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36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包括控制器、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散热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线路板内具有第一通风通道,第二线路板内具有第二通风通道,散热板内具有第一冷却液通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并且第一线路板处具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线路板处具有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够实现对第一、二线路板的智能化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路板散热效果好,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实现对第一、二线路板的合理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线路板成为众多电子器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线路板集成了很多歌电子器件,因此体积小,并且将多个线路板集成起来使用,能够集成更多的功能,然而电子器件内空间狭小,散热困难。有些电子器件采用水冷散热,虽然散热效果好,但是液体泵的使用也增加了电子器件的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技术方案:一种线路板,包括控制器、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散热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层、第一电路层和第一覆盖膜层,所述第二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覆盖膜层、第二电路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横板、第一下横板和连接第一上、下横板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横板、第二下横板和连接第二上、下横板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上横板和第二上横板与所述第一基层连接,所述第一下横板和第二下横板均与所述第二基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一通风通道,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风管连接,第一进风管处具有第一风机,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二通风通道,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二进风管连接,第二进风管处具有第二风机,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处具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竖板处具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二固定架均与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内具有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和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一出液通道连接,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二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二出液通道连接,所述第一、二进液通道均与进液管连接,第一、二出液通道均与出液管连接,进液管处具有液体泵,第一进液通道处具有第一阀门,第二进液通道处具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线路板处还具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线路板处还具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所述液体泵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半球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半球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进液管均穿过所述第二竖板;所述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和出液管均穿过所述第一竖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固定架均具有两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风道的数量均大于等于5个。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更靠近第一线路板一侧,所述第二冷却液通道更靠近第二线路板一侧。进一步地,散热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第一、二风机开启,并且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和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关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和第二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关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开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进一步地,散热过程中,控制器进行控制,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以第一功率开启,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关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不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以第一功率开启,第二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关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大于设定阈值时,使液体泵以第二功率开,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开启;所述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线路板采用复合散热的方式,普通情况下采用风冷散热,当线路板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启动水冷散热,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线路板示意图;图2为第一线路板上的第一通风通道布局图;图3为散热板上的第一冷却液管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1.1第一基层;1.2第一电路层;1.3第一覆盖膜层;1.4第一通风通道;1.5第一进风管;1.6第一出风管;1.7第一风机;2.1第二基层;2.2第二电路层;2.3第二覆盖膜层;2.5第二进风管;2.6第二出风管;2.7第二风机;4.1第一上横板;4.2第一下横板;4.3第一竖板;4.4第一固定架;5.1第二上横板;5.2第二下横板;5.3第二竖板;5.4第二固定架;6散热板;6.1第一散热翅片;6.2第二散热翅片;6.3进液管;6.4液体泵;6.5出液管;7.1第一进液通道;7.2第一出液通道;7.3第一冷却液通道;7.4第一阀门;8.1第二进液通道;8.2第二出液通道;8.3第二冷却液通道;8.4第二阀门。一种线路板,包括控制器、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散热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层1.1、第一电路层1.2和第一覆盖膜层1.3,所述第二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覆盖膜层2.3、第二电路层2.2和第二基层2.1,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横板4.1、第一下横板4.2和连接第一上、下横板的第一竖板4.3,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横板5.1、第二下横板5.2和连接第二上、下横板的第二竖板5.3,所述第一上横板4.1和第二上横板5.1与所述第一基层连接,所述第一下横板4.2和第二下横板5.2均与所述第二基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一通风通道,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风管连接,第一进风管1.5处具有第一风机1.7,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二通风通道,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二进风管2.5连接,第二进风管处具有第二风机2.7,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处具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竖板处具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二固定架均与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散热翅片6.1,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散热翅片6.2;所述散热板内具有第一进液通道7.1、第一出液通道7.2、第二进液通道8.1、第二出液通道8.2、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7.3和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8.3,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7.3的一端均与第一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一出液通道连接,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8.3的一端均与第二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二出液通道连接,所述第一、二进液通道均与进液管连接,第一、二出液通道均与出液管6.5连接,进液管6.3处具有液体泵6.4,第一进液通道处具有第一阀门7.4,第二进液通道处具有第二阀门8.4,所述第一线路板处还具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线路板处还具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散热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层、第一电路层和第一覆盖膜层,所述第二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覆盖膜层、第二电路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横板、第一下横板和连接第一上、下横板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横板、第二下横板和连接第二上、下横板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上横板和第二上横板与所述第一基层连接,所述第一下横板和第二下横板均与所述第二基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一通风通道,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风管连接,第一进风管处具有第一风机,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二通风通道,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二进风管连接,第二进风管处具有第二风机,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处具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竖板处具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二固定架均与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内具有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和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一出液通道连接,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二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二出液通道连接,所述第一、二进液通道均与进液管连接,第一、二出液通道均与出液管连接,进液管处具有液体泵,第一进液通道处具有第一阀门,第二进液通道处具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线路板处还具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线路板处还具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所述液体泵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复合散热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散热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基层、第一电路层和第一覆盖膜层,所述第二线路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覆盖膜层、第二电路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横板、第一下横板和连接第一上、下横板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横板、第二下横板和连接第二上、下横板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一上横板和第二上横板与所述第一基层连接,所述第一下横板和第二下横板均与所述第二基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一通风通道,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风管连接,第一进风管处具有第一风机,多个第一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基层内具有多个第二通风通道,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二进风管连接,第二进风管处具有第二风机,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处具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竖板处具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二固定架均与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第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内具有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和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多个第一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均与第一进液通道连接,另一端均与第一出液通道连接,多个第二冷却液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金林段小篇姜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玄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