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70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包括接管、轴体、前泵盖、泵体、叶轮和后泵盖,叶轮置于泵体内;后泵盖置于泵体内;前泵盖置于泵体的下端,前泵盖的上端部伸入泵体内与泵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接管置于泵体的上端;接管的下端部封盖泵体的上端部;轴体置于接管内,叶轮的中心端部向上穿过后泵盖;轴体的下端向下延伸与叶轮的中心端部连接;轴体转动过程中带动叶轮进行转动。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悬臂式无支撑结构可减少轴悬臂部分的支撑,结构简单,降低设备造价,减少易损件,耐腐蚀,且减少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
本技术涉及液下泵
,特别涉及一种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下泵,如图2所示,轴的液下部分采用轴承加机械密封或轴套加衬套支撑,此两种结构造价高,耐腐蚀较差,需要更改换轴套、衬套或轴承、机械密封;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轴的液下部分,结构造价高,耐腐蚀较差;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包括接管、轴体、前泵盖、泵体、叶轮和后泵盖,所述叶轮置于所述泵体内;所述后泵盖置于所述泵体内,并处于所述叶轮的上方;所述前泵盖置于所述泵体的下端,所述前泵盖的上端部伸入泵体内与泵体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前泵盖的上端部处于所述叶轮的下方;所述接管置于所述泵体的上端,并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接管的下端部封盖所述泵体的上端部,并压紧所述后泵盖处于泵体内,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轴体置于所述接管内,所述叶轮的中心端部向上穿过所述后泵盖;所述轴体的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叶轮的中心端部连接;所述轴体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叶轮进行转动。进一步,所述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管(1)、轴体(2)、前泵盖(3)、泵体(4)、叶轮(5)和后泵盖(6),所述叶轮(5)置于所述泵体(4)内;所述后泵盖(6)置于所述泵体(4)内,并处于所述叶轮(5)的上方;所述前泵盖(3)置于所述泵体(4)的下端,所述前泵盖(3)的上端部伸入泵体(4)内与泵体(4)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前泵盖(3)的上端部处于所述叶轮(5)的下方;所述接管(1)置于所述泵体(4)的上端,并与所述泵体(4)固定连接;所述接管(1)的下端部封盖所述泵体(4)的上端部,并压紧所述后泵盖(6)处于泵体(4)内,后泵盖(6)与泵体(4)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轴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悬臂式无支撑液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管(1)、轴体(2)、前泵盖(3)、泵体(4)、叶轮(5)和后泵盖(6),所述叶轮(5)置于所述泵体(4)内;所述后泵盖(6)置于所述泵体(4)内,并处于所述叶轮(5)的上方;所述前泵盖(3)置于所述泵体(4)的下端,所述前泵盖(3)的上端部伸入泵体(4)内与泵体(4)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前泵盖(3)的上端部处于所述叶轮(5)的下方;所述接管(1)置于所述泵体(4)的上端,并与所述泵体(4)固定连接;所述接管(1)的下端部封盖所述泵体(4)的上端部,并压紧所述后泵盖(6)处于泵体(4)内,后泵盖(6)与泵体(4)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轴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青平邓强韦泽毅苏波林和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酸王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