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顶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61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帐篷顶部结构,由至少三组篷顶支杆构成,各篷顶支杆的主支杆的一端由篷顶中部的主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是枢接在帐篷的各立柱上;各副支杆的一端是由位于主固定座下方的副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是枢接在各主支杆上;其中在相邻篷顶支杆的中间再加设有一组副篷顶支杆,该副篷顶支杆包括长支杆与短支杆,各长支杆的一端枢接在主固定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各短支杆的一端枢接在副固定座上,另一端是枢接在长支杆上;帐篷展开时,此长支杆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篷顶支杆形成的面。该副篷顶支杆在帐篷展开时,使篷顶布处于绷平的状态,在下雨天时,雨水可以顺着绷平的篷顶布流下,不会在篷顶上形成积水,保证了帐篷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帐篷顶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指一种帐篷顶部结构。
技术介绍
帐篷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的小型帐篷是人们外出露营之用,而大型的凉亭式帐篷是人们外出休闲时,令较多的人可以在帐篷下遮阳蔽日之用。大型的凉亭式帐篷多是由帐篷支架及篷顶布构成,而篷顶布是包覆于帐篷支架的顶部。篷顶布在帐篷展开时都是较松驰的包覆在帐篷支架顶部,如果是在户外使用遇到下雨时,雨水会在帐篷篷顶布的篷檐处形成积水,长期如此,篷顶布的篷檐位置会因积水受力而容易损坏,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顶部结构,其可有效防止篷顶形成积水,以此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帐篷顶部结构,由至少三组篷顶支杆构成,各篷顶支杆包括主支杆与副支杆,各主支杆的一端由篷顶中部的主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帐篷的各立柱上;各副支杆的一端由位于主固定座下方的副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各主支杆上,以对主支杆具一支撑作用;其中在相邻篷顶支杆的中间再加设有一组副篷顶支杆,该副篷顶支杆包括长支杆与短支杆,各长支杆的一端枢接在主固定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各短支杆的一端枢接在副固定座上,另一端枢接在长支杆上;帐篷展开时,此长支杆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篷顶支杆形成的面。所述副篷顶支杆中长支杆的长度较篷顶支杆中主支杆的长度短。所述各副篷顶支杆中短支杆与长支杆的枢接点同各篷顶支杆中副支杆与主支杆的枢接点距主固定座的距离相同时,短支杆的长度较各篷顶支杆中副支杆的长度长。所述各副篷顶支杆中短支杆的长度与各篷顶支杆中副支杆的长度等长时,短支杆与长支杆的枢接点较副支杆与主支杆的枢接点距主固定座的距离近。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在帐篷顶部的各篷顶支杆之间-->加设了一组副篷顶支杆,且该副篷顶支杆在帐篷展开时,长支杆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篷顶支杆形成的面;因此该长支杆对篷顶布具有一撑展的作用,使篷顶布处于绷平的状态,在下雨天时,雨水可以顺着绷平的篷顶布流下,不会在篷顶上形成积水,保证了帐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帐篷的立体示意图;图1A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技术帐篷的收合动作图;图3是本技术帐篷的收合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A所示,本技术的帐篷(此处以四角帐篷为例)是由包括帐篷顶部结构1及四个立柱2及披覆于帐篷顶部结构1上的篷顶布3构成。该帐篷顶部结构1,由四组篷顶支杆11构成,各篷顶支杆11包括主支杆111(此处的主支杆111可为两节或是两节以上的杆件枢接而成)与副支杆112,各主支杆111的一端由篷顶中部的主固定座12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帐篷的各立柱2上;各副支杆112的一端由位于主固定座12下方的副固定座13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各主支杆111上以对主支杆111具一支撑作用;其关键在于:在相邻篷顶支杆11的中间再加设有一组副篷顶支杆14,该副篷顶支杆14包括长支杆141与短支杆142,各长支杆141的一端枢接在主固定座1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各短支杆142的一端枢接在副固定座13上,另一端枢接在长支杆141上;副篷顶支杆14中长支杆141的长度较篷顶支杆11中主支杆111的长度短;帐篷展开时,此长支杆141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篷顶支杆11形成的面。为保证帐篷展开时,此长支杆141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篷顶支杆11形成的面。此处举两个实施:一是各副篷顶支杆14中短支杆142的长度较各篷顶支杆11中副支杆112的长度长,且短支杆142与长支杆141的枢接点143同副支杆112与主支杆111的枢接点113距主固定座12的距离相同时。二是当各副篷顶支杆14中短支杆141的长度与各篷顶支杆11中副支杆112的长度等长时,短支杆142与长支杆141的枢接点143较副支杆112与主支杆111的枢接点113距主固定座13的距离近。-->该副篷顶支杆14在帐篷展开时,长支杆141对篷顶布3具有一撑展的作用,使篷顶布3处于绷平的状态,在下雨天时,雨水可以顺着绷平的篷顶布3流下,不会在篷顶上形成积水,保证了帐篷的使用寿命。如图2、3所示,各副篷顶支杆14中长支杆141、短支杆142与主固定座12及副固定座13的枢接关系,可以配合整个帐篷的展开与收合动作,且收合后的帐篷支架不会过多加大折收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顶部结构,由至少三组篷顶支杆构成,各篷顶支杆包括主支杆与副支杆,各主支杆的一端由篷顶中部的主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是枢接在帐篷的各立柱上;各副支杆的一端由位于主固定座下方的副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各主支杆上以对主支杆具一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篷顶支杆的中间再加设有一组副篷顶支杆,该副篷顶支杆包括长支杆与短支杆,各长支杆的一端枢接在主固定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各短支杆的一端枢接在副固定座上,另一端枢接在长支杆上;帐篷展开时,此长支杆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篷顶支杆形成的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顶部结构,由至少三组篷顶支杆构成,各篷顶支杆包括主支杆与副支杆,各主支杆的一端由篷顶中部的主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是枢接在帐篷的各立柱上;各副支杆的一端由位于主固定座下方的副固定座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各主支杆上以对主支杆具一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篷顶支杆的中间再加设有一组副篷顶支杆,该副篷顶支杆包括长支杆与短支杆,各长支杆的一端枢接在主固定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各短支杆的一端枢接在副固定座上,另一端枢接在长支杆上;帐篷展开时,此长支杆自由端的高度高于两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宽峻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革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