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tor control device, which can suppress the bad cooling caused by bad air intake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heat or bad movement without having to make the shape of the device large. The motor control device (1) has a frame (10) with a fixed heating body and a cover component (20) fixed on the frame (10), and a shell (2) is composed of a frame (10) and a cover component (20). A radiator (30) is formed on the frame (10), and a fan (60) for delivering cooling air to the radiator (30) is accommodated in the housing (2). On the bottom (2A) of the shell (2), a first air inlet (81) is formed opposite to the fan (60), and a second air inlet (82) is formed on the first side (2E) of the shell (2) and a second air inlet (83) is formed on the second side (2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用于冷却发热体的风扇的电动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倒相器装置或伺服放大器等电子设备内置有在电流流通时形成高温的电子零件等发热体,因此具备冷却用的风扇。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种电子设备。专利文献1的电子设备将覆盖装置的侧面的壳体的一部分(罩板)设为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将风扇进气口设于后退到比装置的外形靠内侧的位置。由此,即使电子设备的侧面与其它物体的侧面抵接,风扇进气口也不会被堵塞,所以能够在将其它物体放置于电子设备的附近的状态下进行进气。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54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风扇进气口只有与风扇对置的一处。因此,如果不能确保来自该进气口的进气,就不能送出冷却风。因此,必须要在装置外面形成凹部,且在凹部内形成进气口,因此,装置外形会大型化。在装置外表面未形成有凹部的情况下,只有一处的进气口有可能会被堵塞,有可能不能充分地送出冷却风。因此,不能充分冷却形成高温的电子零件等发热体,有可能产生热造成的损伤或动作不良。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不使装置外形大型化的情况下抑制进气不足导致的冷却不良,抑制热造成的损伤或动作不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热体;支承所述发热体的框架;向形成于所述框架上的散热片送出冷却风的风扇;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罩部件,所述框架及所述罩部件构成容纳所述发热体及所述风扇的壳体,所述壳体具备底面及顶面、背面、侧面,在所述壳体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热体;支承所述发热体的框架;向形成于所述框架上的散热片送出冷却风的风扇;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罩部件,所述框架及所述罩部件构成容纳所述发热体及所述风扇的壳体,所述壳体具备底面及顶面、背面、侧面,在所述壳体上,在与所述风扇对置的面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口,且在所述侧面、所述背面及所述顶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风扇位于进气侧的第二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30 JP 2017-1288031.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热体;支承所述发热体的框架;向形成于所述框架上的散热片送出冷却风的风扇;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罩部件,所述框架及所述罩部件构成容纳所述发热体及所述风扇的壳体,所述壳体具备底面及顶面、背面、侧面,在所述壳体上,在与所述风扇对置的面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口,且在所述侧面、所述背面及所述顶面中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风扇位于进气侧的第二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形成于所述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是发热电子零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散热片在所述底面一侧配置所述风扇,所述第一进气口形成于所述底面,所述第二进气口相对于所述风扇形成于所述底面一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沿来自所述风扇的所述冷却风的送风方向延伸,所述风扇设于从所述送风方向观察至少一部分与散热片重叠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备固定所述发热体的框架本体,所述散热片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固定所述发热体的一侧的相反侧突出,沿着所述散热片形成有所述冷却风通过的送风路,所述送风路的一端在所述风扇所在的一侧开口,所述送风路的另一端在所述风扇的相反侧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具备相对于所述风扇配置于送出所述冷却风的一侧的散热片本体和从所述散热片本体沿着所述风扇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髙木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