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或机车上均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让汽车或机车的稳定性更强,缓解路面上带来的冲击,迅速吸收颠簸时产生的震动,使车辆恢复到正常行驶状态。能够改善行驶时的舒适性,并有效的提高汽车或机车的使用寿命。减震器在工作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目前市面上的减震器同时具有压缩阻尼、回弹阻尼和软硬阻尼,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三个阻尼同时工作,阻尼大小只能整体三个阻尼一起调节或是根本不能调节,不够灵活方便;当汽车长时间在颠簸路段行驶的时候,减震器内的油液温度非常高,现有技术的减震器通过风冷导热对减震器内的油液进行散热冷却,冷却速度非常慢,而长时间高温会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包括储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缸(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缸(2),底部固定安装有油封座(3),储油缸(1)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杆(4)以及活塞;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出油孔,三个出油孔分别通过输油管连接有三个氮气罐;其中:所述压缩缸(2)的内腔中安装有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内腔底部设有下压缩缓冲撞击活塞(22),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内腔形成压缩油腔(23);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与压缩缸(2)的侧壁之间形成主体阻尼油道(24),主体阻尼油道(24)对应的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主体阻尼出油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独调节阻尼的减震器,包括储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缸(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缸(2),底部固定安装有油封座(3),储油缸(1)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杆(4)以及活塞;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三个出油孔,三个出油孔分别通过输油管连接有三个氮气罐;其中:所述压缩缸(2)的内腔中安装有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内腔底部设有下压缩缓冲撞击活塞(22),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内腔形成压缩油腔(23);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与压缩缸(2)的侧壁之间形成主体阻尼油道(24),主体阻尼油道(24)对应的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主体阻尼出油孔(25),主体阻尼出油孔(25)通过输油管连接主体阻尼氮气罐(5);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与压缩缸(2)的顶壁之间形成压缩阻尼油道(26),压缩阻尼油道(26)对应的压缩缸(2)的侧壁上设有压缩阻尼出油孔(27),压缩阻尼出油孔(27)通过输油管连接压缩阻尼氮气罐(6);所述压缩缸(2)的侧壁底部设有回弹阻尼出油孔(29),回弹阻尼出油孔(29)通过输油管连接回弹阻尼氮气罐(7);所述储油缸(1)由两个相互套接的内缸体(11)和外缸体(12)组成,内缸体(11)顶端套设在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的底部,外缸体(12)与压缩缸(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内缸体(11)的内腔形成油腔,内缸体(11)与外缸体(12)之间形成回弹阻尼油道(13);所述内缸体(11)的内腔中设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活塞限位块(41)与主活塞支撑杆(42),主活塞支撑杆(42)上套设有主活塞(43),主活塞(43)上设有若干过油通孔(44),主活塞支撑杆(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撞击头(45);所述活塞杆(4)的下部设有回弹阻尼活塞(46),回弹阻尼活塞(46)将油腔分为上部的主油腔(47)与下部的回弹油腔(48);所述下压缩缓冲活塞缸(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