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6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及压缩机,所述转子平衡块包括一平衡块本体,所述平衡块本体具有同轴设置的内圆弧面和外圆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圆弧面和外圆弧面连接在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一迎风端部,所述迎风端部形成于所述平衡块本体的周向的第一端,该迎风端部具有连接于所述内圆弧面的内侧分流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圆弧面的外侧分流面,所述内侧分流面与外侧分流面相交于一条平行于所述内圆弧面的轴线的边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转子平衡块通过在通过在平衡块本体的周向两端设置结构相同的迎风端部和被风端部,并限定所述迎风端部的结构,使得该转子平衡块可以有效降低转子转动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及压缩机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封闭式旋转式压缩机是利用转子偏心旋转来压缩冷媒气体的,由转子于偏心旋转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会引起压缩机剧烈振动,因此需要在电机转子的上部和/或下部设置转子平衡块。但是,在压缩机运转时,一方面,冷媒气流直接冲击转子平衡块的迎风侧,会产生强烈的滞止效应,形成显著的阻力矩,引起转子转动阻力的增加,降低压缩机的效率。另一方面,冷媒气流携带有大量的油滴,在转子平衡块旋转运动过程中,大量油滴会直接撞击转子平衡块的迎风面而发生破碎现象,从而使压缩机中的微小油滴数量显著增大,引起压缩机吐油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压缩机的电机组件及压缩机,所述转子平衡块在避免压缩机剧烈震动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转子转动的阻力,提高压缩机的整体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包括:一平衡块本体,所述平衡块本体具有同轴设置的内圆弧面和外圆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圆弧面和外圆弧面连接在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平衡块本体(1),所述平衡块本体(1)具有同轴设置的内圆弧面(11)和外圆弧面(12)、以及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3)和外表面(14);所述内圆弧面(11)和外圆弧面(12)连接在所述内表面(13)和外表面(14)之间;一迎风端部(2),所述迎风端部(2)形成于所述平衡块本体(1)的周向的第一端,该迎风端部(2)具有连接于所述内圆弧面(11)的内侧分流面(21)、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圆弧面(12)的外侧分流面(22),所述内侧分流面(21)与所述外侧分流面(22)相交于一条平行于所述内圆弧面(11)的轴线的边M,所述边M至所述内圆弧面(11)的轴线的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平衡块本体(1),所述平衡块本体(1)具有同轴设置的内圆弧面(11)和外圆弧面(12)、以及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3)和外表面(14);所述内圆弧面(11)和外圆弧面(12)连接在所述内表面(13)和外表面(14)之间;一迎风端部(2),所述迎风端部(2)形成于所述平衡块本体(1)的周向的第一端,该迎风端部(2)具有连接于所述内圆弧面(11)的内侧分流面(21)、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圆弧面(12)的外侧分流面(22),所述内侧分流面(21)与所述外侧分流面(22)相交于一条平行于所述内圆弧面(11)的轴线的边M,所述边M至所述内圆弧面(11)的轴线的距离为R,所述内圆弧面(11)的半径为R1,所述外圆弧面(12)的半径为R2,且满足:R1<R<R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分流面(21)与所述外侧分流面(22)之间形成夹角α,且满足:60°<α<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转子平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端部(2)还具有连接于所述外表面(14)、所述内侧分流面(21)及所述外侧分流面(22)之间的第一过渡面(23),以及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龙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