇的效率较低并且噪音较大。随着轨道交通车辆的不断提速,牵引电机的功率不断增大,对牵引电机的通风冷却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需要提升风量以防止电机温升过高。此外,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电机的噪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在高转速下,气流噪音是电机噪音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噪音指标的日益严苛,也需要在满足散热风量的要求下尽可能降低气流噪音。因此,如何令电机增加风量、改善散热、降低温升,并降低气流噪音,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和一种设置有该电机壳的自通风型电机,有助于电机增加风量、改善散热、降低温升,并降低气流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通风出口流道,所述通风出口流道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亦可称为“使用时空气流通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优选地,在上述电机壳中,所述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多个所述通风出口流道。优选地,在上述电机壳中,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上,所述通风出口流道的侧壁为平缓变化的平面或曲面。优选地,在上述电机壳中,所述通风出口流道的进口宽度为a2,出口宽度为b2,a2<b2。优选地,在上述电机壳中,所述通风出口流道的纵截面形状为形状对称的喇叭状,或者为中心线为曲线的渐开口状,或者为第一侧壁为平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为曲面的渐开口状。一种自通风型电机,包括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风扇,和设置有通风出口的电机壳,所述电机壳为如上文中所述的电机壳。优选地,在上述自通风型电机中,所述自通风型电机为轨道交通用牵引电机。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壳和一种设置有该电机壳的自通风型电机中,由于通风出口流道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在不改变风扇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扩压管原理,令通风出口流道内的空气流速逐渐降低,流体动能转变为出口静压的升高,从而有利于减小通风阻力,增加通风量,从而改善电机散热、降低温升。此外,采用上述电机壳,可在保证通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风扇尺寸和/或减小风扇功率,来降低气流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自通风型电机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自通风型电机的半剖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通风型电机的半剖图;图4、图5、图6、图7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个不同结构型式的通风出口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和一种设置有该电机壳的自通风型电机,有助于电机增加风量、改善散热、降低温升,并降低气流噪音。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自通风型电机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自通风型电机的半剖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通风型电机的半剖图,图4、图5、图6、图7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个不同结构型式的通风出口流道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其周侧设置有通风出口流道2,通风出口流道2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亦可称为“使用时空气流通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从而,在不改变风扇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扩压管原理,令通风出口流道2内的空气流速逐渐降低,流体动能转变为出口静压(即流体在流动时产生的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的压力)的升高,从而有利于减小通风阻力,增加通风量。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在不改变风扇结构的情况下,优化了通风出口流道2的结构设计,利用扩压管原理,有利于电机风扇的风量增加、改善散热、降低温升。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在保证通风量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更小尺寸及功率的风扇1,即,可通过减小风扇尺寸(R2<R1,R1为现有技术中的原风扇半径,R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半径)和/或减小风扇功率,来降低气流噪音。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多个(例如8个)通风出口流道2。在具体实施例中,通风出口流道2的形状,不仅在空气流通方向上流道宽度应逐渐扩大,优选令侧壁为平缓变化的平面或曲面,从而保证通风面积平缓增加,避免出现突变;而且流道各处均应尽量平顺,不能有尖角等造成压力损失以及阻碍通风的特征结构,以减小气流在流道中的局部流动损失,保证流动效率和风量。具体地,通风出口流道2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形状对称的喇叭状(具体可参见图3)。但是并不局限于此,通风出口流道2的纵截面形状还可以设置为中心线L为曲线的渐开口状(具体可参阅图6和图7),或者为第一侧壁为平面、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为曲面的渐开口状(具体可参阅图4和图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条件限制或流场特殊分布需求),对通风出口流道2的具体形状做出多种设计方案,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地,通风出口流道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例如圆形、椭圆形、腰型或长方形等,同理,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以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纵截面形状为喇叭状或渐开口状的通风出口流道2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在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通风出口流道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其进口宽度为a2,出口宽度为b2,a2<b2。具体地,在设计条件允许时,通风出口流道2的深度h2应尽量延长,令h2>h1(h1为现有技术中的原通风出口流道深度),以获得较大的出口宽度b2。具体实施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中,通风出口流道2的进口宽度a2,可与现有技术中的原通风出口流道02的原进口宽度a1相等,但出口宽度b2有显著增加(即b2>a1)。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壳中,通风出口流道2的出口宽度b2显著大于进口宽度a2,从而使空气流动压更充分地转化为静压,产生更好的增压效果。此外,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通风出口流道(2),所述通风出口流道(2)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通风出口流道(2),所述通风出口流道(2)在进口到出口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的周侧设置有多个所述通风出口流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其特征在于,在进口到出口上,所述通风出口流道(2)的侧壁为平缓变化的平面或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出口流道(2)的进口宽度为a2,出口宽度为b2,a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政李金星唐子谋王成邓莎张道禄崔斯柳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