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型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703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6:28
本专利申请属于用于工件的固定或定位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支撑型钢结构,包括“井”字型的支架,支架的端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可伸缩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呈锥形;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若干金属块,相邻两金属块的磁极相反,且金属块外缠绕有线圈,线圈外接有电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利用钢结构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使金属块带上磁性,从而实现对钢结构的夹紧加工,保证夹紧力不会过大,且取出的过程更加容易,不会损坏钢结构的端部,同时利用磁性的相互吸引可以适应夹紧各种直径的钢结构,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不必局限于夹紧某一特定的钢结构。

Braced steel structure

The application for a pat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workpiece or fixed position,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support type steel structure bracket comprises Octothorpe shaped, the end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the base is a scalable,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tapered; the bracket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metal block, pole two adjacent metal block instead, and the metal blocks and winding a coil, coil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the patented technology, the scheme of using steel structure cutting magnetic induction line movement of the metal magnetic belt, so as to realize the clamping processing of steel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clamping force is not too large, and out of the process more easily, will not damage the end of steel structure, the magnetic attraction can adapt to various clamping diameter of the steel structure, enhanc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device, Not limited to the clamping of a particular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型钢结构
本技术属于用于工件的固定或定位的

技术介绍
钢结构件现场焊接时都需要拼装平台或现场焊接支撑架,钢结构现场焊接支撑架是施工现场的临时技术措施。现有的技术是每焊接一个或相同规格、尺寸的一类构件,都制作一个钢结构现场焊接支撑架,这些钢结构现场焊接支撑架都是用钢材制作,一个或相同规格、尺寸的一类构件焊接完后,钢结构现场焊接支撑架就被作为废料处理,一般都不能重复利用。现有技术中有一篇公告号为CN104014970B,公开了可调节钢结构现场焊接支撑架,由支撑架、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支撑架纵向可调导轨组成;其中,支撑架由支撑架可移动支座、支撑架斜支撑与支撑架立柱组成;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由支撑架横向导轨梁、与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导块组成。支撑架可移动支座采用长度为0.4米的20号制作,支撑架斜支撑采用长度为0.5米的16号制作,支撑架立柱采用长度为1米的16号制作,支撑架横向导轨梁采用长度为2米的18号制作,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采用长度为20毫米长的18号制作,支撑架纵向可调导轨采用长度为15米长的20号制作,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导块,采用长度为0.2米的18号制作。使用前,先进行拼装场地地基处理,地面用200毫米厚C20混凝土随捣抹光,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两条长度为20米长的20号槽钢平行铺设支撑架纵向可调导轨,槽口朝上;将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导块22用直径10毫米的螺栓与支撑架横向导轨梁连接后,放在支撑架纵向可调导轨的槽钢的槽口中,将支撑架的支撑架可移动支座H的槽钢的槽口向下,卡在支撑架横向导轨梁上,即可作为可调节的钢结构现场焊接支撑架使用。上述机构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支撑架横向可调导轨放置在支撑架纵向可调导轨上,这无疑增加了安装时竖直方向的空间,同时每次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重新安装,如此反反复的工作极大地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型钢结构,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同时便于安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支撑型钢结构,包括“井”字型的支架,支架的端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可伸缩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呈锥形;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若干金属块,相邻两金属块的磁极相反,且金属块外缠绕有线圈,线圈外接有电源。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需要对钢结构进行加工的时候,将支架放在场地的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平整,此时可以调整底座使支架处于水平的位置,然后接通电源,线圈通电后,相邻的两个金属块之间产生磁场,最后放入钢结构,钢结构垂直磁场方向插入,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使金属块产生磁性,同时相邻两金属块的磁极相反,则相邻的金属块相互吸引,钢结构就置于相邻的两个金属块之间被夹紧,方便进行后续加工。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直接采用“井”字型的支架,可以直接在“井”字型的支架上,实现水平各个方向的调节,从而可以更大范围的调整各个钢结构在支撑架上的相互位置,适用性更加广发,同时调节底座的高度也可以节省安装空间,直接使用可伸缩的底座调整支架的平整,更加便于操作。2、本方案中利用钢结构做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使金属块带上磁性,从而实现对钢结构的夹紧加工,保证夹紧力不会过大,且取出的过程更加容易,不会损坏钢结构的端部,同时利用磁性的相互吸引可以适应夹紧各种直径的钢结构,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不必局限于夹紧某一特定的钢结构。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架采用槽钢制成,槽钢便于获取,同时金属块可以直接放入槽钢的凹槽内,更加便于安装。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金属块可拆卸连接在支架上。可以根据钢结构的直径更换金属块,满足更多的需求。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金属块与钢结构接触的一端设有软垫。由于钢结构有棱边,被金属块夹紧的时候容易损坏,而软垫可以有助于减小夹紧的作用力,形成软夹紧,提高钢结构的质量。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斜柱。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避免钢结构在加工时出现任何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撑型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底座2、防斜柱3、金属块4、夹紧通道5。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支撑型钢结构,包括“井”字型的支架1,支架1采用槽钢制成,支架1的两端部焊接有底座2,底座2的底部铰接有防斜柱3,所述底座2为可伸缩的底座2,底座2的底部呈锥形;所述支架1上滑动连接有若干夹紧单元,夹紧单元两个相对的金属块4,相邻两金属块4的磁极相反,且相邻的两个金属块4之间形成夹紧通道5,金属块4外缠绕有线圈,线圈外接有电源。金属块4与钢结构接触的一端设有软垫。工作时直接将支架1放在场地的地基上,由于地基通常是不平整,此时可以调整底座2的高度,保证支架1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同时底座2的底部插入地底,保证稳固性,同时转动防斜柱3,使防斜柱3与地基接触,避免整个底座2倾斜。将支架1水平设置好之后,就然后接通电源,线圈通电后,相邻的两个金属块4之间产生磁场,夹紧通道5内形成磁感应线,将需要加工的钢结构放入夹紧通道5,由于钢结构是沿垂直磁感应线的方向插入,所以钢结构插入夹紧通道5时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使金属块4产生磁性,同时相邻两金属块4的磁极相反,则相邻的金属块4相互吸引,钢结构就置于相邻的两个金属块4之间被夹紧,方便进行后续加工。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支撑型钢结构

【技术保护点】
支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字型的支架,支架的端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可伸缩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呈锥形;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若干金属块,相邻两金属块的磁极相反,且金属块外缠绕有线圈,线圈外接有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字型的支架,支架的端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可伸缩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呈锥形;所述支架上滑动连接有若干金属块,相邻两金属块的磁极相反,且金属块外缠绕有线圈,线圈外接有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翠兰易德勇李晋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