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699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39
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及方法,其包括在每节车体(1)的底架上设置多个吊耳(3),且多个吊耳分成两组,每组吊耳对应转向架(2)的一根轴桥(4)设置;转向架的轴桥与车体上的吊耳之间经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工装(5)连接。该工装包括上吊板(5‑2)、下吊板(5‑5),上、下吊板之间经分设于一根轴桥两侧的两根吊杆(5‑3)连接,且两根吊杆上分别设置位于上吊板底面的上螺母(5‑8),及位于下吊板底面的下螺母(5‑9),上吊板上部插入吊耳后用插销将吊耳与上吊板连接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调节车体与转向架连接相对高度,适应不同模块车辆重量及二系簧反向放松量,使得车辆架车、运输吊装等情况下转向架与车体能实现保护连接。

A prote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nd erecting tram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nd erecting trams,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lifting ears (3)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of each car body (1), and a plurality of lifting ear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lifting ears corresponds to one axle bridge (4) of the bogie (2), and a working fixture (5) connecting the axle bridge of the bogie with the lifting ears on the car body by adjustable support height. The installation consists of an upper suspension plate (5_2) and a lower suspension plate (5 5). The upper and lower suspension plates are connected by two hangers (5_3) separat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n axle bridge. The upper nuts (5_8) loca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suspension plate and the lower nuts (5_9) loca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suspension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hangers. After inserting the upper suspension plate into the lifting lugs, the lifting ears and the upper suspension plate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a bolt. \u3002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relative height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gie and the bogie, adapt to the weight of different modules and the reverse relaxation of the secondary spring, so that the bogie and the bogie can realize the protective conne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vehicle frame, transportation and hoisting,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地板有轨电车,特别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底架结构空间狭小,为实现车辆的低地板结构,一般采用独立车轮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相对传统转向架而言取消了车轴,而采用轴桥的方式。同时每节车车辆簧上重量不同,导致车辆二系簧的压力值及压缩量不同,车辆车轮在起吊离开轨面时刻,二系簧反向放松量不同。如图1所示,车辆由A、B……等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在起吊或架车时,由于每个模块二系簧压力的释放不同,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L1、L2、L3……不同。该型车辆在运输吊装、架车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车体与转向架不采用额外工装连接;第二种,车体与转向架之间采用刚性方式连接。采用第一种方式,车辆运输吊装、架车必须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保证安全性。采用第二种方式,刚性连接的方式不能适用车辆起吊或架车后二系簧反向放松量,同时不能适应不同车之间二系簧反向放松量的差异,使得工装、车体及转向架受力情况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时间受限及刚性连接受力恶劣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调节车体与转向架连接相对高度,适应不同模块车辆重量及二系簧反向放松量,使得车辆架车、运输吊装等情况下转向架与车体能实现保护连接的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及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其包括:在每节车体的底架上设置多个吊耳,且多个吊耳分成两组,每组吊耳对应转向架的一根轴桥设置;转向架的轴桥与车体上的吊耳之间经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工装连接。所述工装包括上吊板、下吊板,上、下吊板之间经分设于一根轴桥两侧的两根吊杆连接,且两根吊杆上分别设置位于上吊板底面的上螺母,及位于下吊板底面的下螺母,所述上吊板的上部设置插销孔,使用时,所述上吊板上部插入所述吊耳中,用插销将所述吊耳与所述上吊板连接成一体。所述下吊板上设置托板,该托板优选为尼龙托板,且托板的中部设置轴桥定位槽,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方法,其包括:在每节车体的底架上设置多个吊耳,且多个吊耳分成两组,每组吊耳对应转向架的一根轴桥设置;在各吊耳中分别卡入上吊板,并在吊耳与上吊板之间安装插销,将吊耳与上吊板连接固定在一起;将各吊杆分别跨过转向架轴桥两侧安装到上吊板上,并锁紧上螺母;依次在安装到同一上吊板上的两根吊杆上套入托板、下吊板、止动垫片及下螺母;按车辆一系、二系簧起吊拉伸量设计值调节下吊板与转向架轴桥的距离,使托板在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时仅承受转向架重力;锁紧所述下螺母,并将所述止动垫片的锁舌敲弯抱紧所述下螺母,即可起吊或架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或特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车体和转向架之间利用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工装连接,因而可按车辆一系、二系簧起吊拉伸量设计值调节下吊板与转向架轴桥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重量车辆模块转向架二系簧压力放松后的的车体与转向架运动量,使托板在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时仅承受转向架重力,使本专利技术能适应不同二系簧拉伸量的车体与转向架连接在一起时进行的吊装与架车。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装结构简单小巧,不仅适用独立车轮转向架轴桥与车体连接的吊装与架车,而且可适用空间狭小的车辆底架结构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3、本专利技术在每节车体的转向架与车体连接处设置多个吊耳,且多个吊耳分成两组,每组对应一轴桥设置,并通过吊杆及上、下吊板环抱轴桥,尼龙托板缓冲,上、下吊板及锁紧螺母锁紧防止吊装松动,不仅使车辆与转向架连接平稳,而且工装能可靠安装。4、本专利技术吊耳隐藏在车体底架的箱型梁一侧,使得吊点避免与转向架部件之间产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模块的二系弹簧压缩示意图。图2是车体与转向架的相对位置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车体上设置的上吊点示意图。图4是图3的上吊点局部放大图。图5是具有调节式工装的车体与转向架连接图。图6是图5的A处放大图。图7是调节式工装与转向架轴桥配合的主视图一。图8是调节式工装与转向架轴桥配合的主视图二。图9是吊耳与插销连接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一实施例包括在每节车体1的转向架与车体连接处设置4个吊耳3,且四个吊耳3分成两组,每组对应转向架2的一根轴桥4设置。每根轴桥4上采用两个工装5连接车体1与转向架2。车辆起吊时,按车辆一系、二系簧起吊拉伸量设计值L调节工装5与转向架轴桥4的连接位置。如图7-图9所示,工装5包括上吊板5-2、下吊板5-5,下吊板5-5上设置托板5-4,上、下吊板及托板之间经吊杆5-3连接,且吊杆5-3上设置与上吊板5-2底面抵触连接的上螺母5-8,及与下吊板5-5底面抵触连接的下螺母5-9。上吊板5-2的上部设置插销孔5-1,使用时,上吊板5-2上部插入吊耳3中,利用插销5-7将吊耳3与上吊板5-2连接起来。托板5-4为尼龙托板,且托板5-4的中部设置轴桥定位槽5-4-1。本专利技术工装5连接时:(1)将上吊板5-2卡入车体1底架上的吊耳3之间,并安装插销5-7,将吊耳3与上吊板5-2连接固定。(2)将两根吊杆5-3跨过转向架轴桥4两侧安装到上吊板5-2上,并锁紧上螺母5-8。(3)依次在两根吊杆5-3上套入托板5-4、下吊板5-5、止动垫片5-6及下螺母5-9。(4)按车辆一系、二系簧起吊拉伸量设计值调节好各工装5与转向架轴桥4连接位置,使在起吊与架起车辆时,工装5的托板5-4在不受一系、二系簧压力,仅承受转向架压力状态下,托住轴桥。(5)锁紧下螺母5-9并将止动垫片5-6锁舌敲弯抱紧下螺母5-9,起吊或架起车辆即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每节车体(1)的底架上设置多个吊耳(3),且多个吊耳分成两组,每组吊耳对应转向架(2)的一根轴桥(4)设置;转向架的轴桥与车体上的吊耳之间经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工装(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每节车体(1)的底架上设置多个吊耳(3),且多个吊耳分成两组,每组吊耳对应转向架(2)的一根轴桥(4)设置;转向架的轴桥与车体上的吊耳之间经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工装(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上吊板(5-2)、下吊板(5-5),上、下吊板之间经分设于一根轴桥两侧的两根吊杆(5-3)连接,且两根吊杆上分别设置位于上吊板底面的上螺母(5-8),及位于下吊板底面的下螺母(5-9),所述上吊板的上部设置插销孔(5-1),使用时,所述上吊板上部插入所述吊耳中,用插销(5-7)将所述吊耳与所述上吊板连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吊板上设置托板(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吊装与架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王虎高李春明曹文祥高武王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