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智刚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017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它主要由金属圆盘、齿轮、轴承、圆形底板、滚轮、立柱、内螺纹圆盘主要部分组成。圆形底板安装在水泥底座上,立柱安装在圆形底板中部,立柱上端安装有第四轴承,将金属圆盘安装在立柱上端,金属圆盘固定在立柱上;在金属圆盘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方形槽,在金属圆盘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架,在第二方形槽内设置有两个滚轮,在两个滚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杆,滚轮安装在方形槽两侧的固定架上,在一个滚轮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在另一端安装有止逆棘轮,在固定架的下部安装有第九轴杆,在第九轴杆上端安装有第二齿轮,在第九轴杆下端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内螺纹圆盘相啮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属于汽车停车场专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已开始大范围的进入城镇居民的家庭,个人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使许多公共场所或停车场车满为患,尤其是在许多城市的商场、饭店、医院,宾馆酒店以及大型会议等停车场所,汽车停放后,由于场地狭窄使得每辆汽车之间的停放间距有限,当汽车在开进和开出停车场地时经常遇到调头困难的情况,给车辆的进出带来很大的不方便,就是在停车保安人员的指挥下,汽车在狭窄的通道上要想调头转向,也要花费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将汽车开出停车场。汽车在停车场内调头难、驶出难是目前所有城市停车场存在的问题。本人于2007年7月11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自动旋转式汽车导向转盘》,专利申请号为200720151342.9,本人在该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汽车导向转盘进行转动的方案,虽然该方案可以利用电动机和转盘达到汽车转向的目的,但是在今天国家号召节能减耗的时代背景下,上述技术专利在没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无法工作,无法实现自动帮助汽车转向掉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设计了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该转盘在旋转时候,不使用交流电源和电动机作为驱动动力,而是利用汽车前轮旋转时橡胶轮胎产生的摩擦驱动力作为动力源,驱动置于在汽车前轮之下的滚轮进行旋转,滚轮利用齿轮再驱动整个转盘旋转,这样便可达到汽车在转盘上旋转转向、掉头的目的,从而顺利快捷的帮助司机将汽车驶离停车场,彻底解决汽车在停车场内调头难、驶出难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是采用以下手段实现的: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见附图),它主要是由金属圆盘、齿轮、轴承、圆形底板、滚轮、立柱、内齿圆盘、水泥底座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圆-->形底板(12)通过螺栓(14)安装固定在水泥底座(15)上,与圆形底板(12)相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内齿圆盘(17),有一个立柱(6)通过圆形底板上的螺纹孔(36)安装固定在圆形底板(12)的中部,在立柱(6)的上端安装有第四轴承(23),通过金属圆盘中部的中心孔(25)将金属圆盘(1)安装在立柱(6)的上端并与第四轴承(23)相连,通过螺栓(22)将金属圆盘(1)固定在立柱(6)上;在金属圆盘(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方形槽(30)、第二方形槽(33),在金属圆盘(1)的下部,第一方形槽(30)、第二方形槽(3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与金属圆盘(1)相连接,在第二方形槽(33)内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在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杆(4)、第二轴杆(7)和第三轴杆(24)、第四轴杆(35),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分别通过其两端的第一轴杆(4)、第二轴杆(7)和第三轴杆(24)、第四轴杆(35)安装在第二方形槽(33)两侧的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上,在第一滚轮(5)一端的第一轴杆(4)的端部设置安装有第一齿轮(2),在第一滚轮(5)另一端的第二轴杆(7)的端部设置安装有止逆棘轮(9),在第一固定架(20)的下部设置安装有一个第九轴杆(16),第九轴杆(16)通过第三轴承(19)与第一固定架(20)相连接,在第九轴杆(16)的上端设置安装有第二齿轮(21),在第九轴杆(16)的下端设置安装有第三齿轮(18),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2)相啮合,第三齿轮(18)与圆形底板上的内齿圆盘(17)的轮齿相啮合;在第一方形槽(30)内设置有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在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轴杆(27)、第六轴杆(29)和第七轴杆(26)、第八轴杆(31),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分别通过其两端的轴杆安装在第一方形槽(30)两侧的固定架上;第三滚轮(28)的安装连接方法及其两端的轴杆、齿轮连接结构与第一滚轮(5)的结构相同,第四滚轮(32)的安装连接方法与第二滚轮(34)相同。上述自动旋转式汽车导向转盘,在停车场内可设置安装3~6个。当需要将停车场内的汽车进行调头开出时,只需将汽车开到导向转盘上,将汽车的两个前轮压在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34)之间,将汽车的后轮置于金属圆盘(1)上,此时将汽车挡位挂入倒挡,然后开动汽车,由于现有的轿车大都是前轮驱动的,主动轮是前轮,后轮不能自转,当汽车的两个前轮压在-->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34)旋转时,在汽车前轮橡胶摩擦的作用下,第一滚轮(5)和第二滚轮(34)即可旋转,在第一滚轮(5)的旋转驱动下,通过第一滚轮(5)两端的第一轴杆(4)、第二轴杆(7)和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8),即可带动第一齿轮(2)旋转,第一齿轮(2)再驱动第二齿轮(21)旋转,第二齿轮(21)通过第九轴杆(16)带动第三齿轮(18)旋转,第三齿轮(18)因为与内齿圆盘(17)的轮齿呈啮合状态,内齿圆盘(17)与圆形底板(12)是一个整体,不能旋转,所以当第三齿轮(18)转动时,只能沿着内齿圆盘(17)做圆周运动,这样即可驱动金属圆盘(1)进行旋转,从而达到汽车在转盘上旋转转向、掉头的目的。当汽车随着转盘的转动改变好行驶的方向后,需要从转盘上驶出时,只要将挡位挂入前进挡,开动汽车,汽车即可从转盘上驶出。注:由于在第一滚轮(5)的一端设置有止逆棘轮(9)【止逆棘轮可控制第一滚轮(5)只能一个方向转动,使其不能逆向转动】,当汽车在挂入前进挡行驶时,此时的第一滚轮(5)不会旋转,汽车才能顺利的从转盘上驶出。当汽车从另一个方向驶入金属圆盘(1)上后,可将汽车的前轮压在第三滚轮(28)和第四滚轮(32)之间,将汽车的后轮置于金属圆盘(1)上,因为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的结构、驱动原理与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的完全相同,所以同样可以达到汽车前轮驱动其旋转并带动整个转盘旋转的效果。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不使用交流电源和电动机作为驱动动力,而是利用汽车前轮旋转时橡胶轮胎产生的摩擦驱动力作为动力源,驱动整个转盘机进行旋转,从而顺利快捷的帮助司机将汽车驶离停车场,彻底解决汽车在停车场内调头难、驶出难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其中的立柱(6)和转盘中部第四轴承(23)的纵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其中的圆形底板(12)和上部的内齿圆盘(17)的立体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其中的金属圆盘(1)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其组成部分由下列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金属圆盘(1)、第一齿轮(2)、第一轴承(3)、第一轴杆(4)、第一滚轮(5)、立柱(6)、第二轴杆(7)、第二轴承(8)、止逆棘轮(9)、地面(10)、水泥槽壁(11)、圆形底板(12)、第二固定架(13)、螺栓(14)、水泥底座(15)、第九轴杆(16)、内齿圆盘(17)、第三齿轮(18)、第三轴承(19)、第一固定架(20)、第二齿轮(21)、螺栓(22)、第四轴承(23)、第三轴杆(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它主要是由金属圆盘、齿轮、轴承、圆形底板、滚轮、立柱、内齿圆盘、水泥底座主要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12)通过螺栓(14)安装固定在水泥底座(15)上,与圆形底板(12)相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内齿圆盘(17),有一个立柱(6)通过圆形底板上的螺纹孔(36)安装固定在圆形底板(12)的中部,在立柱(6)的上端安装有第四轴承(23),通过金属圆盘中部的中心孔(25)将金属圆盘(1)安装在立柱(6)的上端并与第四轴承(23)相连,通过螺栓(22)将金属圆盘(1)固定在立柱(6)上;在金属圆盘(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方形槽(30)、第二方形槽(33),在金属圆盘(1)的下部,第一方形槽(30)、第二方形槽(3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与金属圆盘(1)相连接,在第二方形槽(33)内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在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杆(4)、第二轴杆(7)和第三轴杆(24)、第四轴杆(35),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分别通过其两端的第一轴杆(4)、第二轴杆(7)和第三轴杆(24)、第四轴杆(35)安装在第二方形槽(33)两侧的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上,在第一滚轮(5)一端的第一轴杆(4)的端部设置安装有第一齿轮(2),在第一滚轮(5)另一端的第二轴杆(7)的端部设置安装有止逆棘轮(9),在第一固定架(20)的下部设置安装有一个第九轴杆(16),第九轴杆(16)通过第三轴承(19)与第一固定架(20)相连接,在第九轴杆(16)的上端设置安装有第二齿轮(21),在第九轴杆(16)的下端设置安装有第三齿轮(18),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2)相啮合,第三齿轮(18)与圆形底板上的内齿圆盘(17)的轮齿相啮合;在第一方形槽(30)内设置有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在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轴杆(27)、第六轴杆(29)和第七轴杆(26)、第八轴杆(31),第三滚轮(28)、第四滚轮(32)分别通过其两端的轴杆安装在第一方形槽(30)两侧的固定架上;第三滚轮(28)的安装连接方法及其两端的轴杆、齿轮连接结构与第一滚轮(5)的结构相同,第四滚轮(32)的安装连接方法与第二滚轮(34)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旋转的汽车导向转盘,它主要是由金属圆盘、齿轮、轴承、圆形底板、滚轮、立柱、内齿圆盘、水泥底座主要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圆形底板(12)通过螺栓(14)安装固定在水泥底座(15)上,与圆形底板(12)相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内齿圆盘(17),有一个立柱(6)通过圆形底板上的螺纹孔(36)安装固定在圆形底板(12)的中部,在立柱(6)的上端安装有第四轴承(23),通过金属圆盘中部的中心孔(25)将金属圆盘(1)安装在立柱(6)的上端并与第四轴承(23)相连,通过螺栓(22)将金属圆盘(1)固定在立柱(6)上;在金属圆盘(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方形槽(30)、第二方形槽(33),在金属圆盘(1)的下部,第一方形槽(30)、第二方形槽(3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第一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13)与金属圆盘(1)相连接,在第二方形槽(33)内设置有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在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3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杆(4)、第二轴杆(7)和第三轴杆(24)、第四轴杆(35),第一滚轮(5)、第二二滚轮(34)分别通过其两端的第一轴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智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