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45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闩锁装置,包括一个动力可操作驱动器装置,该驱动器装置具有传动机构、驱动器、碰簧销、制动器,传动机构具有一个离合器部件,所述闩锁装置具有一锁闭闭合位置,一解锁闭合位置,一解锁开启位置,从闩锁装置在锁闭闭合位置开始,离合器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处,驱动器的动力操作使离合器部件选择性地将驱动接合部与从动接合部接合在一起,并且将所述闩锁装置移动到所述的解锁闭合位置处,由此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沿第一路径上运动,闩锁装置随后移动到解锁开启位置处,使离合器部件沿第二路径上运动,闩锁装置随后移动到锁闭闭合位置处,使得离合器部件沿第三路径上运动,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是不同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闩锁,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诸如汽车乘客上下门的车辆中的动力解锁闩锁。
技术介绍
动力解锁闩锁(也即动力释放闩锁)是公知的。通常,闩锁具有一呈旋转爪形式的碰簧销,该碰簧销通过一掣子(也即一种制动器)被保持在一闭锁位置,或一第一安全位置处。设置一机构,由此,所述爪通过一门把手的操作可旋转,从而使得当所述车门开启时,所述爪旋转。不同的装置是公知的,借此,所述掣子还可以通过一驱动器,通常是一电动机来带动旋转。在使用中,电动机会出现故障是公知的。有时,当所述闩锁处于完全闭锁位置时,电动机出现了故障,而有时,当所述闩锁处于完全开启位置时,电动机出现了故障。在前面的情况中,所述闩锁必须被手动开启,并且通常车主应立刻清楚电动机出了什么故障,因为门把手所受的载荷将增加。在后面的情况中,不太可能再次锁闭所述车门,并且通常车主也应立刻清楚电动机出了什么故障。但是,电动机的故障也可能出现在开启过程的半途中。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通过手动操作门把手来结束所述的开启过程。显然,也可以在闭锁车门的时候,完全地再次锁闭车门。但是,当所述车门仍然保持锁闭时,所述闩锁机构(通常,一闩锁掣子与一旋转爪的碰簧销啮合)可能不能完全地啮合,当车辆在行驶中时,存在车门可能出乎预料地突然开启的危险,由此对车主来说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操作的闩锁装置,并且,在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其更可能正确地再次锁闭。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闩锁装置,包括一个动力可操作驱动器装置,具有一个传动机构,一个可推动传动机构的驱动接合部的驱动器,一个具有一个闭锁位置和一个开启位置的碰簧销,一个制动器,其具有一个啮合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在所述的啮合位置处,所述制动器可将所述的碰簧销保持在其闭锁位置处,而在所述的释放位置处,所述制动器可将所述碰簧销从其闭合位置处自由释放而移动,所述制动器包括一个从动接合部,其可操作以将所述制动器从所述的啮合位置处移动到所述的释放位置处,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个离合器部件,以可选择性操作地将所述驱动接合部与所述从动接合部接合在一起,所述闩锁装置具有a)一锁闭闭合位置,所述碰簧销在该位置上位于所述的闭锁位置上,并且所述制动器位于所述的啮合位置上,b)一解锁闭合位置,所述碰簧销在该位置上位于所述的闭锁位置上,而所述制动器位于所述的释放位置上,c)一解锁开启位置,所述碰簧销在该位置上位于所述的开启位置上,其中,从所述闩锁装置在所述锁闭闭合位置开始,所述离合器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处,所述驱动器的动力操作使所述离合器部件选择性地将所述驱动接合部与所述从动接合部接合在一起,并且将所述闩锁装置移动到所述的解锁闭合位置处,由此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在一第一路径上运动, 所述闩锁装置随后移动到所述的解锁开启位置处,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在一第二路径上运动,所述闩锁装置随后移动到所述的锁闭闭合位置处,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在一第三路径上运动,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是不同的。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闩锁装置到达所述的解锁闭合位置处时,所述驱动器将会执行其作用以完成专门的开启过程。车门随后的开启和闭合将会使所述闩锁装置返回到其锁闭闭合位置处,而不需要所述驱动器的动力操作。因此,提供了一路径(所述的第一路径),在所述驱动器动力操作的过程中,所述离合器部件在该路径上运动,并且提供了一不同的路径(第二和第三路径),在车门随后的开启和闭合过程中,所述离合器部件在该路径上运动,在开启和闭合的后半过程中,所述离合器部件不必位于所述的第一路径上。这样,所述驱动接合部将不能阻碍所述离合器部件的返回运动。附图说明参考附图,仅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闩锁的横截面剖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所述闩锁的不同的横截面剖视图(出于清晰的考虑,仅图示了某些部件);图3所示为图2的等效截面剖视图,图中仅图示了某些部件;图4所示为按照图2当不同的部件位于闭锁状态下的横截面视图;图5所示为沿着图4中箭头A的方向视图,其中仅图示了某些部件;图6-图9所示为在动力解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作的次序图;图10所示为当动力解锁在所述动作过程的半途中发生故障时所述部件的所处位置的状态图;图11-图15所示为在拆散状态下,所述闩锁中不同部件的视图;和图16所示为某些部件的复合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中所示的闩锁装置10安装在车门(未图示)上。所述闩锁包括一底盘12,其上安装有各种部件。一旋转爪14形式的碰簧销在枢轴16处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爪由弹簧18(示意性的图示)抵靠在底盘12的销20上而沿逆时针方向偏置。所述爪具有一外周36,该外周的半径以枢轴16为圆心是变化的。可以看出,所述爪的一部分的半径是R1,而所述爪的另一个部分的半径是R2,R2小于R1。一掣子22(也即一种制动器)在枢轴24处可枢转地安装在底盘12上。掣子22包括一接合部26,可与爪14的相应的闭锁接合部28相接合,以将所述爪保持在如图1所示的完全闭锁位置处。所述接合部26还可接触爪14的接合部34,以将所述爪保持在一第一安全位置处,因此所述车门也处于所述的第一安全位置处,由此所述车门不会完全地闭锁,但是也不会开启。从图1中可以看出,掣子22通过弹簧23(示意性地图示)沿顺时针方向偏置。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为了将所述车门保持在一闭锁位置处,一撞针30被保持在所述爪的口部32中,该撞针30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另一个固定结构上,如一B位或一C位(未图示)上。所述闩锁还包括一半开杆38(如图13中详细所示),该半开杆38在枢轴40处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且包括一第一臂42和一第二臂44。臂42的端部42A与所述爪的外周36相接合。第二臂44的端部44A与一离合器连杆的部分相接合,这将在下文中作进一步地描述。从图1中可以看出,半开杆38通过一弹簧(未图示)沿顺时针方向偏置。一动力驱动器装置通常由45指代,该驱动器装置包括一呈电动机46形式的动力驱动器,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底盘12上,并且可操作以旋转螺旋齿轮48。所述动力驱动器装置还包括一传动机构(通常由标记11指代),该传动机构可操作以使所述电动机打开所述闩锁。所述传动机构可在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使所述闩锁装置完全返回到一完全的锁闭位置处。一蜗轮50(如图5和图12中详细所示)在枢轴52处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在图5所示的情况下,所述蜗轮分成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54包括与螺旋齿轮48相啮合的轮齿60。因此,从图2中可以看出,电动机46的驱动使得蜗轮5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区域56为一凸台62形式,该凸台具有三个沿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的臂64A,64B,64C,每一个臂都包括一个相应的接合部66A,66B,66C(称作第一接合部)。第三区域58由三个细心均布的凸台68A,68B,68C组成(出于清晰的考虑,在图5中仅图示了其中的一个凸台)。每一个细心布置的凸台都包括一个沿圆周方向的接合部70A,70B,70C(称作传动接合部)和一个沿径向向内方向的接合部72A,72B,72C。止动杆74(如图3,5和图11中详细所示)在枢轴76处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且包括一直立销78和一止动接合部79,该止动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闩锁装置(10),包括:一个动力可操作驱动器装置,所述驱动器装置具有:一个传动机构(11),一个驱动器(46),所述驱动器可操作以移动传动机构的驱动接合部(70A,70B,70C),一个碰簧销(14),所 述碰簧销具有一个闭锁位置和一个开启位置,一个具有一个啮合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的制动器(22),在所述的啮合位置处,所述制动器可将所述的碰簧销保持在其闭锁位置处,而在所述的释放位置处,所述制动器可将所述碰簧销从其闭合位置处自由释放移动, 所述制动器包括一个从动接合部(89C),其可操作以将所述制动器从所述的啮合位置处移动到所述的释放位置处,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个离合器部件(83),以可选择性操作地将所述驱动接合部与所述从动接合部结合在一起,所述闩锁装置具有:   a)一锁闭闭合位置,所述碰簧销在该位置上位于所述的闭锁位置上,并且所述制动器位于所述的啮合位置上,b)一解锁闭合位置,所述碰簧销在该位置上位于所述的闭锁位置上,而所述制动器位于所述的释放位置上,c)一解锁开启位置,所述 碰簧销在该位置上位于所述的开启位置上,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闩锁装置在所述锁闭闭合位置开始,所述离合器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处,所述驱动器的动力操作使所述离合器部件选择性地将所述驱动接合部与所述从动接合部接合在一起,并且将所述闩锁装置移动到 所述的解锁闭合位置处,由此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在一第一路径上运动,所述闩锁装置随后移动到所述的解锁开启位置处,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在一第二路径上运动,所述闩锁装置随后移动到所述的锁闭闭合位置处,使得所述离合器部件在一第三路径上运 动,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是不同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伯奈杰尔维克托
申请(专利权)人: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