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39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达比加群酯,即3-[[[2-[[[4-[[[(己氧基基)羰基]氨基]亚氨甲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本品呈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34H41N7O5,CAS号211915-06-9,分子量为627.32,其结构式如下:达比加群酯是一种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研制的口服凝血酶抑制剂,是达比加群的前体药物,属非肽类的凝血酶抑制剂,2008年4月在欧洲获得上市许可,用于防治急性静脉血栓。目前达比加群酯的合成方法包括:1、专利WO9837075报道的合成方法用对氯间硝基甲酸甲酯为原料,与甲胺亲核取代,所得硝基化合物钯碳还原,还原所得氨基化合物与4-氰基苯胺基乙酸缩合、环化,所得化合物水解、偶联得到氰基中间体,氰基中间体通过经典的Pinner反应制得的化合物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群酯,该合成方法第二步用氢气还原,钯碳的用量多成本高,合成的氰基中间体副产物多,收率偏低,成本较高;2、NorbertH.Hauel在J.Med.Chem.报道了达比加群酯的另一种合成方法,以对氯间硝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偶联、氢化还原,再缩合环化得到氰基中间体,氰基中间体通过经典的Pinner反应制得的化合物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群酯,该合成方法相对于专利WO9837075报道的合成方法步骤比较短,成本降低,但氢气还原,钯碳的用量多成本高;3、专利WO2006000353以及系列专利WO2007071742A1、WO2007071743A1、WO2009153215报道的合成方法以对氰基苯胺为原料,与盐酸羟胺和乙醇钠反应,再与乙醇钠和碳酸二甲酯反应制得的化合物与溴乙酸乙酯反应水解得到羧酸化合物,所得羧酸化合物与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缩合环化的化合物经钯碳催化还原脱保护得到脒中间体,最后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群酯,该合成路线采用保护基的方法避免合成脒中间体时使用的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但该合成路线较长,总收率较低,成本偏高;4、专利WO2011061080A1报道的合成方法中通过两个中间体在碱性条件下以碘化物离子为催化剂偶联得到达比加群酯,其中一个中间体由4-氨基苯甲脒和酰氯在碱性条件下得到,另一个中间体由3-((3-氨基-4-甲胺基苯甲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和氯乙酸或氯乙酸酐等缩合环化形成,该合成方法收率低,氯乙酸酐成本高。在已有报道的合成方法中,存在要么合成路线步骤长,收率低,要么反应用到昂贵试剂,要么反应污染环境,都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开发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达比加群酯的合成工艺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成本低廉、经济环保且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的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为起始物料,经与氯乙醛关环,缩合,成脒,再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得到达比加群酯,是一种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以乙醇、水、异丙醇或甲醇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醛在亚硫酸氢钠作用下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步骤S2: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1得到的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与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10~60℃反应,反应结束后萃取,有机相旋干得到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碳酸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碳酸氢钠;步骤S3: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2得到的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与4-氨基苯甲脒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0~70℃反应,反应结束后萃取,有机相旋干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碳酸氢钠;步骤S4: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3得到的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与对甲苯磺酸于5~20℃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干燥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步骤S5:以乙腈、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4得到的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与氯甲酸正己酯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10~5℃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体系旋干,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三乙胺、碳酸钾或碳酸钠;对应的合成路线为:进一步优选,步骤S1中所述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醛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所述亚硫酸氢钠与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的投料摩尔比为1:1~5:1;所述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g:5~20mL。进一步优选,步骤S2中所述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与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1.1;所述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g:5~20mL;所述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与碱性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萃取过程所用的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进一步优选,步骤S3中所述的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与4-氨基苯甲脒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1.2;所述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g:5~20mL;所述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与碱性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1:3。进一步优选,步骤S4中所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g:5~20mL;所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与对甲苯磺酸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进一步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以乙醇、水、异丙醇或甲醇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醛在亚硫酸氢钠作用下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步骤S2: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1得到的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与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10~60℃反应,反应结束后萃取,有机相旋干得到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碳酸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碳酸氢钠;步骤S3: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2得到的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与4‑氨基苯甲脒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0~70℃反应,反应结束后萃取,有机相旋干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碳酸氢钠;步骤S4: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3得到的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与对甲苯磺酸于5~20℃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干燥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步骤S5:以乙腈、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4得到的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与氯甲酸正己酯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10~5℃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体系旋干,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三乙胺、碳酸钾或碳酸钠;对应的合成路线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以乙醇、水、异丙醇或甲醇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醛在亚硫酸氢钠作用下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得到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步骤S2: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1得到的2-(氯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6-羧酸与3-(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10~60℃反应,反应结束后萃取,有机相旋干得到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碳酸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碳酸氢钠;步骤S3: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2得到的3-(2-(氯甲基)-1-甲基-N-(吡啶-2-基)-1H-苯并咪唑-6-甲酰胺基)丙酸乙酯与4-氨基苯甲脒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0~70℃反应,反应结束后萃取,有机相旋干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碳酸氢钠;步骤S4:以乙醇、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3得到的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与对甲苯磺酸于5~20℃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干燥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步骤S5:以乙腈、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将步骤S4得到的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与氯甲酸正己酯在碱性化合物的作用下于-10~5℃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体系旋干,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其中碱性化合物为三乙胺、碳酸钾或碳酸钠;对应的合成路线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与氯乙醛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所述亚硫酸氢钠与4-氨基-3-(甲基氨基)苯甲酸的投料摩尔比为1:1~5:1;所述4-氨基-3-(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伟过治军张甫青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奥舍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