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92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1:35
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包括主浇道以及分支浇道,分支浇道在与工件相连的位置形成了浇口,分支浇道以及浇口全部设置在第一滑块上,分型面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块相对设置的第二滑块,浇口与第一滑块垂直于分型面平移的方向具有一个角度为锐角的夹角α,浇口从工件断开的过程中,所述夹角α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浇口结构脱模时易于操作断开,不会产生意外断开的情形,提高了生产的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浇口容易断开,因此不需要设置复杂的倒扣结构,同时,由于只需要在第一滑块上设计相应的结构,对于第二滑块的设计没有特殊要求,从而降低了滑块的设计要求,进一步简化了模具设计,降低了成本。

A Gate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The gate structure of an injection mold includes a main gate and a branch gate. The branch gate forms a gate at the position connected with the workpiece. The branch gate and the gate are all arranged on the first slide block.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rting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ide block relative to the first slide block. The gate and the first slide block have a clamp with a sharp angle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parting surface translation. The angle alpha increases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gate disconnecting from the workpiece. When the gat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emoulded, it is easy to operate and disconnect, and there will be no unexpected disconnection, which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fluency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gate is easy to disconnect, there is no need to set up complex inverted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nly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is designed on the first slider, there is no special requirement for the design of the second slider, which reduce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lider, further simplifies the design of the die and reduc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领域中的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常见的产品生产工艺,其通常根据产品外形设计有各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的浇道通常设置于产品分型面上,浇道与成型产品相连的浇口通常对称于分型面,如图1所示。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工件1为圆柱状结构,从主浇道2延伸的分支浇道3在与工件1相连的位置形成了浇口4,浇口4对称于工件1的中心分型面设置。产品注塑成型之后,工件1和浇口4、主浇道2、分支浇道3连在一起取出来,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将浇口4与工件1分离切掉,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生产效率低,而且剪切口不一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CN205522340U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滑块内自动切断浇口,包括主浇道,主浇道下部连通分支浇道,分支浇道的浇道壁上设置有主流道预变形槽和浇口倒扣凸挡,分支浇道的末端连通浇口,所述浇口与分支浇道呈40°角倾斜设置,浇口倒扣凸挡与浇口在同一直线上,实现了浇口自动与产品切断分离。从该现有技术附图可以看出,该现有技术的浇道基本上还是呈对称结构分布在两侧滑块上,因此在两侧滑块上需要同时形成浇道外形;另外,由于浇口是顺着脱模方向被拉扯断开的,需要较大的拉扯力,因此在浇口另一侧还必须设置浇口倒扣凸挡,用以将浇口与浇道连接成一体从产品上分离。可见该现有技术的浇口设计十分复杂,对两侧滑块均需要进行浇道设计和加工,模具的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浇口断开需要顺着脱模方向,一旦方向存在夹角,浇口就会卡在滑块中,从而使得浇口在浇道的中部断开,产品上仍然会残留需要切除的浇口;同时断开卡在滑块中的浇口还需要额外的清理工作。可见,该现有技术的浇口结构,对于滑块的设计以及脱模方向有特定要求,使得模具的设计很困难,同时复杂结构的浇口结构使得脱模时浇口意外断开的概率增大,生产的流畅性变差,效率变低。而且由于材料的拉伸强度通常较大,顺着脱模方向拉扯浇口很不容易断开,而浇口倒扣凸挡承受横向剪切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恐怕是浇口没有拉断,反倒是浇口倒扣凸挡却被拉断了,甚至整个产品都没法完成顺利的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包括主浇道以及至少一个从所述主浇道延伸的分支浇道,所述分支浇道在与圆柱状的工件相连的位置形成了浇口,其中,所述分支浇道以及浇口全部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的一侧的第一滑块上,所述分型面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对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浇口与所述第一滑块垂直于所述分型面平移的方向具有一个角度为锐角的夹角α,所述浇口从所述工件断开的过程中,所述夹角α逐渐变大。优选地,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40~60度。优选地,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45度。优选地,所述浇口呈锥形结构,靠近所述工件的一端逐渐变小。本技术的浇口结构脱模时易于操作断开,不会产生意外断开的情形,提高了生产的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浇口容易断开,因此不需要设置复杂的倒扣结构,同时,由于只需要在第一滑块上设计相应的结构,对于第二滑块的设计没有特殊要求,从而降低了滑块的设计要求,进一步简化了模具设计,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一种现有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图2所示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包括主浇道2以及至少一个从主浇道2延伸的分支浇道3,分支浇道3在与圆柱状的工件1相连的位置形成了浇口4。即,本技术的基本结构与
技术介绍
部分引用的CN205522340U可以是类似的,其可以在主浇道2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分支浇道3,用以一次性注塑成型两个同样的工件1,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需要,也可以仅仅设置一个分支浇道3,或者适应于产品大小、物料特性的不同,还可以围绕主浇道2设置更多的分支浇道3,用以一侧性注塑成型更多的工件1。与该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中,分支浇道3以及浇口4全部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分型面10的一侧的第一滑块100上,分型面1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块100相对设置的第二滑块200。亦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只需要在第一滑块100上设计和加工形成分支浇道以及浇口,而第二滑块200只需要符合常规设计规范即可,完全不用考虑分支浇道和浇口的问题,也不需要考虑脱模方向的问题,基本上第二滑块200可以采用最简单的设计形式,大大降低了模具的设计成本。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进行的定义,分支浇道3以及浇口4可以全部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分型面10的一侧的第一滑块100上,也可以全部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分型面10的一侧的第二滑块200上,这只是个定义问题。进一步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浇口4与第一滑块100垂直于分型面10平移的方向(图3所示箭头F方向)具有一个角度为锐角的夹角α,浇口4从工件1断开过程中,夹角α逐渐变大。如图3所示,脱模的时候,第一滑块100沿着箭头F方向垂直于分型面100平移,同时,第二滑块200沿着与箭头F方向相反的方向平移。第二滑块200的平移与分支浇道3和浇口4是没有关系的,第一滑块100带着整个分支浇道3和浇口4移动。由于申请人对于浇口4的位置角度无法找到更为恰当的方式进行描述,因此本技术定义了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是浇口4从工件1断开过程中逐渐变大的一个角度,如图3所示。而现有技术中的浇口从工件断开的过程中,逐渐变大的角度是一个钝角,因而可以明显看出,现有技术的浇口断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拉扯的过程,浇口承受的是拉伸应力,而本技术的夹角α是一个锐角,浇口断开的过程是一个剪切过程,浇口承受的是剪切应力。由于注塑材料的拉伸强度通常远大于剪切强度,因此,现有技术的浇口很难通过拉扯的方式断开,而本技术的浇口却很容易通过剪切的方式断开,因而,本技术的浇口结构脱模时易于操作断开,不会产生意外断开的情形,提高了生产的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本技术的浇口容易断开,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设置复杂的倒扣结构,同时,由于只需要在第一滑块100上设计相应的结构,对于第二滑块200的设计没有特殊要求,从而降低了滑块的设计要求,而且本技术对于脱模方向并无特定要求,进一步简化了模具设计,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角α的大小可以为40~60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45度。另外,为了便于浇口断开,优选浇口4呈锥形结构,靠近工件1的一端逐渐变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浇口结构脱模时易于操作断开,不会产生意外断开的情形,提高了生产的流畅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浇口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包括主浇道(2)以及至少一个从所述主浇道(2)延伸的分支浇道(3),所述分支浇道(3)在与圆柱状的工件(1)相连的位置形成了浇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浇道(3)以及浇口(4)全部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分型面(10)的一侧的第一滑块(100)上,所述分型面(1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00)相对设置的第二滑块(200),所述浇口(4)与所述第一滑块(100)垂直于所述分型面(10)平移的方向具有一个角度为锐角的夹角α,所述浇口(4)从所述工件(1)断开的过程中,所述夹角α逐渐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包括主浇道(2)以及至少一个从所述主浇道(2)延伸的分支浇道(3),所述分支浇道(3)在与圆柱状的工件(1)相连的位置形成了浇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浇道(3)以及浇口(4)全部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分型面(10)的一侧的第一滑块(100)上,所述分型面(1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00)相对设置的第二滑块(200),所述浇口(4)与所述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九锁肖国喜杨森田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