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92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上端中央设置有进胶导管,进胶导管的上端中央开设有进胶口,进胶导管与前模仁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的上下两端中央均设置有型腔,后模仁的上端中央开设有流道,流道的两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与型腔连通;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前模仁和后模仁固定连接。本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在使用时,进胶口上端小,下端大,流道为S型弯道,通过做大一级流道,减小内应力来避免产品内部缺陷,能有效避免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整体有效避免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增加表面光泽度。

A Glue Feeding Device for Transparent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ttom-lapping glue feeding device for transparent parts,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die kernel and a rear die kernel. The upper center of the front die kernel is provided with a glue feeding duct, the upper center of the glue feeding duct is provided with a glue feeding port, and the glue feeding duct is fixed with the front die kernel; the upper and lower centers of the rear die kernel are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nd the upper center of the rear die kernel is provided with a runne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unner are arranged. A groove is arrange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a diversion groov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ront and rear die kernels are provided with fixed plates, and the fixed plates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and rear die kernels. When the transparent part is used, the upper end of the rubber inlet is small, the lower end is large, and the runner is S-shaped bend. By enlarging the first runner and reducing the internal stress, the inner defects of the product can be avoided, and the bubbles, ripples, whitening and black spots of the transparent part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bubbles, ripples, whitening and black spots of the transparent part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as a whole, and the surface gloss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
,具体为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
技术介绍
模仁指的是用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常分为前模仁和后模仁,随着塑胶模具行业的发展,对塑胶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透明件,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产品有痕迹的话很容易看到,从而影响产品的美观和使用,气泡是空气无法从模具中逃出而残留在成品中而形成的,针对透明件产品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具有有效避免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增加表面光泽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透光类的透明件,灯罩等产品,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等痕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上端中央设置有进胶导管,进胶导管的上端中央开设有进胶口,进胶导管与前模仁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的上下两端中央均设置有型腔,后模仁的上端中央开设有流道,流道的两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与型腔连通;所述流道的下端设置有型芯,型芯与后模仁固定连接;所述型腔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分别与前模仁和后模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前模仁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后模仁的侧端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与定位孔套接。优选的,所述进胶导管位于前模仁的中央,型芯位于后模仁的中央,进胶导管、流道和型芯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进胶口上端小,下端大,流道为S型弯道。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位于型腔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出口所成夹角为40°,导流槽上表面与型腔下底面的夹角为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在使用时,前模仁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后模仁的侧端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与定位孔套接,固定板将前模仁与后模仁固定,防止前模仁与后模仁发生移位,导致产品尺寸及精度不足;进胶导管位于前模仁的中央,型芯位于后模仁的中央,进胶导管、流道和型芯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胶口上端小,下端大,流道为S型弯道,通过做大一级流道,减小内应力来避免产品内部缺陷,能有效避免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导流槽位于型腔的下端,导流槽的出口所成夹角为40°,导流槽上表面与型腔下底面的夹角为15°,使胶平缓进入型腔,增加表面光泽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后模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模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前模仁、2后模仁、3进胶导管、4进胶口、5型腔、6流道、7凹槽、8导流槽、9型芯、10散热孔、11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包括前模仁1和后模仁2,前模仁1的上端中央设置有进胶导管3,进胶导管3的上端中央开设有进胶口4,进胶导管3与前模仁1固定连接;后模仁2的上下两端中央均设置有型腔5,后模仁2的上端中央开设有流道6,流道6的两端设置有凹槽7,凹槽7的两端设置有导流槽8,导流槽8与型腔5连通;流道6的下端设置有型芯9,型芯9与后模仁2固定连接;型腔5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散热孔10;前模仁1和后模仁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分别与前模仁1和后模仁2固定连接;该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在使用时,前模仁1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后模仁2的侧端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与定位孔套接,固定板11将前模仁1与后模仁2固定,防止前模仁1与后模仁2发生移位,进胶导管3位于前模仁1的中央,型芯9位于后模仁2的中央,进胶导管3、流道6和型芯9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胶口4上端小,下端大,将塑胶从进胶口4倒入,流道6为S型弯道,通过做大一级流道6,减小内应力来避免产品内部缺陷,能有效避免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导流槽8位于型腔5的下端,导流槽8的出口所成夹角为40°,导流槽8上表面与型腔5下底面的夹角为15°,使胶平缓进入型腔5,增加表面光泽度,减少振纹、泛白产生;整体有效避免了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增加表面光泽度。综上所述:本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在使用时,前模仁1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杆,后模仁2的侧端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与定位孔套接,固定板11将前模仁1与后模仁2固定,防止前模仁1与后模仁2发生移位,进胶导管3位于前模仁1的中央,型芯9位于后模仁2的中央,进胶导管3、流道6和型芯9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胶口4上端小,下端大,将塑胶从进胶口4倒入,流道6为S型弯道,通过做大一级流道6,减小内应力来避免产品内部缺陷,能有效避免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导流槽8位于型腔5的下端,导流槽8的出口所成夹角为40°,导流槽8上表面与型腔5下底面的夹角为15°,使胶平缓进入型腔5,增加表面光泽度,减少振纹、泛白产生;整体有效避免了透明件出现气泡、振纹、泛白、黑点,增加表面光泽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包括前模仁(1)和后模仁(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的上端中央设置有进胶导管(3),进胶导管(3)的上端中央开设有进胶口(4),进胶导管(3)与前模仁(1)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2)的上下两端中央均设置有型腔(5),后模仁(2)的上端中央开设有流道(6),流道(6)的两端设置有凹槽(7),凹槽(7)的两端设置有导流槽(8),导流槽(8)与型腔(5)连通;所述流道(6)的下端设置有型芯(9),型芯(9)与后模仁(2)固定连接;所述型腔(5)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前模仁(1)和后模仁(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分别与前模仁(1)和后模仁(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装置,包括前模仁(1)和后模仁(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的上端中央设置有进胶导管(3),进胶导管(3)的上端中央开设有进胶口(4),进胶导管(3)与前模仁(1)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仁(2)的上下两端中央均设置有型腔(5),后模仁(2)的上端中央开设有流道(6),流道(6)的两端设置有凹槽(7),凹槽(7)的两端设置有导流槽(8),导流槽(8)与型腔(5)连通;所述流道(6)的下端设置有型芯(9),型芯(9)与后模仁(2)固定连接;所述型腔(5)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前模仁(1)和后模仁(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分别与前模仁(1)和后模仁(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件搭底进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显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振远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