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u SAPO 34 molecular sieve and its products and uses. More specifically, the methods involved include the synthesis of Cu_SAPO_34 molecular sieves using copper-amine complexes as templates, using high copper content Cu_SSZ_13 molecular sieves as copper sources and some silicon-aluminium sources and seeds.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control the copper loading in SAPO_34 molecular sieve in a wide range, but als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silicon atoms in molecular sieve with high yield. The obtained Cu SAPO 34 zeolite catalyst exhibited excellent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O_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u-SAPO-34分子筛合成方法及合成的分子筛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涉及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合成Cu-SAPO-34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获得的产品及其用途。所述Cu-SAPO-34可用于氮氧化合物消除过程的催化剂。
技术介绍
氮氧化物(NOx)作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能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诸多环境问题,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移动源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固定源工厂废气的排放是NOx的主要来源。以NH3为还原剂选择催化还原NOx即NH3-SCR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在催化去除NOx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核心是SCR催化剂的开发。传统的脱硝催化剂主要是V-Ti-W体系,但是随着发动机技术中稀燃技术的广泛采用,稀燃尾气排放温度降低,V-Ti-W体系的催化剂较窄温度适用范围不能满足要求,而且其潜在的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也限制了其应用。1986年,Iwamoto等人首次报道了Cu2+交换的ZSM-5有催化NO直接分解为N2和O2的能力,但是后续研究发现,NO直接分解由于效率低下,很难被直接应用。到上世纪90年代初,Cu-ZSM-5才被用于SCR反应中。在之后的研究中,分子筛催化体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具有CHA结构的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Cu-SSZ-13和Cu-SAPO-34(SSZ-13是与SAPO-34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的分子筛,区别在于前者是硅铝分子筛,后者是磷酸硅铝分子筛),由于其高效的低温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受到广泛关注。通常,分子筛催化剂中的铜离子负载是通过离子交换法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Cu‑SAPO‑34分子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包含铜胺络合物的模板剂合成含铜硅铝分子筛Cu‑SSZ‑13;(2)将有机胺模板剂R和水以及可选的硅源、铝源和磷源混合制得晶化液;(3)将步骤(1)中得到的Cu‑SSZ‑13分子筛作为原料与步骤(2)中制得的晶化液混合并进行水热晶化,得到Cu‑SAPO‑34分子筛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Cu-SAPO-34分子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包含铜胺络合物的模板剂合成含铜硅铝分子筛Cu-SSZ-13;(2)将有机胺模板剂R和水以及可选的硅源、铝源和磷源混合制得晶化液;(3)将步骤(1)中得到的Cu-SSZ-13分子筛作为原料与步骤(2)中制得的晶化液混合并进行水热晶化,得到Cu-SAPO-34分子筛产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Cu-SSZ-13分子筛的Cu含量为5-15wt%。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铜胺络合物包括铜-多乙烯多胺络合物,优选Cu-四乙烯五胺络合物、Cu-三乙烯四胺络合物、Cu-二乙烯三胺络合物和Cu-五乙烯六胺络合物。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硅源选自正硅酸乙酯、硅溶胶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铝源选自异丙醇铝、拟薄水铝石、铝溶胶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磷源选自磷酸、亚磷酸和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胺模板剂R选自三乙胺、二乙胺、吗啉、四乙基氢氧化铵、丙胺和哌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铝源、磷源、硅源、有机胺模板剂R和水的摩尔比例为Al2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淼,孙丽婧,田鹏,刘中民,曹毅,向骁,桑石云,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