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勤专利>正文

自行车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495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暗锁,由锁体、锁芯两主要零件组成。锁体完全装入前叉立管中。上锁时,锁芯从锁体中旋出一部分,进入车架前管的锁孔中,将前叉锁在转弯位置,以此达到锁定自行车的目的。自行车锁定后,即使抬起后轮也不易推行。由于车体外表面仅露锁芯,上锁后前叉又无法拆卸,故很难对其破坏。该装置制造容易,成本和材料消耗都远低于普通车锁;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装后不影响前叉的设计强度和车把升降;可适用于各型号、式样的自行车。(*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锁定装置,此装置由锁体9、锁芯8两主要零件组成。锁体装在自行车前叉立管2中,在开启时锁芯完全旋入锁体,前叉立管可以正常相对车架前管3转动。当钥匙插入锁芯转动360度后,锁芯由前叉立管中的锁体内旋出一部分。伸入车架前管的锁孔4中。使前叉立管无法相对车架前管转动,而将前叉锁住,此时前叉相对车架转过一定角度,使自行车既不能骑,也不易抬起后轮推行,并且无法卸下前叉改变此状态。已知的传统车锁为马蹄形锁或链条锁。马蹄形锁因完全暴露在车体外,易被破坏,且车锁被破坏后,不影响自行车的骑行性能,窃贼可以将车骑走而不易被怀疑,甚至还可以在不撬开车锁的情况下,抬起后轮将车推走,再者这种车锁生产工艺复杂,用料费,成本高,链条锁使用不便,被破坏后同样不影响自行车的骑行性能。针对传统车锁的缺点,目前提出了几种以锁住前叉达到锁定自行车目的的前叉锁。这些车锁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车锁缺点,但也有各自的弊病,以至难于普及。国家专利85101122、85204763和86201783就公布了较典型的三种前叉锁。85101122号专利公布的装置,结构复杂,工艺性、经济性、实用性较差。它的实施增加了车架斜梁的加工难度和重量。降低了其可靠性,且对现有自行车无法安装,其实施可能性极小。85204763号专利公布的装置一些性能优于前者,但需将锁壳焊在车架上,对车架外观影响较大。对现有自行车,焊接加工必然破坏车架表面涂饰,故也不宜采用。类似的车锁还有88211699、88218037号专利。85201783和88204045是此类前叉车锁中实用性、工艺性、经济性较好的一种。国外对其也有过报道(见《自行车实用手册》第三分册)。但也存在零件较多、安装受前叉式样限制、及可通过拆卸前叉破坏锁定状态等缺点。本技术既可以克服马蹄形车锁可靠性差、链条锁使用不便的缺点,又可避免前述前叉锁现在的影响外观,在现有自行车上安装受限制等弊病。具体性能如下首先,由于本技术安装在车体内部,在不拆卸前轮、前挡泥板或车把的情况下,外露部分唯有锁芯。因锁芯采用了螺纹抗冲击结构,经校核其抗冲击载荷很大。故在锁芯部位很难撬开此暗锁。既使卸下前轮、前挡泥板。因锁体已固定在前叉立管内且锁芯已伸入锁孔,无法冲下暗锁,若卸下车把从前叉立管上口部砸。因前叉立管为变径管。而锁体有适应立管的锥度。冲砸结果只能越砸越紧。因此,窃贼想在作案地点撬开此锁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由于暗锁锁定后,前叉被定位在转弯位置,即使抬起后轮也不易推行,这使得窃贼难以移走自行车。再者由于暗锁锁定后,前叉也被锁住无法卸下,故无法通过拆卸前叉破坏锁定状态。而以破坏形式开锁,必将破坏车架或前叉,这使得窃贼无法在开锁后将车骑走。除以上性能之外,本技术还有如下优点暗锁外露部分仅为锁芯,只需在车架前管适当部位钻一锁孔,对车架外观无大影响。暗锁安装在车把立管部位之下,克服了85204762号专利所公布装置由于锁住车把立管而造成影响车把升降的弊病。前叉立管开孔位置截面强度经材料力学方法校核,不影响前叉原设计性能。暗锁的安装、使用简便,在车架前管和前叉立管上钻孔后,将暗锁从前叉立管上口下入,拧上紧固螺丝即可,故该暗锁完全可以通过零售而由个人或修车点安装。安装时唯一需要的特殊工具是手电钻,而且无论新、旧、男式、女式,各型号自行车上都可以安装使用。因此该暗锁的普及潜力是很大的。当然,本技术如由自行车厂采用更会增加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此性能克服了前述前叉锁只能由自行车厂采用和只适用某种式样前叉的弊病。本技术从生产和成本上看有如下优点暗锁主要零件仅有两个锁体和锁芯,比一般挂锁的零件还少,制锁厂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只需增加铣,镗螺纹工序便可生产,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消耗低,成本会大大低于传统车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男式车上锁孔位置之一。过该孔中心并以车架前管中轴线为垂线作一剖面,则该孔中心为剖车架前管所得园形剖面上的一点。以该点为中心点的半园上任何一点都可为车架前管上锁孔的位置。但从实际考虑,锁孔开在由该点起逆时针转30°-60°度范围为好。对女式车尤为此。图中1为车把立管,2为前叉立管,3为车架前管,4为锁孔,5为斜梁。前叉上锁孔以开在前叉立管侧面为好,其开孔高度在不影响车把升降的前提下,越高越好。图2为暗锁在锁定的剖面图,图中6为把心螺母,7为把心丝杆,8为锁芯,9为锁体,为提高暗锁抗冲击载荷性能,最好采用低碳钢为锁体材料,锁芯为黄铜或硬度高于黄铜的材料。图3为暗锁的剖面图。图中10为保险弹子,11为关键弹子,12为变径弹子,13为弹簧,14为锁体弹道,对照图2、图3,可见暗锁在开启和锁定时,锁芯弹道对应不同的锁体弹道。图3中左数第一、四锁体弹道中的关键弹子,在开启和锁定的极限位置起对锁芯的限位作用。图4中15为紧固螺丝孔。图5、6、7为锁芯零件图,16为锁芯弹道。暗锁可在减小弹道孔径的情况下再增加一个弹道,以增加不重样钥匙的数目。因该锁很难撬开,最好一把锁多附几把钥匙。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锁定装置,具有锁体9、锁芯8和锁孔4,本技术的特征在于锁体置于前叉立管内,锁定后锁芯插入车架前管上的锁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芯可沿其轴线相对锁体作内外运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芯上加工有螺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芯弹道16在锁定在开启位置对应不同的锁体弹道14。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芯锁定和开启位置由关键弹子11限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体内装有变径关键弹子12。专利摘要自行车暗锁,由锁体、锁芯两主要零件组成。锁体完全装入前叉立管中。上锁时,锁芯从锁体中旋出一部分,进入车架前管的锁孔中,将前叉锁在转弯位置,以此达到锁定自行车的目的。自行车锁定后,即使抬起后轮也不易推行。由于车体外表面仅露锁芯,上锁后前叉又无法拆卸,故很难对其破坏。该装置制造容易,成本和材料消耗都远低于普通车锁;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装后不影响前叉的设计强度和车把升降;可适用于各型号、式样的自行车。文档编号E05B71/00GK2065654SQ8920957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4日专利技术者乔勤, 朱玉 申请人:乔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锁定装置,具有锁体9、锁芯8和锁孔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锁体置于前叉立管内,锁定后锁芯插入车架前管上的锁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勤朱玉
申请(专利权)人:乔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