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正夫专利>正文

滚筒导移式立体贮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31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筒导移式立体贮运装置由若干纵向重叠且平行的平台所组成,在其中地面层的物品入口玄关处设一可升降的纵向升降台;该等平台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滚筒装置在一水平基架组构而成。当其升降停在第一楼层时,能与该楼层两侧的滚筒搭接呈一致平行并列,复藉由滚筒的等速率转动,能将停止其上的物品作横向的输送移动,达于预定的位置,因此经由纵、横的配合运送,能将物品很秩序的安置停靠,而为一种高效率的经济仓库。(*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贮运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滚筒导移式立体贮运装置。「停车」问题,为目前世界各大都市的一大课题,尤其东方岛屿型国家地区如日本东京、香港等大都市,土地面积极为有限更是一「位」难求,立体式停车场应运而生,向高空发展为势所必行。一般的立体停车场都是开辟一条迂回上升车道以供车辆的进出,基于汽车本身结构机能的限制,该车道的回旋半径及坡陡度均有一定的比例和最小值,才可让车辆能够「爬」上「爬」下,因此在建筑结构上埸地空间极为庞大,而停车位在扣除前述那么大一条跑道后所余停车空间却是有限,本技术则是革除传统的跑道式停车场,而改换以垂直升降的纵横导移式升降台,当车辆驶进升降台后,即可选择所须楼层作垂直运送,再藉横移式滚筒的转动以横向移送车辆直达所予定的停放区位,因而在最小的面积下可有效地作立体多层的运用,因可免除大量跑道面积,而使单位面积的停车位达到最高数量,以下就其构造特征配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正视纵向剖示图。图5是本技术的转动滚筒岭条装置斜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转动滚筒斜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离合控制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的电眼装置的顶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控制开关电路图。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垂直垂降系统,入口1的升降台2为一可升降的车辆垂直运送器,其整体组成是由电动钢缆机3转动  滑轮,钢缆4a跨在滑轮上,一端系于升降台2,一端系平衡锤4,顺转时升降台上升,平衡锤4下降,逆转时平衡锤4上升,升降台下降,开启与停止如一段升降电梯,均藉摩擦而减速,无突停及起步的震动弊端,其速率控制是藉一可变电阻的作用,其开启与停靠全靠入口的电气控制按钮5,由操作人员施行控制,此一垂直升降的结构主要控制机构包括:一升降台2:由一水平的钢架上设有一系列可由马达驱动的平行滚筒组构而成(其结构详述于后),该升降台四端,由垂直的钢柱吊持,及装置规导蹄片和钢缆4a以作为升降的驱动与控制。若干各层固定平台构架,如图二所示,由钢架依序垂直组构而成,当然其每一层周边得设有低矮的安全护杆,或者像女儿墙之类的安全装置。一平衡锤4:由数块铸铁组合而成,在其四角装有导槽以利其滑行,平衡锤的重量,约等于升降台承载总重量的0.4倍。一钢缆4a:钢缆4a是由多股钢索铰合而成,其直径约3/4英寸(断裂应力:320001b/m2,安全系数至少为15)。导轨7,在升降台设有钢制垂直导轨4条,及二条平衡锤导轨,导轨上配以规导蹄片的设备,用以规导升降台于垂直位置而无侧偏或扭转的现象。一缓冲安全装置8,缓冲装置是设在最底部的底坑8a内,其作用在减少升降台或平衡高速下降到底部时因冲击而损坏。通常用弹簧或油压装置。(缓冲器的高度为2-6呎)一般性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如飞球式离心力控制),安全开关,-->限制开关,副绞轮、操作装置等等。以上所述者为其纵向的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实则为电梯,垂直升降机的标准配备,已不具专利性,因为跟本技术中的各项有密切关系,故作概略叙述,以便审查员能作全面的了解。以下陈述技术的独特性原创机构及其专利性的特征。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在于:如图3、5所示,本技术的最大特征是由两列并置平行的滚筒9所组成,其中,左右两边各作为固定平台10中间升降台的两列滚筒作为横向移送台,在左右两边固定平台10的外侧上设有防冲挡墙,及停靠之微动开关11,以使横移至定位时台自动触引开关关闭,而及时停止滚筒的转动。前述滚筒的转动是于滚筒的一端设置有链条17,及链轮18,作连续的同步运动,其两列滚筒的运转是由一长轴12牵引链条所带动,以马达13为其主动源,当然其间并设有变速及离合的控制装置14,以作为操作的驱动和调节。如图4所示为汽车的横向移送情形,当实线所示的车辆驶入升降台后,于停固水平搭接于各楼层后,即可被滚筒作横向的移送,其右边的虚线部分,为移送到固定平台10的情形。如图5所示,车辆15的前轮15a,后轮15b分别停在前后两平行的滚筒之间,在每一排滚筒的两边,设有两平行隆起如图5所示的岭条16,该岭条可使驾驶者由跳动的感觉感知其停车的位置是否正确,或者是用划有如图1所示的引导标示线1a,使驾驶人使用本技术时能有所引导。本技术的离合器,包括:一横向杆臂,含有第一与第二端,其中段枢设于升降台上,其第一端枢设一离合齿轮;-->一垂直摆杆,下端枢设于升降台上,上端设钩端,经常可钩住前述杆臂的第二端;第一动作元件,固定于升降台上,其作用端连接于前述杆臂第二端与中段间的部位;第二动作元件,固定于升降台上,其作用端连接于前述摆杆的中段;主动齿轮,设于升降台的滚筒轴上;从动齿轮,设于平台的滚筒轴上;在第一电磁铁作用时,可使杆臂第一端的离合轮移动后,同时啮合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令平台的滚筒与升降台的滚筒同步转动;在第二电磁铁作用时,可使摆杆的钩端脱离杆臂的第二端,使杆臂第一端的离合齿轮,脱离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在图7中,本技术的离合控制结构1a为“合”动作的电磁铁,当1a通电时,吸入杆臂7a使齿轮3a向上啮合4a轮,使轮5a轮4a作同向运动,2a为“离”脱开的电磁铁,2a通电吸入6a,6a往左移,7a上升,轮3a往下脱开轮4a,因此而成分离的不带动状态。上述的电磁铁只是动作元件的一种例子,为达到同样的目的,利用电磁阀所控制之油压缸或汽压缸等流体压力缸也是可以的。本技术也可以加装电眼(如图八),装在移送台的4角(电眼上设有防尘盖)。其中左右移送的电路,如第九图。右侧,停车台的L1,L2两个限制开关作并联使用,使停车时前后的轮靠近护板,才停车。右侧车。往移送台移送时,P1,P2电眼作串联使用。前后轮都在靠近电眼P1或P2时停止在移送台,M为马达或其控制的继电器。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横向移运的特征,因此本技术,只要驾驶人驶入升降台上,即可自动由机械操作与运送到达预定的停车位,想-->要驶出停车场时也如上述的相反程序来做,一切可由电脑按钮作控制(可设计CPU程序,如一般电梯的控制系统,因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故不再加以叙述)。而不影响本技术独特之横移式特征。本技术是申请人的首先创作,是到目前为止中外市场所没有的,就其特征部分提出为专利的申请,希望能得到专利权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导移式立体贮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纵向重叠且大致平行的平台分布于各楼层,其中,有一可垂直升降的纵向升降台,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滚筒,在一水平基架上构成,该升降台设有两列滚筒,作为非固定的横向移送台,又该升降台于搭接每一楼层的平 台时,能与各楼层两侧的滚筒搭接呈一致平行并列;前述的平台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滚筒所组成,其左右两边为固定平台;与一滚筒运转动力装置,包括一马达,是装设在前述升降台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导移式立体贮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纵向重叠且大致平行的平台分布于各楼层,其中,有一可垂直升降的纵向升降台,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滚筒,在一水平基架上构成,该升降台设有两列滚筒,作为非固定的横向移送台,又该升降台于搭接每一楼层的平台时,能与各楼层两侧的滚筒搭接呈一致平行并列;前述的平台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滚筒所组成,其左右两边为固定平台;与一滚筒运转动力装置,包括一马达,是装设在前述升降台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动力装置与一控制装置,使升降台升降,并控制该升降台,暂时能停止在各楼层的其中的一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滚筒的至少一轴端,设有链轮,由链条将各滚筒作同步的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台与各平台内,还各包括一长轴,藉马达的动力,使  两轴端的链轮同步运转,同时,在升降台与平台间,设有离合器,控制升降台内动力是否驱动平台的链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平台,还包括:防冲挡墙,与平台垂直地设于平台外侧,与微动开关,设于前述防冲挡墙上,控制当物品靠近该开关时,能即时停止滚筒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正夫
申请(专利权)人:俞正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