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注炉盖及底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59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底注炉盖及底注炉,底注炉盖为球冠结构,其包括钢壳层、保温层、重质浇注料层和锚固钩,所述钢壳层为所述底注炉盖的最外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钢壳层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之间,所述锚固钩为V型结构,所述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保温层内,所述锚固钩的V型开口端自所述保温层伸入到所述重质浇注料层内。底注炉,包括所述的底注炉盖和底注炉体,所述底注炉盖位于所述底注炉体的上方,且所述底注炉盖和所述底注炉体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注炉盖的使用寿命超过30天,是现有技术的底注炉盖的使用寿命的10倍以上;保温效果更好,炉盖表面温度为200‑3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注炉盖及底注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及耐火制品
具体地说是一种底注炉盖及底注炉。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工艺简单,从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重点。目前非晶行业在生产工业化产品时,底注炉中钢水温度一般在1500-1800℃之间,由于保温盖距离钢水液面较近(通常在200mm左右),造成底注炉盖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两个问题:(1)底注炉盖在使用的时候通常是盖住底注炉约4个小时,然后移开在空气中放置8-20分钟左右;由于炉盖的热负荷较高及承受频繁的急冷急热作用,炉盖浇注料剥落严重,通常寿命只有3-5天,频繁更换炉盖影响生产节奏;(2)由于钢水温度高,造成炉盖外侧散热严重,炉盖表面温度达到500℃以上,工人工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底注炉盖及底注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注炉盖,底注炉盖为球冠结构,其包括钢壳层、保温层、重质浇注料层和锚固钩,所述钢壳层为所述底注炉盖的最外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钢壳层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之间,所述锚固钩为V型结构,所述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保温层内,所述锚固钩的V型开口端自所述保温层并伸入到所述重质浇注料层内。上述的底注炉盖,还包括轻质浇注料层(3),所述轻质浇注料层(3)位于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之间。上述的底注炉盖,所述保温层为陶瓷纤维毯层;所述保温层、所述轻质浇注料层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的厚度分别为20-30mm、40-100mm、100-200mm。上述的底注炉盖,所述底注炉盖上开设有偏离所述底注炉盖中心的塞杆安装孔和工作孔,以所述工作孔为圆心将所述底注炉盖分为扇形活动部和扇形固定部,所述扇形活动部的两个径向边沿上焊接有沿扇形面向外延伸的密封钢板,所述扇形固定部的两个径向边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密封钢板的下面;所述扇形活动部和扇形固定部通过所述密封钢板可拆卸连接;以所述工作孔为圆心,所述扇形固定部的圆心角为145°;所述扇形固定部的圆弧边沿上等间距分布有4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2mm。上述的底注炉盖,所述塞杆安装孔的圆心与所述工作孔的圆心的水平距离J为150mm,所述塞杆安装孔的圆心与所述工作孔的圆心的垂直距离B为360mm,所述塞杆安装孔的直径为180mm,所述工作孔的直径为200mm。上述的底注炉盖,所述锚固钩包括一号锚固钩、二号锚固钩和三号锚固钩,所述一号锚固钩的数量为1个,所述一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底注炉盖的圆心处;所述二号锚固钩的数量为6个,均匀分布在所述一号锚固钩的四周,所述一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与所述二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的水平距离C为180mm;所述三号锚固钩的数量为12个,均匀分布在所述二号锚固钩的四周,所述二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与所述三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的水平距离D为180mm;所述一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到V型开口端的垂直距离E为150mm,所述二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到V型开口端的垂直距离F为175mm,所述三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到V型开口端的垂直距离G为135mm;所述一号锚固钩、所述二号锚固钩和所三号锚固钩的钢筋直径H均为6mm,所述一号锚固钩、所述二号锚固钩和所三号锚固钩的V型夹角均为45°。上述的底注炉盖,为整体结构。底注炉,包括上述的底注炉盖和底注炉体,所述底注炉盖位于所述底注炉体的上方,且所述底注炉盖和所述底注炉体为可拆卸连接。上述的底注炉,所述底注炉体包括塞杆、捣打料层、上座砖、下座砖、锆质水口和具有熔融金属腔熔融金属腔的炉体本体,所述捣打料层位于所述炉体本体的内壁上,所述上座砖和所述下座砖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本体底部上的出钢口内,并且所述上座砖的下底面和所述下座砖的上表面凹凸配合;所述塞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熔融金属腔和所述底注炉盖的工作孔并伸出到所述底注炉外,所述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锆质水口中心孔的钢水进口端内壁密封配合,所述锆质水口位于所述上座砖的中心孔内,所述下座砖位于所述上座砖的下方,所述熔融金属腔、所述锆质水口的中心孔、所述上座砖的中心孔和所述下座砖的中心孔之间流体导通。有益效果重质浇注料具有高耐火度、较高的高温抗折强度、良好的抗热震性等特点,适应高热负荷和急冷急热的使用环境。轻质浇注料具有低热导率的特点,具有节能环保及保温作用。保温层使用的保温棉具有保温效果好,使用温度高等特点。每炉冶炼时间约4小时,移开底注炉盖置于空气中约8-20分钟,本技术底注炉盖的使用寿命超过30天,是现有技术的底注炉盖的使用寿命的10倍以上。钢水温度高,由于本技术增加了轻质浇注料层和保温层,使得底注炉盖的散热减少,保温效果更好,炉盖表面温度为200-380℃。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底注炉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底注炉盖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底注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底注炉盖的一号锚固钩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底注炉盖的二号锚固钩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底注炉盖的三号锚固钩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底注炉盖的扇形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底注炉盖的扇形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钢壳层,2-保温层,3-轻质浇注层,4-重质浇注层,5-锚固钩,6-扇形活动部,7-扇形固定部,8-塞杆安装孔,9-工作孔,10-一号锚固钩,11-二号锚固钩,12-三号锚固钩,13-底注炉盖,14-塞杆,15-捣打料层,16-上座砖,17-下座砖,18-锆质水口,19-熔融金属腔,20-密封钢板,B-塞杆安装孔的圆心与工作孔的圆心的垂直距离;C-一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与二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的水平距,D-二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与三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的水平距离;E-一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到V型开口端的垂直距离,F-二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到V型开口端的垂直距离,G-三号锚固钩的V型折弯端到V型开口端的垂直距离,H-一号锚固钩、二号锚固钩和三号锚固钩的钢筋直径,J-塞杆安装孔的圆心与工作孔的圆心的水平距离。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底注炉盖13为球冠结构,其包括钢壳层1、保温层2、重质浇注料层4和锚固钩5,所述钢壳层1为所述底注炉盖13的最外层,所述保温层2位于所述钢壳层1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之间,所述锚固钩5为V型结构,所述锚固钩5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保温层2内,所述锚固钩5的V型开口端自所述保温层2贯穿所述轻质浇注料层3、并伸入到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内。底注炉盖13,还包括轻质浇注料层3,所述轻质浇注料层3位于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之间。所述保温层2为含锆陶瓷纤维毯层;所述保温层2、所述轻质浇注料层3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的厚度分别为20-30mm、40-100mm、100-200mm。如图1所示,所述底注炉盖上开设有偏离所述底注炉盖中心的塞杆安装孔8和工作孔9。如图7和图8所示,以所述工作孔9为圆心将所述底注炉盖13分为扇形活动部6和扇形固定部7,所述扇形活动部6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底注炉盖(13)为球冠结构,其包括钢壳层(1)、保温层(2)、重质浇注料层(4)和锚固钩(5),所述钢壳层(1)为所述底注炉盖(13)的最外层,所述保温层(2)位于所述钢壳层(1)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之间,所述锚固钩(5)为V型结构,所述锚固钩(5)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保温层(2)内,所述锚固钩(5)的V型开口端自所述保温层(2)伸入到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底注炉盖(13)为球冠结构,其包括钢壳层(1)、保温层(2)、重质浇注料层(4)和锚固钩(5),所述钢壳层(1)为所述底注炉盖(13)的最外层,所述保温层(2)位于所述钢壳层(1)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之间,所述锚固钩(5)为V型结构,所述锚固钩(5)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保温层(2)内,所述锚固钩(5)的V型开口端自所述保温层(2)伸入到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轻质浇注料层(3),所述轻质浇注料层(3)位于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为陶瓷纤维毯层;所述保温层(2)、所述轻质浇注料层(3)和所述重质浇注料层(4)的厚度分别为20-30mm、40-100mm、100-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注炉盖上开设有偏离所述底注炉盖中心的塞杆安装孔(8)和工作孔(9),以所述工作孔(9)为圆心将所述底注炉盖(13)分为扇形活动部(6)和扇形固定部(7),所述扇形活动部(6)的两个径向边沿上焊接有沿扇形面向外延伸的密封钢板(20),所述扇形固定部(7)的两个径向边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密封钢板(20)的下面;所述扇形活动部(6)和扇形固定部(7)通过所述密封钢板(20)可拆卸连接;以所述工作孔(9)为圆心,所述扇形固定部(7)的圆心角为145°;所述扇形固定部(7)的圆弧边沿上等间距分布有4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安装孔(8)的圆心与所述工作孔(9)的圆心的水平距离J为150mm,所述塞杆安装孔(8)的圆心与所述工作孔(9)的圆心的垂直距离B为360mm,所述塞杆安装孔(8)的直径为180mm,所述工作孔(9)的直径为2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注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钩(5)包括一号锚固钩(10)、二号锚固钩(11)和三号锚固钩(12),所述一号锚固钩(10)的数量为1个,所述一号锚固钩(10)的V型折弯端位于所述底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张厚兴任红霞李君霞朱遂宾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