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57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包括下盖、弹簧、转子、定子、按钮、转轮及护盖;弹簧套接于下盖上,转子套接于下盖上,且转子的下端与弹簧上端相抵接;定子固定于下盖上,定子与转子啮合;按钮与下盖固定连接,且按钮的下端与转子接触式转动配合;转轮与转子固定配合;护盖与下盖插接配合。本技术方案通过下盖、转子、定子及按钮的结构,使得备用保险丝的储藏方便,且放置规范及防护到位,并且单一规格的保险丝缺少后,容易发现及时添加备用的保险丝;在更换保险丝时,找寻容易且更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存储
,特别是指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
技术介绍
汽车中,普遍应用中号ATO片式保险丝或小号快熔型MINI片式保险丝。片式保险丝可承载小电流、短时间脉冲电流,如大灯电路、后玻璃除霜等,是一种重要且在大范围使用的电器零部件。汽车保险丝为汽车必备零件,对汽车线路起保险作用,日常检修时,保险丝意外熔断后,需要实施紧急更换。汽车中片式保险丝,一般有5A、7.5A、10A、15A、20A、25A、30A等多种规格,保险丝爆时,必须有相对应大小保险丝予以更换,不可随意更换使用,这就需要日常检修时,准备各种大小规格、各种型号的备用保险丝,方便实施更换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技术常用的保险丝,分别为MINI保险丝和ATO保险丝。这些备用保险丝随意放置,防护效果差,并且某一规格的保险丝缺少后,不容易发现,并且保险丝更换时,找寻不方便,更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保险丝防护效果差、不容易发现及更换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包括下盖、弹簧、转子、定子、按钮、转轮及护盖;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下盖上,所述转子套接于所述下盖上,且所述转子的下端与所述弹簧上端相抵接;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啮合;所述按钮与所述下盖活动连接,且所述按钮的下端与所述转子接触式转动配合;所述转轮与所述转子固定配合;所述护盖与所述下盖插接配合。所述下盖包括下盖本体及凸柱;所述下盖本体包括下壳体及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轴向圆孔;在所述下壳体上的所述第一凸台外侧,设置有第一圆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圆环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凸台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相对的L型弹片、矩形缺口及在第一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凸台;所述凸柱插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上。所述凸柱由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及第四圆柱体依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圆柱体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直径及第三圆柱体直径,所述第三圆柱体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直径;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端部,第二圆柱体端部及第四圆柱体端部均设置有倒角。所述转子包括圆环形转子本体,在所述圆环形转子本体的上端均布有第一齿形结构,且在所述圆环形转子本体的外侧壁的两个第一齿形结构之间,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定子包括圆环形定子本体,在所述圆环形定子本体的下端均布有第二齿形结构;在所述圆环形定子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在所述圆环形定子本体上端内侧设置有对称的第三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按钮包括壳形本体,在所述壳形本体内侧设置有圆柱形凸台,在所述圆柱形凸台的侧壁上轴向设置有第四凹槽;在所述壳形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三齿形结构为锐角等腰三角形。所述转轮包括转轮本体、第一保险丝安装底座及第二保险丝安装底座;所述转轮本体包括转轮上底面、转轮下底面及连接部;所述转轮上底面与所述转轮下底面通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结构;在所述转轮本体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穿过所述转轮上底面、连接部及所述转轮下底面;在所述第二圆孔的内侧壁设置有相对的第三凸台;在所述转轮下底面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圆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圆环形凸台;所述转轮上底面、所述连接部及所述转轮下底面围成上层空间;所述第一保险丝安装底座及所述第二保险丝安装底座均设置于所述上层空间内。在所述上层空间的圆周方向上,等角度设置有六个第一保险丝安装底座,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保险丝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保险丝安装底座。所述护盖包括圆盖与翻盖,所述翻盖与所述圆盖转动卡接配合;在所述圆盖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三圆孔;在所述圆盖的下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凸柱配合的凹坑;在所述圆盖的侧壁设置有缺口,在所述缺口两侧各设置有一个U型槽;所述翻盖活动设置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翻盖包括翻盖本体及转轴;所述翻盖本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槽内;在所述翻盖本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把手,在所述翻盖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卡接凸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下盖、转子、定子及按钮的结构,使得备用保险丝的储藏方便,且放置规范及防护到位,并且单一规格的保险丝缺少后,容易发现及时添加备用的保险丝;在更换保险丝时,找寻容易且更换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MINI保险丝结构示意图;图2为ATO保险丝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保险丝安装盒结构示意图;图4为保险丝安装盒爆炸图;图5为下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图9为凸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转子的正视图;图13为转子的俯视图;图14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图16为图14的正视图;图17为定子的另一方向示意图;图18为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正视图;图20为按钮的仰视图;图21为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转轮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的剖视图;图24为图23的局部放大图;图25为第一保险丝安装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6为转轮的仰视图;图27为转轮的正视图;图28为第二保险丝安装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9为转轮另一方向正视图;图30为图29的C-C剖视图;图31为图29的D-D剖视图;图32为护盖结构示意图;图33为护盖分解图;图34为圆盖结构示意图;图35为翻盖结构示意图;图36为护盖仰视图;图37为图36的F-F剖视图;图38保险丝安装盒装配示意图;图39保险丝安盒安装状态示意图;图40为图39的G-G剖视图;图41为图39的H-H剖视图;图42为初始状态按钮与转子配合示意图;图43为图42的I-I剖视图;图44为按钮按压过程中,按钮与转子配合示意图;图45为图44的J-J剖视图;图46为按钮下压完成时,按钮与转子配合示意图;图47为按钮下压完成后,保险丝底座位置变化示意图;图48为图47的转轮旋转位置变化示意图;图49为放松按钮后的按钮与转子位置变化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盖,2弹簧,3转子,4定子,5按钮,6转轮,7护盖,11下盖本体,12凸柱,111下壳体,112第一凸台,113第一圆环形凸台,114第一凹槽,115矩形缺口,116L型弹片,117轴向圆孔,118第一弧形凸台,121第一圆柱体,122第二圆柱体,123第三圆柱体,124第四圆柱体,31圆环形转子本体,32第一齿形结构,33第二凹槽,41圆环形定子本体,42第二齿形结构,43第二凸台,44第三凹槽,51壳形本体,52第三齿形结构,53圆柱形凸台,54第四凹槽,55圆孔,61转轮本体,62第一保险丝安装底座,63第二保险丝安装底座,64第二圆孔,65第二圆环形凸台,611转轮上底面,612连接部,613转轮下底面,621保险丝容置空间,622第四凸台,623支撑凸台,624L型弹片,631品字形凸台,641第三凸台,71圆盖,72翻盖,711第三圆孔,712凹坑,713缺口,714U型槽,721转轴,722翻盖本体,723卡接凸台,72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弹簧、转子、定子、按钮、转轮及护盖;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下盖上,所述转子套接于所述下盖上,且所述转子的下端与所述弹簧上端相抵接;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啮合;所述按钮与所述下盖活动连接,且所述按钮的下端与所述转子接触式转动配合;所述转轮与所述转子固定配合;所述护盖与所述下盖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用保险丝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弹簧、转子、定子、按钮、转轮及护盖;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下盖上,所述转子套接于所述下盖上,且所述转子的下端与所述弹簧上端相抵接;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啮合;所述按钮与所述下盖活动连接,且所述按钮的下端与所述转子接触式转动配合;所述转轮与所述转子固定配合;所述护盖与所述下盖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保险丝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下盖本体及凸柱;所述下盖本体包括下壳体及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轴向圆孔;在所述下壳体上的所述第一凸台外侧,设置有第一圆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圆环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凸台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相对的L型弹片、矩形缺口及在第一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凸台;所述凸柱插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用保险丝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由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及第四圆柱体依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圆柱体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直径及第三圆柱体直径,所述第三圆柱体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直径;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端部,第二圆柱体端部及第四圆柱体端部均设置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保险丝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圆环形转子本体,在所述圆环形转子本体的上端均布有第一齿形结构,且在所述圆环形转子本体的外侧壁的两个第一齿形结构之间,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为直角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保险丝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圆环形定子本体,在所述圆环形定子本体的下端均布有第二齿形结构;在所述圆环形定子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台,在所述圆环形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超顾波孟林王学海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