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8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换热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如此,均衡了电池模组各处的单体电池与换热扁管间的热传导效果,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各处温度的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然而,电动汽车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决定其性能、安全、寿命以及成本的关键因素。在现有的电池换热结构中,通常采用扁管结构绕设于电池模组的多层单体电池之间并通过管内流动的冷却流体进行换热。由于扁管在弯折处的形状为了适应结构上的弯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扁管内侧的单体电池表面被扁管包裹的面积较大而外侧的单体电池被扁管包裹的面积较小,从而导致扁管弯折处的单体电池获得的换热效果相较其他位置的单体电池有差异,散热不均匀,进而电池模组的温度在扁管的弯折处出现波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结构对电池模组整体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一侧包括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匹配、用于部分容置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容置部,另一侧与所述换热扁管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容置部为与该圆柱体匹配的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一侧包括与所述单体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松韩雷李树民袁承超劳力马俊峰王扬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