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丹桂专利>正文

檩条堆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55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檩条堆垛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檩条的输送辊、与输送辊相配合的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设置在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之间的堆垛单元、将檩条从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推送至堆垛单元的推动装置、设置在堆垛单元旁侧的捆扎单元、将堆垛完成后的檩条组推送至捆扎单元的第三推动气缸以及与捆扎单元相连的输送机,所述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输送辊的输送方向,且输送辊将檩条间隔输送至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所述的左输送单元将檩条实现水平翻转后输送,所述的右输送单元将檩条原样输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檩条的交错堆垛,节约了占用空间,且可以对堆垛完成后的檩条直接进行捆扎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檩条堆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檩条整形
,具体涉及一种檩条堆垛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其中光伏产业更是发展迅速。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光伏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而设计的特殊的支架,太阳能光伏支架一般由檩条制作而成,其具有无焊接、无钻孔、可调、可重复利用的特点。檩条在重复利用前,需先对拆卸以及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变形进行整形处理,而目前檩条的整形处理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整形效果不佳,且效率低;同时整形后的整理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檩条堆垛装置,该装置可对檩条进行堆垛打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输送檩条的输送辊、与输送辊相配合的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设置在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之间的堆垛单元、将檩条从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推送至堆垛单元的推动装置、设置在堆垛单元旁侧的捆扎单元、将堆垛完成后的檩条组推送至捆扎单元的第三推动气缸以及与捆扎单元相连的输送机,所述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输送辊的输送方向,且输送辊将檩条间隔输送至左输送单元及右输送单元,所述的左输送单元将檩条实现水平翻转后输送,所述的右输送单元将檩条原样输送。所述的左输送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所述的第二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将檩条水平翻转的翻转支架,所述的右输送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输送带及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位置高于第五输送带的位置,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值大于檩条的厚度。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紧套于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上,所述的第二输送带紧套于第二滚筒及第三滚筒上,所述的第三输送带紧套于第四滚筒及第五滚筒上,所述的第一输送带与输送辊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分别位于输送辊的两侧,且第一滚筒的上下位置可调;所述的第四输送带紧套于第六滚筒及第七滚筒上,所述的第五输送带紧套于第七滚筒及第八滚筒上,所述的第四输送带与输送辊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五输送带与第四输送带间隔布置,所述的第六滚筒及第七滚筒分别位于输送辊的两侧,且第六滚筒的上下位置可调。所述的左输送单元还包括靠近第三输送带末端设置的左定位块,所述的右输送单元还包括靠近第五输送带末端设置的右定位块,所述的左定位块距离输送辊端部的距离大于右定位块距离输送辊端部的距离,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值大于檩条左翼缘板或右翼缘板的宽度。所述的翻转支架包括翻转轴及沿翻转轴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翻转板,相邻两块翻转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的堆垛单元包括置于第三输送带及第五输送带之间的升降板、驱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设置在升降板前后两侧的第一挡板以及设置在升降板左右两侧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距离第三输送带或第五输送带表面的距离小于檩条的高度。所述的第一挡板由挡板气缸驱动其动作,所述升降板的前后板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挡板相配合定位的卡槽,所述的第三推动气缸与推动板相连,所述推动板的长度小于待堆垛檩条组的整体长度。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分别推动第三输送带上的檩条及第五输送带上的檩条进入升降板的第一推动装置及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及第二推动装置间隔动作实现檩条在升降板上的交错堆垛。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及第二推动装置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及第二推动装置均包括滑杆、固定滑杆的支座、套设在滑杆上的滑动块以及与滑动块相连的第二推板,所述的滑动块与动力装置相连,动力装置驱动滑动块沿滑杆限定的方向平动,所述的第二推板设置在滑动块的下表面,且第二推板呈直角状,动力装置推动滑动块滑动时,第二推板抵靠在檩条的端部从而推动檩条进入升降板。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檩条堆垛装置的新能源用檩条整形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可实现檩条的自动交错堆垛,节约了占用空间,且可以对堆垛完成后的檩条直接进行捆扎输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新能源用檩条整形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檩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左模芯的爆炸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左导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右模芯的爆炸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模芯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仰视图;图15是图13的左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模芯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的仰视图;图19是图17的左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檩条辊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折角调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折角调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檩条堆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檩条堆垛装置的俯视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堆垛单元、捆扎单元及输送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的檩条的堆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28,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用檩条整形设备,包括顺序布置的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100、檩条辊压装置200以及檩条堆垛装置300,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100用于对檩条10实现一侧端头的整形,经过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100整形后的檩条进入檩条辊压装置200实现檩条折角及板面的整体整形,并通过檩条堆垛装置300对整体整形后的檩条进行交错堆垛。为了便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2对檩条1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即檩条10由腹板11、左翼板12、右翼板13、左翼缘板14和右翼缘板15组成,其中,腹板11与左翼板12形成折角一,左翼板12与左翼缘板14形成折角二,腹板11与右翼板13形成折角三,右翼板13与右翼缘板15形成折角四。如图3~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其中一种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檩条端部冲压整形装置100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从檩条内腔实现檩条折角的调直,下模从檩条外侧包围并贴合檩条各板面以实现檩条板面的调直。具体为:下模包括与檩条腹板11相配合的底板101、与檩条左翼板12及右翼板13相配合的左侧板102及右侧板103、与檩条左翼缘板14及右翼缘板15相配合的左平板104及右平板105,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左平板104、右平板105形成与檩条外形相吻合的容腔,该容腔为开口向上的C型容腔。进一步的,左平板104与左侧板102为整体结构,右平板105与右侧板103为整体结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檩条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檩条的输送辊(310)、与输送辊相配合的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设置在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之间的堆垛单元(340)、将檩条从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推送至堆垛单元(340)的推动装置、设置在堆垛单元(340)旁侧的捆扎单元(350)、将堆垛完成后的檩条组推送至捆扎单元(350)的第三推动气缸(360)以及与捆扎单元(350)相连的输送机(370),所述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输送辊(310)的输送方向,且输送辊(3110)将檩条间隔输送至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所述的左输送单元(320)将檩条实现水平翻转后输送,所述的右输送单元(330)将檩条原样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檩条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檩条的输送辊(310)、与输送辊相配合的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设置在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之间的堆垛单元(340)、将檩条从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推送至堆垛单元(340)的推动装置、设置在堆垛单元(340)旁侧的捆扎单元(350)、将堆垛完成后的檩条组推送至捆扎单元(350)的第三推动气缸(360)以及与捆扎单元(350)相连的输送机(370),所述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输送辊(310)的输送方向,且输送辊(3110)将檩条间隔输送至左输送单元(320)及右输送单元(330),所述的左输送单元(320)将檩条实现水平翻转后输送,所述的右输送单元(330)将檩条原样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檩条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输送单元(3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321)、第二输送带(322)及第三输送带(323),所述的第二输送带(322)与第三输送带(323)之间设有用于将檩条水平翻转的翻转支架(324),所述的右输送单元(33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输送带(331)及第五输送带(332),所述第三输送带(323)的位置高于第五输送带(332)的位置,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值大于檩条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檩条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21)紧套于第一滚筒(325)及第二滚筒(326)上,所述的第二输送带(322)紧套于第二滚筒(326)及第三滚筒上,所述的第三输送带(323)紧套于第四滚筒及第五滚筒上,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21)与输送辊(3110)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二输送带(322)与第一输送带(321)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一滚筒(325)及第二滚筒(326)分别位于输送辊(310)的两侧,且第一滚筒(325)的上下位置可调;所述的第四输送带(331)紧套于第六滚筒(333)及第七滚筒(334)上,所述的第五输送带(332)紧套于第七滚筒(334)及第八滚筒上,所述的第四输送带(331)与输送辊(310)间隔布置,所述的第五输送带(332)与第四输送带(331)间隔布置,所述的第六滚筒(333)及第七滚筒(334)分别位于输送辊(310)的两侧,且第六滚筒(333)的上下位置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檩条堆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输送单元(320)还包括靠近第三输送带(323)末端设置的左定位块(32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丹桂
申请(专利权)人:童丹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