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33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帐篷或遮阳篷的顶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一枢接篷顶杆的连接座、一滑座、一弹性伸缩杆、一固定座及一组连接杆;弹性伸缩杆是置于滑座中,一端是顶靠在固定座上,连接杆的两端是分别枢接在滑座及篷顶杆上,连接座、滑座及固定座是通过连接钉连接在一起,滑座是活动的位于固定座与连接座之间。由于通过对篷顶杆的受力使其集中靠合时对弹性伸缩杆进行压缩,再通过释放受力篷顶杆,令弹性伸缩杆伸长的同时推顶滑座上移,并通过连接杆的辅助功能而将帐篷或遮阳篷顶杆推开,以此实现辅助展开帐篷或遮阳篷的功能,从而令大型帐篷或遮阳篷在展开时,该结构具有一辅助展开的功能,方便易行。(*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帐篷或遮阳篷的顶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帐篷或遮阳篷是户外常备使用的休闲用品。而对于较大型的帐篷或遮阳篷,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在撑开时需要多人方可顺利将帐篷或遮阳篷撑开。于是便出现了各种结构的支撑结构,其都是向着便于展开的结构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帐篷或遮阳篷打开的顶部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顶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一枢接篷顶杆的连接座、一滑座、一弹性伸缩杆、一固定座及一组连接杆;弹性伸缩杆是置于滑座中,一端是顶靠在固定座上,连接杆的两端是分别枢接在滑座及篷顶杆上,连接座、滑座及固定座是通过连接钉连接在一起,滑座是活动的位于固定座与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座侧面分别形成有枢接篷顶杆的枢接槽,而在连接座轴向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座下方的中部形成有沉座。所述滑座上部形成一沉腔套,其下部侧面分别形成有枢接连接杆的枢接槽,同时在滑座上亦对应上述连接孔设有通孔。所述弹性伸缩杆为一内外套杆,二者之间是通过弹簧或气缸形成进行组合。所述固定座中部形成一沉座以容置上述的弹性伸缩杆下部,在固定座上对应上述连接座的连接孔亦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座对应上述的枢接槽位置设有退让槽。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顶部支撑结构,是通过对篷顶杆的受力使其集中靠合时对弹性伸缩杆进行压缩,再通过释放受力篷顶杆,令弹性伸缩杆伸长的同时推顶滑座上移,并通过连接杆的辅助功能而将篷顶杆推开,以此实现辅助展开帐篷或遮阳篷的功能,从而令大型帐篷或遮阳篷在展开时,该结构具有一辅助展开的功能,方便易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1(展开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2(展开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收合示意图1;图5是本技术的收合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帐篷或遮阳篷顶部支撑结构,其包括一连接座1、一滑座2、一弹性伸缩杆3、一固定座4、四支篷顶杆5及四支连接杆6;连接座1侧面四个方向分别形成有枢接槽11,而在连接座1轴向设有四个连接孔12,在连接座1下方的中部形成有沉座13;滑座2其上部形成一沉腔套21,其下部侧面四个方向分别形成有枢接槽22,同时在滑座2上亦对应上述连接孔12设有四个通孔23;弹性伸缩杆3为一内外套杆,二者之间是通过弹簧或气缸形成进行组合,以便内杆31可缩至于外杆32中,而正常状态,内杆31是被顶推于外杆32之外;固定座4中部形成一沉座41以容置上述的弹性伸缩杆3下部,在固定座4上对应上述连接座1的四个连接孔12亦设有四个连接孔42,并对应上述的枢接槽11、22位置设有四个退让槽43。配合各图所示,组合时,弹性伸缩杆3是置于滑座2的沉腔套21中,其下部是顶靠在固定座4的沉座41中,四个连接钉7是穿过连接座1的连接孔12、滑座2的通孔23及固定座4的连接孔42后将连接座1、滑座2及固定座4连接在一起;而四支篷顶杆5的一端是分别枢接在连接座1的枢接槽11中,四支连接杆6的一端是枢接在滑座2的枢接槽22中,另一端是枢接在篷顶杆5的枢接座51上以此形成帐篷或遮阳篷顶部支撑结构。实施时,如图4、5并配合图2、3所示,正常帐篷或遮阳篷在收合状态时,各篷顶杆5是受力集中靠合在一起,此时的连接杆6是与滑座2呈平行靠合状态,则滑座2是受力靠置于固定座4位置,在滑座2的顶靠下,弹性伸缩杆3的内杆31是压缩于外杆32之中,内杆31是处于压缩蓄能状态。当欲展开帐篷或遮阳篷时,松释对篷顶杆5的集中受力,使其处于释放状态,则滑座2会在弹性伸缩杆3内杆31的顶推下沿着连接钉7向连接座1方向滑动,由于连接杆6与滑座2及篷顶杆5的枢接关系,则在滑座2上移的过程中,即可将篷顶杆5向外推开,以此实现辅助展开帐篷或遮阳篷的功能,待滑座2上移至连接座1的沉座13中时,帐篷或遮阳篷即可完全展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枢接篷顶杆的连接座、一滑座、一弹性伸缩杆、一固定座及一组连接杆;弹性伸缩杆是置于滑座中,一端是顶靠在固定座上,连接杆的两端是分别枢接在滑座及篷顶杆上,连接座、滑座及固定座是通过连接钉连接在一起,滑座是活动的位于固定座与连接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枢接篷顶杆的连接座、一滑座、一弹性伸缩杆、一固定座及一组连接杆;弹性伸缩杆是置于滑座中,一端是顶靠在固定座上,连接杆的两端是分别枢接在滑座及篷顶杆上,连接座、滑座及固定座是通过连接钉连接在一起,滑座是活动的位于固定座与连接座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侧面分别形成有枢接篷顶杆的枢接槽,而在连接座轴向设有连接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座下方的中部形成有沉座。4.如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宽峻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