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热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92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头热咀,包括咀身、内加热器、外加热器以及多个咀嘴,咀身上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位于容纳腔与咀身外壁面之间的流道,容纳腔从咀身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上凹设,流道具有多个间隔环绕于容纳腔外周的分流道,内加热器内置于容纳腔中,多个咀嘴分别与各分流道的底部连接,外加热器套设于咀身的外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咀身上设置有容纳腔,内加热器内置于容纳腔中,外加热器套设于咀身的外壁面,采用内外加热的方式使咀嘴和分流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出现胶料碳化或局部过冷出现冷胶的问题,以便于对热流道系统中距离比较远的点位实现进胶。

A Multi-head Hot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head hot nozzle, which comprises a nozzle body, an inner heater, an outer heater and a plurality of nozzles. The nozz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hamber and a runner located between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nozzle body. The holding chamber is concave upward from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nozzle body. The runner has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ors spaced around the outside of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inner heater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Each nozz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each shunt channel, and the external heat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nozzl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hamber on the nozzle body, an inner heater is plac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nd an outer heat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nozzle body. The nozzle and the distributor are heated uniformly by mea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heating, so as to prevent the carbonization of the rubber or the cold glue from occurring in the local overheat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glue feeding at points far away from the hot runn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热咀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头热咀。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热流道在对距离比较远的点位进行进胶时,多采用一个咀嘴加分流板对一个点的形式,分流板和每个咀嘴都需要单独加热,比较浪费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多了分流板,导致模板厚度增加,因而难以适用于厚度有限制的模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开发了一种多头热咀,但是这种多头热咀由于只有一个发热圈,所以流道上很难控制是否会出现加热死角,因此而不适于对距离比较远的点位进行进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多头热咀不适于对距离比较远的点位进行进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头热咀,包括咀身、内加热器、外加热器以及多个咀嘴,所述咀身上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咀身外壁面之间的流道,所述容纳腔从所述咀身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上凹设,所述流道具有多个间隔环绕于所述容纳腔外周的分流道,所述内加热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多个所述咀嘴分别与各所述分流道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加热器套设于所述咀身的外壁面。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道和所述咀嘴的数量都为三个,三个所述分流道沿周向均匀等间隔环绕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周,三个所述咀嘴分别与三个所述分流道的底部连接;且/或,所述内加热器包括铜套和套设于所述铜套上的第一加热圈;且/或,所述外加热器为套设于所述咀身外侧的第二加热圈。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包括多个所述分流道、从所述咀身顶部中间部位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的主流道以及多个从所述主流道底端分别延伸至各所述分流道顶端的横向流道。进一步地,各所述分流道都与所述主流道平行,且所述横向流道垂直连接于所述分流道和所述主流道。进一步地,所述咀身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主流道从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以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所述咀身的顶部向下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多头热咀还包括堵头,所述横向流道与所述分流道相连接的一端向所述咀身外壁面延伸并在所述咀身外壁面形成孔洞,所述堵头堵塞于所述孔洞。进一步地,所述咀嘴包括咀芯及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所述咀芯外且其外壁与所述分流道的内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咀芯上设置有咀嘴流道及与所述咀嘴流道一端连接的出胶孔,所述咀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流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胶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出胶孔都与所述咀嘴流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咀嘴流道的中心轴线呈锐角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咀身上设置有容纳腔,内加热器内置于容纳腔中,外加热器套设于咀身的外壁面,采用内外加热的方式使咀嘴和分流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出现胶料碳化或局部过冷出现冷胶的问题,以便于对热流道系统中距离比较远的点位实现进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头热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中:10、咀身;11、容纳腔;12、流道;121、分流道;122、主流道;123、横向流道;13、凹槽;20、内加热器;21、铜套;22、第一加热圈;30、外加热器;40、咀嘴;41、咀芯;411、咀嘴流道;412、出胶孔;42、安装环;50、堵头;60、感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头热咀,多头热咀包括咀身10、内加热器20、外加热器30以及多个咀嘴40,咀身10上设置有容纳腔11以及位于容纳腔11与咀身10外壁面之间的流道12,流道12直接用以与外部注胶口连接,容纳腔11从咀身10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上凹设,流道12具有多个间隔环绕于容纳腔11外周的分流道121,内加热器20内置于容纳腔11中,多个咀嘴40分别与各分流道121的底部连接,外加热器30套设于咀身10的外壁面,采用内外加热的方式使咀嘴40和分流道121受热均匀,使其材料成本降低,防止局部过热出现胶料碳化或局部过冷出现冷胶的问题,以便于对热流道系统中距离比较远的点位实现进胶。本实施例中,分流道121和咀嘴40的数量都为三个,三个分流道121沿周向均匀等间隔环绕于容纳腔11的外周,进而使得三个分流道121在咀身10内受热均匀,三个咀嘴40分别与三个分流道121的底部连接,将三个分流道121中的胶液分别流入三个咀嘴40中,内加热器20包括铜套21和套设于铜套21上的第一加热圈22;且/或,外加热器30为套设于咀身10外侧的第二加热圈,以便于对咀身10内外两侧进行加热,使咀身10受热均匀。流道12包括多个分流道121、主流道122以及多个横向流道123,主流道122从咀身10的顶部中间部位向下延伸并与容纳腔11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流道123从主流道122底端分别延伸至各分流道121顶端,以避免在流道12内出现死角,出现加工不到位却难发现的问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分流道121都与主流道122平行,且横向流道123垂直连接于分流道121和主流道122,以便于在加工流道12时方便定位流道12的方向。咀身10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3,主流道122从凹槽13的底部向下延伸,该凹槽13可以方便外部注胶口快速与多头热咀上的主流道122定位,胶液能依靠该凹槽13快速注塑到主流道122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凹槽13以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咀身10的顶部向下延伸,凹槽13与主流道122形成漏斗形状,以便于与外部注胶口相适配,当胶液注入到主流道122时,防止胶液从外部注胶口与主流道122的相连接处流出。在本实施例中,多头热咀还包括堵头50,为了便于对流道12进行加工,其横向流道123与分流道121相连接的一端向咀身10外壁面延伸并在咀身10外壁面形成孔洞,堵头50堵塞于孔洞,以防止胶液从孔洞处流出。堵头50上设置有防反转扁位部,堵头50通过防反转扁位部与孔洞配合连接,同时为了避免在横向流道123上出现死角,堵头50靠近分流道121一端的位置与分流道121内侧壁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咀嘴40包括咀芯41及安装环42,安装环42套设于咀芯41外且其外壁与分流道121的内壁连接,以便于在后期维修过程中快速拆卸更换咀嘴4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咀芯41上设置有咀嘴流道411及出胶孔412,出胶孔412与咀嘴流道411的一端连接,咀嘴流道411的另一端与分流道121连接,以便于将分流道121中的胶液注入到出胶孔412内,从而实现对距离比较远的点位进行进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出胶孔4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出胶孔412都与咀嘴流道411连接且分别与咀嘴流道411的中心轴线呈锐角设置,进而达到一个热咀可以进行远距离多点位进胶的目的。外加热器30上还安装有感温线60,根据感温线60对温度的感应,外加热器30可以对咀身10进行间歇性加热,以保持熔融胶液的温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咀身10上设置有容纳腔11,内加热器20内置于容纳腔11中,外加热器30套设于咀身10的外壁面,采用内外加热的方式使咀嘴40和分流道121受热均匀,减少外加热器30的数量,配件数量减少,多头热咀制作成本降低,同时,可以防止局部过热出现胶料碳化或局部过冷出现冷胶的问题,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头热咀,其特征在于:包括咀身、内加热器、外加热器以及多个咀嘴,所述咀身上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咀身外壁面之间的流道,所述容纳腔从所述咀身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上凹设,所述流道具有多个间隔环绕于所述容纳腔外周的分流道,所述内加热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多个所述咀嘴分别与各所述分流道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加热器套设于所述咀身的外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热咀,其特征在于:包括咀身、内加热器、外加热器以及多个咀嘴,所述咀身上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咀身外壁面之间的流道,所述容纳腔从所述咀身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上凹设,所述流道具有多个间隔环绕于所述容纳腔外周的分流道,所述内加热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多个所述咀嘴分别与各所述分流道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加热器套设于所述咀身的外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和所述咀嘴的数量都为三个,三个所述分流道沿周向均匀等间隔环绕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周,三个所述咀嘴分别与三个所述分流道的底部连接;且/或,所述内加热器包括铜套和套设于所述铜套上的第一加热圈;且/或,所述外加热器为套设于所述咀身外侧的第二加热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头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多个所述分流道、从所述咀身顶部中间部位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的主流道以及多个从所述主流道底端分别延伸至各所述分流道顶端的横向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头热咀,其特征在于,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士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