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蚀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990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蚀刻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分布于PCB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喷淋单元和第二喷淋单元,所述第一喷淋单元包括喷淋范围分别覆盖PCB板两相对板边的两组第一喷嘴、设于两组第一喷嘴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至PCB板的间距小于第二喷嘴至PCB板的间距;所述第二喷淋单元包括喷淋范围分别覆盖PCB板两相对板边的两组第三喷嘴、设于两组第三喷嘴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第四喷嘴,所述第三喷嘴至PCB板的间距小于第四喷嘴至PCB板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PCB板蚀刻装置,在蚀刻工艺中能将板边的残铜完全蚀刻,从而使板边无残铜,以达到板边不上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蚀刻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制线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PCB板蚀刻装置。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PCB板板制作工艺中,包括电镀、蚀刻、防焊、化金等工艺步骤。现有技术中,PCB板板在电镀生产时,由于电镀存在尖端效应,PCB板的板边镀厚大于板中心镀厚;然而,在蚀刻工艺中,蚀刻参数按照板中心铜厚进行蚀刻,致使板边无法蚀刻掉,留有残铜。在化金工艺中,由于板边残铜的存在,从而会在板边残铜上金,造成金盐的浪费。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技术手段是在板边贴胶,在防焊后增加一道工序,造成成本浪费或时效浪费。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PCB板蚀刻装置,在蚀刻工艺中能将板边的残铜完全蚀刻,从而使板边无残铜,以达到板边不上金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B板蚀刻装置,包括槽体、设于所述槽体内用于传输PCB板的传送装置及沿所述PCB板的传输方向设置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蚀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设于所述槽体内用于传输PCB板的传送装置及沿所述PCB板的传输方向设置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分布于所述PCB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喷淋单元和第二喷淋单元,所述第一喷淋单元包括喷淋范围分别覆盖所述PCB板两相对板边的两组第一喷嘴、设于两组第一喷嘴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所述第二喷淋单元包括喷淋范围分别覆盖所述PCB板两相对板边的两组第三喷嘴、设于两组第三喷嘴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第四喷嘴,所述第三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第四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蚀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设于所述槽体内用于传输PCB板的传送装置及沿所述PCB板的传输方向设置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分布于所述PCB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喷淋单元和第二喷淋单元,所述第一喷淋单元包括喷淋范围分别覆盖所述PCB板两相对板边的两组第一喷嘴、设于两组第一喷嘴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所述第二喷淋单元包括喷淋范围分别覆盖所述PCB板两相对板边的两组第三喷嘴、设于两组第三喷嘴之间且间隔设置的若干组第四喷嘴,所述第三喷嘴至所述PCB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猛卢根平张寿明杨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旭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