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清军专利>正文

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37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防止车门在打开时被后方来车刮伤的保护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汽车在乘客下车开门时容易被身后驶来的汽车刮伤车门的不足。其特征在于: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倒车雷达(BT)的正负电源输入端经过延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该动合触点瞬间闭合、延时打开,电压继电器(B)的线圈接于倒车雷达(BT)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与电磁锁(T)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具有可避免乘客在开门时造成车门被刮伤的特点,既保护了车辆的完好又保证了乘客的安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车门在打开时被后方来车刮伤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汽车中乘坐时,往往在需要下车的时候会猛然打开车门而忽视掉了可能有车辆正从后面驶来,因此会经常发生车门被后面驶来的车辆刮伤的现象,甚至是造成人员伤亡。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在乘客下车开门时容易被身后驶来的汽车刮伤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该种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具有可在身后有汽车驶来时自动将车门上锁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包括车门限位器、倒车雷达,总电源开关、微动开关、延时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以及电磁锁。其中,总电源开关、微动开关、延时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倒车雷达的正负电源输入端经过延时继电器的动合触点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该动合触点瞬间闭合、延时打开,电压继电器的线圈接于倒车雷达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磁锁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此外,为使得电磁锁能在得电后锁紧车门,可将车门限位器的齿舌的形状改变为锯齿型。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的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在倒车雷达发出身后有车的信号后,能够自动锁紧车门,从而避免了乘客在开门时造成车门被刮伤的后果发生,既保护了车辆又保证了乘客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车门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倒车雷达正电源输入端,2-倒车雷达负电源输入端,3-倒车雷达控制正电压输出端,4-倒车雷达控制负电压输出端,5-车门限位器齿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种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包括车门限位器、倒车雷达BT,以及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电压继电器B以及电磁锁T。其中,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倒车雷达BT的正负电源输入端经过延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该动合触点瞬间闭合、延时打开,电压继电器B的线圈接于倒车雷达BT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与电磁锁T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微动开关JK安装于车门的扣手处。此外,对现有的车门限位器的齿舌5的形状进行改进,如图2所示,改为锯齿型,这样当电磁锁T的线圈得电后,带动卡板下移,卡板落在齿舌5的锯齿内,可将车门稳固锁紧。实际使用时,司机将总电源开关K合上,该保护装置就处于运行状态。当汽车停稳,车上乘客准备下车去触碰车门上的把手时,微动开关JK闭合,延时继电器JS的线圈得电,其动合触点瞬间闭合,这时,倒车雷达开始检测,如果此时身后有车出现,则由倒车雷达BT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输出直流电压,使电压继电器B的线圈得电,从而使电磁锁T动作将车门锁紧。因为延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为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打开的触点,所以当其在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打开后,倒车雷达失电,从而电磁锁失电,车门就可以顺利打开了。利用本种汽车防刮安全装置,能够自动锁紧车门,从而避免了乘客在开门时造成车门被刮伤的后果发生,既保护了车辆又保证了乘客的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包括车门限位器、倒车雷达(BT),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还包括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电压继电器(B)以及电磁锁(T),其中,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倒车雷达(BT)的正负电源输入端经过延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该动合触点瞬间闭合、延时打开,电压继电器(B)的线圈接于倒车雷达(BT)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与电磁锁(T)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车门限位器的齿舌(5)为锯齿型。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防止车门在打开时被后方来车刮伤的保护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汽车在乘客下车开门时容易被身后驶来的汽车刮伤车门的不足。其特征在于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倒车雷达(BT)的正负电源输入端经过延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该动合触点瞬间闭合、延时打开,电压继电器(B)的线圈接于倒车雷达(BT)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与电磁锁(T)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具有可避免乘客在开门时造成车门被刮伤的特点,既保护了车辆的完好又保证了乘客的安全。文档编号E05B65/12GK2825872SQ20052002172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清军 申请人:李清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包括车门限位器、倒车雷达(BT),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防刮安全装置还包括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电压继电器(B)以及电磁锁(T),其中,总电源开关(K)、微动开关(JK)、延时继电器(JS)的线圈串联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倒车雷达(BT)的正负电源输入端经过延时继电器(JS)的动合触点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该动合触点瞬间闭合、延时打开,电压继电器(B)的线圈接于倒车雷达(BT)的两个直流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继电器(B)的常开触点与电磁锁(T)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正负直流电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