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荣胜专利>正文

水稻脱粒机的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水稻脱机的部件。它包括筛网,出杂口、挡谷帘和排杂耙。网前凹后平置脱粒滚筒下,挡谷帘设置于谷桶后板的出杂口上,排杂耙靠拨叉杆或连杆带动沿脱粒机纵向前后移动,将抛于筛网后平面上的稻叶稻杆等杂料推送到出杂口排出,谷粒则穿过筛网孔落入谷桶中。它结构简单,排杂的谷粒损失率小,特别是湿稻谷脱粒时损失率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脱粒机的部件装置。在广大的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大多用人力水稻脱粒机对割倒的稻谷脱粒。这种脱粒机的主要缺点是除杂工作量大,花费人工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曾提出过在脱粒机的脱粒滚筒下方或前下方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带动的振动筛的设计。但这种除杂装置的性能也不够理想,其最大的毛病是除杂损失的谷粒多,尤其是在早晨露水未干或雨天,水稻湿的情况下进行脱粒作业时,除杂的损失谷粒更多。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可以使除杂损失的谷粒大大减少,水稻脱粒机除杂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本技术的筛网前部为凹弧形、位于脱粒滚筒下方,筛网的后部为平面形、位于脱位滚筒的后下方,筛网固定在摇杆架上,摇杆的后端与脱粒机谷桶的后板铰接,摇杆的前端与固定在脱粒滚筒罩上的拉簧钩接,摇杆的中部与固定在脱粒滚轴上的偏心轮触接,谷桶后板上有与筛网相对的出杂口,筛网后部的平面部分后端可稍伸出出杂口外,出杂口装有防止谷粒从此口飞出谷桶外的挡谷帘,在出杂口内筛网平面部分的上面还装有耙杆可在滑轨上前后移动的排杂耙,耙杆的曲柄销与固紧连接在脱粒机脚踏板踏杆上的拨叉杆叉接或与动力减速装置的偏心销铰接。使排杂耙的耙齿在向出杂口推送杂料时为直立状态,在回移时为卧倒状态,不至于将送出的杂料重新勾回。由于本技术的筛网与偏心轮靠接触连接驱动,既容易产生振动,又容易脱离而停止振动,易于使湿的谷粒穿过筛网的筛孔漏入谷桶中。由于本技术的出杂口处有挡谷帘封闭出杂口,因而谷粒在谷桶中飞溅时不会从出杂口飞出谷桶外,另外在出杂口本技术设置有排杂耙并且耙带有曲柄销,因而它可有效地排出被脱粒滚筒出落的稻叶和稻杆等杂料,而不会让谷粒夹带在夹料中排出出杂口,因而本技术的排杂谷粒损失很小,特别是对湿稻谷脱粒时,其排杂的谷粒损失率很小。下面用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脚踏式人力水稻脱粒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向视图。参照附图,脱粒滚筒1下方的筛网2固定在摇杆架3上,筛网2的前部为凹弧形,位于脱粒滚筒1的下方,凹弧的半径比脱粒滚筒上弓齿的外端半径的大10毫米,筛网的后部为平面形,位于脱粒滚筒的后下方。摇杆4的后端5与脱粒机谷桶6的后板7用铰链或转轴铰接,前端8与拉簧9钩接,拉簧9的上端钩挂在脱粒滚筒罩10上。摇杆4的中部与固定在脱粒滚筒轴上的偏心轮11接触连接(触接),使摇杆紧贴在偏心轮的外圆面上。当偏心轮随脱粒滚筒一块转动时,摇杆4即可带着筛网2上下振动。脱开拉簧9与摇杆前端8的钩接,或将拉簧9的上端与脱粒滚筒罩10的连接脱开,即可使摇杆4与偏心轮11的接触脱离,使筛网2不振动。筛网2的后端伸出谷桶后板7的出杂口12之外,以便让落在筛网上的杂料由出杂口排出,出杂口上装有挡谷帘13,用以防止在谷桶中被脱粒滚筒击落而飞溅的谷粒从出杂口飞出谷桶外。在出杂口内,筛网2上面还装有排杂耙14。该排杂耙由横置的耙杆15、与耙杆轴端固接的曲柄销16和焊牢在耙杆上的数枚耙齿17组成。耙杆15可在固定于谷桶两侧的滑轨18上,沿脱粒机的纵向前后移动,曲柄销16装人与脱粒机踏杆19焊接牢固的拨叉杆20的叉口中,形成叉接。另外,在耙杆15的上面还装有卡滞弹簧21(片簧或丝簧),它以适当的压力在耙杆15的轴上,从而使拨叉杆20在耙杆的行程两端极限位置拨动曲柄销16时,让耙杆先转动再移动如图3所示,当耙杆15被左摆(逆时针)的拨叉杆20带至滑轨18的左端极限位置时,耙杆上的耙齿17成直立状态,当拨叉杆20再向右(顺时针)摆时,由于有卡滞弹簧21的阻滞作用,耙杆并不立即向右移,而是曲柄销16先逆时针转过大约90°,即曲柄由原来的左斜先摆向右斜,并摆至曲柄销16的内伸端22(由图2可见),触及限位板23时(此时耙杆15也逆时针转至耙齿17成卧倒状态)耙杆15才向右移动。当拨叉杆20摆至右端极限位置后重新向左摆时,先将曲柄销16向左拨,使耙杆轴15在原处(右端极限位置)先顺时针转过大约90°,至曲柄销内伸端22重新触及限位板23时(此时耙齿17由卧倒状态又转成直立状态),耙杆15才向左移,将杂料往出杂口推送并排出。脱粒时,谷粒和部分稻叶及稻杆被脱粒滚筒的弓齿击落,掉在筛网上,谷粒穿过筛网的孔眼落入谷桶中,稻叶及稻杆无法穿过孔眼被拦于筛网平面上被排耙推到出杂口排出,其中也有少部分谷粒(特别是在稻谷湿的时候)会夹在杂料中被抛到筛网的平面部分上空重新落到筛网平面上,再穿过筛网孔眼落入谷桶中,由于谷桶后板有托板遮档,出杂口有挡谷帘,因而飞溅的谷粒不会从脱粒机的粒口和出杂口跑出去。因而本技术的谷粒损失率比现有的各种税粒机的都小。本技术不仅可用于水稻脱粒机,也可用于小麦脱粒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稻脱粒机的除杂装置,有一个置于脱粒滚筒(1)下的筛网(2),其特征是:筛网(2)的前部为凹弧形、位于脱粒滚筒(1)下方,后部为平面形、位于脱粒滚筒(1)后下方,筛网(2)固定在摇杆架(3)上,摇杆(4)的后端(5)与谷桶后板(7)铰接,前端(8)与连于脱粒滚筒罩(10)上的拉簧(9)钩接,中部与固定在脱粒滚筒轴上的偏心轮(11)触接,谷桶后板(7)上有与筛网相对的出杂口(12),并装有挡谷帘(13),在出杂口内筛网平面部分上有可前后移动的排杂耙(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水稻脱粒机的除杂装置,有一个置于脱粒滚筒(1)下的筛网(2),其特征是筛网(2)的前部为凹弧形、位于脱粒滚筒(1)下方,后部为平面形、位于脱粒滚筒(1)后下方,筛网(2)固定在摇杆架(3)上,摇杆(4)的后端(5)与谷桶后板(7)铰接,前端(8)与连于脱粒滚筒罩(10)上的拉簧(9)钩接,中部与固定在脱粒滚筒轴上的偏心轮(11)触接,谷桶后板(7)上有与筛网相对的出杂口(12),并装有挡谷帘(13),在出杂口内筛网平面部分上有可前后移动的排杂耙(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荣胜
申请(专利权)人:施荣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