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94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炼钢领域,尤其是一种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先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再将经过加热后的板坯经粗轧工序得到中间坯,中间坯经精轧工序得到热轧板,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的生产方法,采用普钢热轧板生产线就能实现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的生产,可不在修建专门的电工钢热轧板生产线,显著降低了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无取向电工钢包括硅含量小于0.5%的低碳低硅无取向电工钢和硅含量0.5%-6.5%的无取向电工钢两大类,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电机、变压器等电力电子产品的铁芯部件。目前,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生产通常用专门的电工钢热轧板生产线生产,但建设一条专门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生产线的成本较高,生产成本也高,所以,国内某些厂选择通过生产低碳铝镇静钢、高强结构钢等普钢的生产线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这样可显著降低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成本,但采用普钢的生产线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时,发现经过加热炉加热后出加热炉时或者热轧板出钢时,会出现大量的不同程度的板坯塌腰,板坯塌腰指的是板坯的头部向下塌、板坯的尾部向下塌或者坯是头、中、尾均有下塌,呈“S”形或蛇形,特别是硅含量在0.8-2.0%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板坯塌腰严重影响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板形、厚度精度和性能,还造成出钢困难,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先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再将经过加热后的板坯经粗轧工序得到中间坯,中间坯经精轧工序得到热轧板,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热轧板的厚度在2.0-3.0mm之间。进一步的是,板坯的长度在9700-10300mm之间。进一步的是,加热炉分为预热段和加热段,板坯经过预热段加热后再进入加热段,板坯进入加热炉预热段的温度大于200℃,在预热段板坯被加热至950-1050℃,在加热段被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一步的是,得到的热轧板中Mn的含量不小于0.2%。进一步的是,中间坯进入精轧工序时的温度在不小于9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普钢热轧板生产线进行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通过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防止了钢坯出炉时塌腰情况的发生,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热轧板的厚度在2.0-3.0mm之间,从而保证了无取向硅钢的板形、厚度精度和性能达到要求。通过大量实践和试验中得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的生产方法,能够生产出硅含量在0.8%-2.0%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采用普钢热轧板生产线就能实现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可不在修建专门的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线,显著降低了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成本,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先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再将经过加热后的板坯经粗轧工序得到中间坯,中间坯经精轧工序得到热轧板,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的长度在9700-1030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热轧板的厚度在2.0-3.0mm之间。本专利技术采用普钢热轧板生产线进行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通过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热轧板的厚度在2.0-3.0mm之间,使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时无塌腰情况的发生,防止了在采用普钢热轧板生产线生产无取向电工钢时板坯塌腰情况的发生,可保证无取向电工钢的板形、厚度精度和性能达到要求。通过大量实践和试验中得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能够生产出硅含量在0.8%-2.0%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采用普钢热轧板生产线就能实现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可不在修建专门的电工钢热轧板生产线,显著降低了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的成本,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具体的,为了提高板坯在加热炉中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防止板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出现板坯塌腰,本专利技术将加热炉分为预热段和加热段,板坯经过预热段加热后再进入加热段,板坯进入加热炉预热段的温度大于200℃,在预热段板坯被加热至950-1050℃,在加热段被加热至1120-1250℃之间。得到的热轧板中Mn的含量不小于0.2%,也即是保证Mn含量,即可增加热轧板的强度,有利于预防热轧塌腰,又有利于电磁性能的改善。为了提高生产出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的质量,板坯在粗轧工序采用高速轧制,奇道次全长除鳞,中间坯进入精轧工序时的温度在不小于950℃,精轧工序的出口速度在9.0-14.0m/s之间,精轧工序得到的精轧板温度为850-950℃之间。实施例1通过普钢生产线冶炼出钢水,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的长度为9800mm,板坯的厚度为160mm,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板坯进入加热炉预热段的温度为210℃,在预热段板坯被加热至1000℃,在加热段被加热至1250℃后出炉,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230℃,粗轧工序采用高速轧制,全长除鳞,得到厚度为40mm的中间坯,中间坯进入精轧工序时的温度为1020℃,精轧工序的出口速度在m/s,精轧工序得到的精轧板温度为880℃,厚度为2.6mm,经检测,得到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中Si含量为1.0%,Mn的含量为0.3%。在生产中,板坯无塌腰情况的发生,无取向电工钢的板形、厚度精度和性能达到要求。实施例2通过普钢生产线冶炼出钢水,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的长度为9700mm,板坯的厚度为200mm,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板坯进入加热炉预热段的温度为360℃,在预热段板坯被加热至980℃,在加热段被加热至1120℃后出炉,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100℃,粗轧工序采用高速轧制,全长除鳞,得到厚度为38mm的中间坯,中间坯进入精轧工序时的温度为980℃,精轧工序的出口速度在9m/s,精轧工序得到的精轧板温度为850℃,厚度为2.0mm,经检测,得到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中Si含量为0.8%,Mn的含量为0.4%。在生产中,板坯无塌腰情况的发生,无取向电工钢板的板形、厚度精度和性能达到要求。实施例3通过普钢生产线冶炼出钢水,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的长度为10000mm,板坯的厚度为240mm,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其中,板坯进入加热炉预热段的温度为330℃,在预热段板坯被加热至1050℃,在加热段被加热至1200℃后出炉,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180℃,粗轧工序采用高速轧制,全长除鳞,得到厚度为36mm的中间坯,中间坯进入精轧工序时的温度为1000℃,精轧工序的出口速度在14m/s,精轧工序得到的精轧板温度为850℃,厚度为3.0mm,经检测,得到的无取向电工钢的热轧板中Si含量为2%,Mn的含量为0.8%。在生产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先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再将经过加热后的板坯经粗轧工序得到中间坯,中间坯经精轧工序得到热轧板,其特征在于: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热轧板的厚度在2.0‑3.0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先将钢水浇铸成板坯,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再将经过加热后的板坯经粗轧工序得到中间坯,中间坯经精轧工序得到热轧板,其特征在于:板坯的厚度在160-240mm之间,板坯在加热炉中将温度加热至1120-1250℃之间,进入粗轧工序中板坯的温度在1080-1230℃之间,得到的中间坯的厚度在36-40mm之间,热轧板的厚度在2.0-3.0mm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坯的长度在9700-103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学强郭太雄冉长荣王羿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