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及冲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80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及其对制动支架上、下同时冲孔的工艺,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结构和模具下部结构,模具上部结构包括:模柄、上模板、上垫板、上卸料弹簧、上凸模固定板、冲上孔凸模、侧挡板、卸料板和卸料套,模具下部结构包括:弹性挡圈、冲上孔凹模、上限位套、导套、冲下孔凹模、凹模固定板、导柱、下卸料橡皮、下限位套、冲下孔凸模、复位弹簧、下凸模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板,冲上孔凸模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的凸模固定孔中,侧挡板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的挡板固定形腔中。该模具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导柱、导套,刚性挡料装置(即侧挡板),提高了模具精度、寿命和产品质量。

A Floating Cantilever Punching Die and Punching Technology for Brake Brake Support of Automobile Drive Rear Ax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loating cantilever punching die for automobile driving rear axle brake brake brake support and its punching process for both upper and lower brake brake brake support. The die includes upper structure of the die and lower structure of the die. The upper structure of the die includes: die handle, upper template, upper cushion plate, upper unloading spring, fixed plate of upper punch, punching punch, side baffle, unloading plate and unloading sleeve, and under the die. The part structure includes: elastic baffle ring, punching up hole die, upper limit sleeve, guide sleeve, punching down hole die, die fixing plate, guide pillar, unloading rubber, lower limit sleeve, punching down hole punch, reset spring, punching down hole fixing plate, underlying plate and lower template. The punching up hole punch is installed in the punch fixing hole of the upper punch fixing plate through interference fit, and the side baffle is installed on the punch fixing hole of the upper punch fixing plate through interference fit. The baffle of the punch fixing plate is fixed in the cavity. The die adopts the guide pillar and sleev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correct the gap of the die, and the rigid material retaining device (i.e. side baffle), which improves the precision, life and product quality of th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及冲孔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动支架的制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及上、下同时冲孔工艺。
技术介绍
制动支架焊装在后驱动桥桥壳本体上,主要作用是紧固安装汽车制动管,控制制动管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车辆在行驶时的制动效果控制,保证车辆行驶期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因此制动支架两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制动支架按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四道工序进行加工,工艺流程是:下料→落料→成形→冲孔,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而使用传统生产工艺,制动支架冲孔是采用斜楔结构的冲孔模具进行冲孔,这样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寿命短等,或使用悬臂式结构的冲孔模具,上、下孔分两次冲出(即先冲一边的孔,再翻面冲另一边的孔),由于产品要两次定位,而两次定位存在误差,这样有时产品两孔的同轴度会超差,而且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耗时较长。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存在的可优化性考虑,将制动支架冲孔方向由水平方向转化为垂直方向,然后设计一种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上、下同时冲孔模具,使产品在同一道工序中上、下同时冲孔,并使产品冲孔过程稳定,这样通过设计一种能满足生产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上、下同时冲孔模具,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及上、下同时冲孔工艺。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通过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导柱、导套,刚性挡料装置(即侧挡板),并在下模部分增设上、下限位套等结构来提高模具精度、寿命和产品质量。该浮动悬臂式上、下同时冲孔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对制动支架进行上、下同时冲孔工序的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设计了一种使用所述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上、下同时冲孔模具,以替代传统采用斜楔结构的冲孔模具冲孔的工艺或使用悬臂式结构的冲孔模具,上、下孔分两次冲出(即先冲一边的孔,再翻面冲另一边的孔)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结构和模具下部结构,模具上部结构包括:模柄、上模板、上垫板、上卸料弹簧、上凸模固定板、冲上孔凸模、侧挡板、卸料板和卸料套,模具下部结构包括:弹性挡圈、冲上孔凹模、上限位套、导套、冲下孔凹模、凹模固定板、导柱、下卸料橡皮、下限位套、冲下孔凸模、复位弹簧、下凸模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的冲上孔凸模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的凸模固定孔中,侧挡板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的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连接,模柄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的模柄固定孔中,上模板、上垫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凸模固定板连接,四根上卸料弹簧预压缩装在上凸模固定板和上垫板各对应的卸料孔中,卸料套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卸料板的固定孔中,卸料板通过间隙配合分别穿过冲上孔凸模和侧挡板,并通过卸料螺栓与上卸料弹簧、上凸模固定板、上垫板、上模板活动连接;冲下孔凸模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凸模固定板的凸模固定孔中,三根导柱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凸模固定板各对应的导柱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连接,下模板、下垫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凸模固定板连接,下卸料橡皮通过过盈配合直接套在冲下孔凸模的外面,三根复位弹簧通过间隙配合直接套在各对应导柱的外面,三件下限位套通过间隙配合直接套在各对应的复位弹簧的外面,冲上孔凹模和冲下孔凹模通过过盈配合分别装在凹模固定板各对应的上、下凹模固定孔中,三件导套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凹模固定板各对应的导套孔中,凹模固定板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导柱直接放在复位弹簧和下卸料橡皮上,三件上限位套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导柱直接放在凹模固定板上,三件弹性挡圈分别卡在导柱各卡槽中。上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所述导柱固定在下凸模固定板上,导套固定在凹模固定板上,导柱与导套的双面间隙为0.08~0.10mm,导柱与上凸模固定板导向孔的双面间隙为0.08~0.10mm。上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所述凹模固定板上表面设有两个凸起的凸台用来定位产品前、后直边,上模设有侧挡板并固定在上凸模固定板中。上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模具冲孔时,冲上孔凸模进入冲上孔凹模的刃口深度与冲下孔凸模进入冲下孔凹模的刃口深度一致。上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所述凹模固定板上设有一个自动排冲孔废料的废料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上、下同时冲孔模具对制动支架上、下同时冲孔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将所述的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上、下同时冲孔模具安装在63T压力机上;第2步:将下料、落料、成形工序后的预制制动支架工件放在凹模固定板上,并用凹模固定板上表面两个凸起的凸台定好工件前、后直边;第3步:开动压力机,上模板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侧挡板挡紧工件侧端面,对工件进行刚性定位,然后随着上模板持续向下运动,卸料套在上卸料弹簧的压力作用下与凹模固定板的上表面先压紧工件上表面,而后在下卸料橡皮的压力作用下与凹模固定板的下表面压紧工件下表面,直到卸料板的上表面接触到上凸模固定板的下表面、上限位套的上表面接触到卸料板的下表面及下限位套的上表面接触到凹模固定板的下表面为止,冲上孔凸模与冲上孔凹模完成工件上边的冲孔,冲下孔凸模与冲下孔凹模完成工件下边的冲孔;第4步:工件冲孔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半部分回位,卸料套在上卸料橡皮的作用力下卸下工件的上表面,在下卸料橡皮和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卸下工件的下表面,而冲孔废料从凹模固定板的废料槽中落到下模废料孔中,然后从下模和机床下工作台漏出,再用辅助工具从凹模固定板上取出工件放入到物料箱中;第5步:重复步骤2到步骤4的操作,进行下工件的制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模具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导柱、导套,刚性挡料装置(即侧挡板),并在下模部分增设上、下限位套等结构来提高模具精度、寿命和产品质量。替代传统采用斜楔结构的冲孔模具冲孔的工艺或使用悬臂式结构的冲孔模具,上、下孔分两次冲出(即先冲一边的孔,再翻面冲另一边的孔)的工艺,使生产效率提高了57%,模具寿命提高了4倍,而且产品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具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具下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具的凹模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模具的凹模固定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动支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该模具分为模具的上半部分和模具的下半部分,模具的上半部分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垫板3、上卸料弹簧4、上凸模固定板5、冲上孔凸模6、侧挡板7、卸料板8和卸料套9,模具的下半部分包括:弹性挡圈10、冲上孔凹模11、上限位套12、导套13、冲下孔凹模14、凹模固定板15、导柱16、下卸料橡皮17、下限位套18、冲下孔凸模19、复位弹簧20、下凸模固定板21、下垫板22和下模板23。其特征是:所述的冲上孔凸模6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结构和模具下部结构,模具上部结构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垫板(3)、上卸料弹簧(4)、上凸模固定板(5)、冲上孔凸模(6)、侧挡板(7)、卸料板(8)和卸料套(9),模具下部结构包括:弹性挡圈(10)、冲上孔凹模(11)、上限位套(12)、导套(13)、冲下孔凹模(14)、凹模固定板(15)、导柱(16)、下卸料橡皮(17)、下限位套(18)、冲下孔凸模(19)、复位弹簧(20)、下凸模固定板(21)、下垫板(22)和下模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上孔凸模(6)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5)的凸模固定孔中,侧挡板(7)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5)的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3)连接,模柄(1)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2)的模柄固定孔中,上模板(2)、上垫板(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凸模固定板(5)连接,四根上卸料弹簧(4)预压缩装在上凸模固定板(5)和上垫板(3)各对应的卸料孔中,卸料套(9)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卸料板(8)的固定孔中,卸料板(8)通过间隙配合分别穿过冲上孔凸模(6)和侧挡板(7),并通过卸料螺栓与上卸料弹簧(4)、上凸模固定板(5)、上垫板(3)、上模板(2)活动连接;冲下孔凸模(19)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凸模固定板(21)的凸模固定孔中,三根导柱(16)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凸模固定板(21)各对应的导柱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22)连接,下模板(23)、下垫板(22)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凸模固定板(21)连接,下卸料橡皮(17)通过过盈配合直接套在冲下孔凸模(19)的外面,三根复位弹簧(20)通过间隙配合直接套在各对应导柱(16)的外面,三件下限位套(18)通过间隙配合直接套在各对应的复位弹簧(20)的外面,冲上孔凹模(11)和冲下孔凹模(14)通过过盈配合分别装在凹模固定板(15)各对应的上、下凹模固定孔中,三件导套(13)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凹模固定板(15)各对应的导套孔中,凹模固定板(15)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导柱(16)直接放在复位弹簧(20)和下卸料橡皮(17)上,三件上限位套(12)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导柱(16)直接放在凹模固定板(15)上,三件弹性挡圈(10)分别卡在导柱(16)各卡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结构和模具下部结构,模具上部结构包括:模柄(1)、上模板(2)、上垫板(3)、上卸料弹簧(4)、上凸模固定板(5)、冲上孔凸模(6)、侧挡板(7)、卸料板(8)和卸料套(9),模具下部结构包括:弹性挡圈(10)、冲上孔凹模(11)、上限位套(12)、导套(13)、冲下孔凹模(14)、凹模固定板(15)、导柱(16)、下卸料橡皮(17)、下限位套(18)、冲下孔凸模(19)、复位弹簧(20)、下凸模固定板(21)、下垫板(22)和下模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上孔凸模(6)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5)的凸模固定孔中,侧挡板(7)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凸模固定板(5)的挡板固定形腔中,并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3)连接,模柄(1)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2)的模柄固定孔中,上模板(2)、上垫板(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凸模固定板(5)连接,四根上卸料弹簧(4)预压缩装在上凸模固定板(5)和上垫板(3)各对应的卸料孔中,卸料套(9)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卸料板(8)的固定孔中,卸料板(8)通过间隙配合分别穿过冲上孔凸模(6)和侧挡板(7),并通过卸料螺栓与上卸料弹簧(4)、上凸模固定板(5)、上垫板(3)、上模板(2)活动连接;冲下孔凸模(19)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凸模固定板(21)的凸模固定孔中,三根导柱(16)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凸模固定板(21)各对应的导柱孔中,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下垫板(22)连接,下模板(23)、下垫板(22)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凸模固定板(21)连接,下卸料橡皮(17)通过过盈配合直接套在冲下孔凸模(19)的外面,三根复位弹簧(20)通过间隙配合直接套在各对应导柱(16)的外面,三件下限位套(18)通过间隙配合直接套在各对应的复位弹簧(20)的外面,冲上孔凹模(11)和冲下孔凹模(14)通过过盈配合分别装在凹模固定板(15)各对应的上、下凹模固定孔中,三件导套(13)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凹模固定板(15)各对应的导套孔中,凹模固定板(15)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导柱(16)直接放在复位弹簧(20)和下卸料橡皮(17)上,三件上限位套(12)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导柱(16)直接放在凹模固定板(15)上,三件弹性挡圈(10)分别卡在导柱(16)各卡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驱动后桥制动支架浮动悬臂式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6)固定在下凸模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庚龙刘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