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顺专利>正文

包的便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0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的便携装置,由锁扣、支架和绷带组成;锁扣固定在包上,锁扣上具有带缩颈段的卡柱;支架对应卡柱及其缩颈段开设连通的导入孔和卡槽,卡柱由导入孔插入,借助缩颈段与卡槽配合令卡柱定位在卡槽中,实现锁扣与支架的定位连接;绷带安装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包在不需要背在肩上时,可随意将包绑在身体或四肢的任意部位,作为负重,起到锻炼学生四肢力量的功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的部件或附件的
,与包的便携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只具有盛装物品的功能,而不能缓解使用者(如学生)背包的压力,更起不到锻炼学生四肢力量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的便携装置,使包在不需要背在肩上时,可起到锻炼学生四肢力量的功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包的便携装置,由锁扣、支架和绷带组成;锁扣固定在包上,锁扣上具有带缩颈段的卡柱;支架对应卡柱及其缩颈段开设连通的导入孔和卡槽,卡柱由导入孔插入,借助缩颈段与卡槽配合令卡柱定位在卡槽中,实现锁扣与支架的定位连接;绷带安装在支架上。上述锁扣的数量为两个,支架上对应两个锁扣的卡柱形成两个导入孔和卡槽。上述支架包括底架和滑动架,前述导入孔和卡槽形成在底架上,底架上还形成滑块,滑动架上对应滑块形成滑槽,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底架和滑动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前述绷带安装在滑动架上。上述绷带为两条,分别安装在支架的端部。上述绷带为松紧带。上述绷带为具有摩术粘的系带。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使用时,是将锁扣固定在包上,包仍可如往常一样携带,更可以在不需要背在肩上时,借助卡柱和卡槽配合,将包与支架连接在一起,再借助绷带随意将包绑在身体或四肢的任意部位,作为负重,在行走时针对身体的部位进行锻炼,起到锻炼学生四肢力量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是本技术揭示的包的便携装置实施例一,由锁扣1、支架2和绷带3组成。锁扣1固定在包上,锁扣1上具有带缩颈段11的卡柱12。为了保证平衡,锁扣1以两个为佳,锁扣1也可以有上下、左右两组,共四个,依需要选择上下组或左右组,呈不同形态使用。支架2对应卡柱12及其缩颈段11开设连通的导入孔22和卡槽21。卡柱12由导入孔22插入,借助缩颈段11与卡槽21配合,令卡柱12定位在卡槽21中,实现锁扣1与支架2的定位连接,且此连接方式方便拆卸。绷带3安装在支架2上。此绷带3也以两条为佳,分别安装在支架2的端部。绷带3可以是松紧带,也可以是具有摩术粘的系带(配合图1-4所示),还可以是类似车辆用的安全带,或者是其他方便系绑的各种带子。这样,使用者既可以如往常一样背包,更可以将支架2安装在包上,再借助绷带3随意将包绑在身体或四肢的任意部位,作为负重,在行走时针对身体的部位进行锻炼,起到锻炼学生四肢力量的功效。如图3和4所示,是本技术揭示的包的便携装置实施例二,也由锁扣1、支架2和绷带3组成。此实施例的锁扣1同样具有缩颈段11和卡柱12。此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支架2包括底架23和滑动架24,导入孔22和卡槽21形成在底架23上,底架23同样是借助卡柱12与卡槽21配合而实现与锁扣1的定位连接;在底架23上还形成滑块25,滑动架24上对应滑块25形成滑槽26,通过滑块25与滑槽26的配合,底架23和滑动架24固定连接在一起;而绷带3安装在滑动架24上。此实施例的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更具如下优点当使用者借助绷带3捆绑,锁扣1的卡柱12被隐藏在底架23和滑动架24之间,与身体、四肢接触的仅是表面光滑的滑动架24,可避免卡柱12顶在四肢肌肉上,更具舒适感。权利要求1.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锁扣、支架和绷带组成;锁扣固定在包上,锁扣上具有带缩颈段的卡柱;支架对应卡柱及其缩颈段开设连通的导入孔和卡槽,卡柱由导入孔插入,借助缩颈段与卡槽配合令卡柱定位在卡槽中;绷带安装在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示之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扣的数量为两个,支架上对应两个锁扣的卡柱形成两个导入孔和卡槽。3.如权利要求1所示之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底架和滑动架,前述导入孔和卡槽形成在底架上,底架上还形成滑块,滑动架上对应滑块形成滑槽,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底架和滑动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前述绷带安装在滑动架上。4.如权利要求1所示之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绷带为两条,分别安装在支架的端部。5.如权利要求1所示之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绷带为两条,分别安装在底架的端部。6.如权利要求4或5所示之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绷带为松紧带。7.如权利要求4或5所示之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绷带为具有摩术粘的系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包的便携装置,由锁扣、支架和绷带组成;锁扣固定在包上,锁扣上具有带缩颈段的卡柱;支架对应卡柱及其缩颈段开设连通的导入孔和卡槽,卡柱由导入孔插入,借助缩颈段与卡槽配合令卡柱定位在卡槽中,实现锁扣与支架的定位连接;绷带安装在支架上。本技术使包在不需要背在肩上时,可随意将包绑在身体或四肢的任意部位,作为负重,起到锻炼学生四肢力量的功效。文档编号A45C13/00GK2894384SQ2006200586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金顺 申请人:陈金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包的便携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锁扣、支架和绷带组成;锁扣固定在包上,锁扣上具有带缩颈段的卡柱;支架对应卡柱及其缩颈段开设连通的导入孔和卡槽,卡柱由导入孔插入,借助缩颈段与卡槽配合令卡柱定位在卡槽中;绷带安装在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顺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