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367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包括外壳体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外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外壁之间形成一夹层,夹层内置散热装置,总进集口设置在外壳体顶部,总出集口设置在外壳体底部;散热管均紧贴于内壳体外壁,总进集口通过入口接管与散热管的进水口连接,散热管的出水口通过出口接管与总出集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缩小机箱内散热装置体积,提供更大的卡槽插接集成模块面积;夹层内设置散热装置可防止散热管内的液体发生泄漏时损坏机箱内部的卡槽插接集成模块;在外壳体上设置通风孔可确保散热管与空气流接触,释放内部水的热量,使散热管内的水持续吸收内壳体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
本技术属于VPX机箱,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
技术介绍
VPX总线是国际贸易协会组织于2007年在VME总线基础上提出的新一代高速串行总线标准。在VPX插槽内,例如,5V电源、12V电源和48V电源可以提供不同功率,其中,12V电源和48V电源更能提供384W和768W的功率,如此大功率的电源供给,使得VPX卡槽内可以集成更多的模块,也使得VPX总线架构的散热问题更加严重。因此,需要对VPX机箱设置散热装置。目前VPX提供了空气散热、金属传导散热和液体散热共三种散热方式,空气散热及金属传导散热均依赖系统与空气对流、辐射散热,常采用增加系统散热表面积达到散热的目的,例如,设置散热片,但是较大面积的设置散热片占据大量系统空间,造成卡槽插接集成模块的面积减小,不利于系统集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其结构简单,缩小机箱内散热装置体积,提供更大的卡槽插接集成模块面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包括外壳体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内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及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内壳体(2),外壳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外壳体(1)内壁与内壳体(2)外壁之间形成一夹层(3),所述夹层(3)内置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通道、总进集口(41)及总出集口(42),所述总进集口(41)设置在外壳体(1)顶部,总出集口(42)设置在外壳体(1)底部;所述散热通道包括多根散热管(4),多根散热管(4)均紧贴于内壳体(2)外壁,所述总进集口(41)通过入口接管与散热管(4)的进水口连接,散热管(4)的出水口通过出口接管与总出集口(4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及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内壳体(2),外壳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外壳体(1)内壁与内壳体(2)外壁之间形成一夹层(3),所述夹层(3)内置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通道、总进集口(41)及总出集口(42),所述总进集口(41)设置在外壳体(1)顶部,总出集口(42)设置在外壳体(1)底部;所述散热通道包括多根散热管(4),多根散热管(4)均紧贴于内壳体(2)外壁,所述总进集口(41)通过入口接管与散热管(4)的进水口连接,散热管(4)的出水口通过出口接管与总出集口(4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VPX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及内壳体(2)均为方体,内壳体(2)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连接杆(61)与外壳体(1)连接,所述连接杆(61)为内部为空心结构的圆杆,其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孔,连接杆(61)一端通过螺母(62)与内壳体(2)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62)与外壳体(1)连接。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昌军兰玉雄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凌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