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399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现有立体车库在停车高峰期很容易发生堵塞,降低了使用者的停车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露天车库和搬运车。立体车库包括外框、横移机构、升降机构、梳齿交换机构、停车梳齿板组和过渡平台。露天车库包括平台板、爬坡过渡板、嵌合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自检测梳齿组件。自检测梳齿组件包括内凹梳齿板、错位检测板、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搬运车包括底盘、行进组件、固定板、抬升板、抬升滑轴和液压缸。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立体车库和露天车库相结合,使得车主只需将车辆停放到露天车库,即可将车辆转移到立体车库中停放。

An Automatic Stereo Parking System Combining Indoor and Outdoor Parking System and Its Automatic Pa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door and outdoor combined automatic stereo parking system and its automatic parking method. The existing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is prone to congestion during the parking peak period, which reduces the parking experience of user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door and outdoor combined automatic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an open-air garage and a carrier car.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includes frame, transverse mechanism, lifting mechanism, comb exchange mechanism, parking comb plate group and transition platform. The open-air garage consists of platform plate, ramp transition plate, mosaic strip, first pressure sensor and self-detecting comb component. The self-detecting comb assembly includes an inner concave comb plate, a dislocation detection plate, a second pressure sensor and a third pressure sensor. The carrier includes chassis, moving components, fixing plate, lifting plate, lifting sliding shaft and hydraulic cylinder. The invention combines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with the open-air garage, so that the owner only needs to park the vehicle in the open-air garage, and the vehicle can be transferred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for pa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停车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
技术介绍
国家针对停车难问题连续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发改委等七部委2015年联合发文推动智能停车,提出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在内部通过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和宏观环境。在国内,已经开放较为先进的立体车库,但仍广泛存在大量路边停车,已经交通拥堵的的情况,说明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和车库运行效率及其智能化程度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现有立体车库在停车高峰期很容易发生堵塞,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停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露天车库和搬运车。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外框(1)、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梳齿交换机构(4)、停车梳齿板组(5)和过渡平台(6)。所述的横移机构(2)包括横移滑轨(2-1)、横移滑块(2-2)、第一钢丝滚轮(2-3)、第一传动轴、横移平台(2-4)、第一钢丝绳(2-5)和横移电机(2-6)。横移滑轨(2-1)固定在外框(1)的底部;横移滑块(2-2)与横移滑轨(2-1)构成滑动副。横移平台(2-4)与横移滑块(2-2)固定。两根第一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外框底部的两端。两根第一传动轴上均固定有第一钢丝滚轮(2-3)。两个第一钢丝滚轮(2-3)通过第一钢丝绳(2-5)连接。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轴由横移电机(2-6)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顶板(3-1)、支撑轴(3-2)、第二钢丝滚轮(3-4)、第二传动轴、升降电机(3-5)、升降平台(3-6)、绕线轴和第二钢丝绳(3-7);所述支撑轴(3-2)的底端与横移平台(2-4)固定,顶端与升降顶板(3-1)固定。升降平台(3-6)与支撑轴(3-2)构成滑动副。第二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升降顶板(3-1)顶面的两侧。第二钢丝滚轮(3-4)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绕线轴支承在升降顶板(3-1)上。绕线轴由升降电机(3-5)驱动。绕线轴上固定有绕线轮。第二钢丝绳(3-7)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二钢丝滚轮(3-4)并与升降平台(3-6)固定。所述的梳齿交换机构(4)包括梳齿交换滑架(4-1)、梳齿交换滑块(4-2)、丝杠(4-3)、梳齿交换电机(4-4)和输送梳齿板(4-5)。梳齿交换滑架(4-1)固定在升降平台(3-6)上。丝杠(4-3)支承在梳齿交换滑架(4-1)上。梳齿交换滑块(4-2)与梳齿交换滑架(4-1)构成滑动副,并与丝杠(4-3)构成螺旋副。丝杠(4-3)由梳齿交换电机(4-4)驱动。所述的输送梳齿板(4-5)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板和两个第一梳齿条组。所述的U形板由一体成型的连接板(4-5-1)和两块边板(4-5-2)组成。连接板(4-5-1)的两端与两块边板(4-5-2)的内端分别连接。连接板(4-5-1)与梳齿交换滑块固定。所述的第一梳齿条组包括沿边板(4-5-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一梳齿条(4-5-3),8≤n≤20。两个第一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两块边板(4-5-2)的内侧边缘。所述的停车梳齿板组(5)由多块停车梳齿板组成。所述停车梳齿板组设置在横移机构(2)的一侧。停车梳齿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中间板(5-1)和两个第二梳齿条组。第一中间板(5-1)的内端与外框(1)固定。两个第二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板(5-1)的两侧。第二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一中间板(5-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二梳齿条(5-2)。过渡平台(6)设置在外框(1)内。过渡平台(6)与停车梳齿板组位于横移机构(2)的同一侧。所述的露天车库包括平台板(8)、爬坡过渡板(10)、嵌合条(11)、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自检测梳齿组件(9)。所述的平台板(8)间隔固定在地面上。倾斜设置的爬坡过渡板(10)的顶端与平台板(8)的内侧边缘对齐并固定,底端与地面接触并固定。平台板(8)的外侧边缘设置有k个停车槽,k≥2。停车槽由矩形通槽和两个矩形安装槽组成。两个矩形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矩形通槽的两侧。所有矩形安装槽上均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有矩形安装槽上均设置有嵌合条(11)。嵌合条(11)底部与对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嵌合条(11)的顶面开设有梳齿槽组。梳齿槽组由沿嵌合条(1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个梳齿槽(11-1)组成。所述的自检测梳齿组件(9)包括内凹梳齿板(9-1)、错位检测板(9-2)、第二压力传感器(9-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9-4)。所述的内凹梳齿板(9-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中间板和两个第三梳齿条组。两个第三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第二中间板的两侧。第三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二中间板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的n根第三梳齿条。所有第三梳齿条顶面的外端均固定有第三压力传感器(9-4)。第二中间板顶面固定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3)。错位检测板(9-2)的底面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3)固定。所述的自检测梳齿组件(9)共有k个。k个自检测梳齿组件(9)分别设置k个停车槽上。内凹梳齿板(9-1)的两个第三梳齿条组分别卡入对应停车槽上两根嵌合条(11)的梳齿槽组内。所述的搬运车包括底盘(7-1)、行进组件、固定板(7-3)、抬升板(7-4)、抬升滑轴(7-5)和液压缸(7-6)。所述的行进组件包括四个行进电机和四个行进轮(7-2)。四个行进轮(7-2)两两一组对中支承在底盘(7-1)的两侧。四个行进轮(7-2)由四个行进电机分别驱动。固定板(7-3)间隔设置在底盘(7-1)的上方,并与底盘(7-1)固定。抬升滑轴(7-5)与固定板(7-3)构成滑动副,且顶端与抬升板(7-4)的底面固定。液压缸(7-6)固定在固定板(7-3)上。液压缸(7-6)的活塞杆与抬升板(7-4)的底面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梳齿板(4-5)上第一梳齿条(4-5-3)的宽度为a,0.2≤a≤0.25m。同一第一梳齿条组内相邻两根第一梳齿条(4-5-3)的间距为b,0.2≤b≤0.25m。第一梳齿条组内最靠近连接板(4-5-1)的那根第一梳齿条(4-5-3)与连接板(4-5-1)内侧边缘的间距为b。第一梳齿条组内最远离连接板(4-5-1)的那根第一梳齿条(4-5-3)与边板的外端端部平齐。两个第一梳齿条组的间距为c。两块边板(4-5-2)内侧边缘的间距为s。所述停车梳齿板上第二梳齿条(5-2)的宽度等于d,0.5b≤d<b。相邻两根第二梳齿条(5-2)的间距等于e,a+b=d+e。两个第二梳齿条组内第二梳齿条(5-2)外端面的间距等于p,p<s。第一中间板(5-1)的宽度等于q,q<c。所述嵌合条(11)上梳齿槽(11-1)的宽度为b,相邻两个梳齿槽(11-1)的间距为a。所述的内凹梳齿板(9-1)上第三梳齿条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梳齿条(5-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相邻两根第三梳齿条的间距等于e。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7-6)的活塞杆缩回的状态下,抬升板(7-4)顶面与地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露天车库和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外框(1)、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梳齿交换机构(4)、停车梳齿板组(5)和过渡平台(6);所述的横移机构(2)包括横移滑轨(2‑1)、横移滑块(2‑2)、第一钢丝滚轮(2‑3)、第一传动轴、横移平台(2‑4)、第一钢丝绳(2‑5)和横移电机(2‑6);横移滑轨(2‑1)固定在外框(1)的底部;横移滑块(2‑2)与横移滑轨(2‑1)构成滑动副;横移平台(2‑4)与横移滑块(2‑2)固定;两根第一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外框底部的两端;两根第一传动轴上均固定有第一钢丝滚轮(2‑3);两个第一钢丝滚轮(2‑3)通过第一钢丝绳(2‑5)连接;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轴由横移电机(2‑6)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顶板(3‑1)、支撑轴(3‑2)、第二钢丝滚轮(3‑4)、第二传动轴、升降电机(3‑5)、升降平台(3‑6)、绕线轴和第二钢丝绳(3‑7);所述支撑轴(3‑2)的底端与横移平台(2‑4)固定,顶端与升降顶板(3‑1)固定;升降平台(3‑6)与支撑轴(3‑2)构成滑动副;第二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升降顶板(3‑1)顶面的两侧;第二钢丝滚轮(3‑4)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绕线轴支承在升降顶板(3‑1)上;绕线轴由升降电机(3‑5)驱动;绕线轴上固定有绕线轮;第二钢丝绳(3‑7)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二钢丝滚轮(3‑4)并与升降平台(3‑6)固定;所述的梳齿交换机构(4)包括梳齿交换滑架(4‑1)、梳齿交换滑块(4‑2)、丝杠(4‑3)、梳齿交换电机(4‑4)和输送梳齿板(4‑5);梳齿交换滑架(4‑1)固定在升降平台(3‑6)上;丝杠(4‑3)支承在梳齿交换滑架(4‑1)上;梳齿交换滑块(4‑2)与梳齿交换滑架(4‑1)构成滑动副,并与丝杠(4‑3)构成螺旋副;丝杠(4‑3)由梳齿交换电机(4‑4)驱动;所述的输送梳齿板(4‑5)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板和两个第一梳齿条组;所述的U形板由一体成型的连接板(4‑5‑1)和两块边板(4‑5‑2)组成;连接板(4‑5‑1)的两端与两块边板(4‑5‑2)的内端分别连接;连接板(4‑5‑1)与梳齿交换滑块固定;所述的第一梳齿条组包括沿边板(4‑5‑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一梳齿条(4‑5‑3),8≤n≤20;两个第一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两块边板(4‑5‑2)的内侧边缘;所述的停车梳齿板组(5)由多块停车梳齿板组成;所述停车梳齿板组设置在横移机构(2)的一侧;停车梳齿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中间板(5‑1)和两个第二梳齿条组;第一中间板(5‑1)的内端与外框(1)固定;两个第二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板(5‑1)的两侧;第二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一中间板(5‑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二梳齿条(5‑2);过渡平台(6)设置在外框(1)内;过渡平台(6)与停车梳齿板组位于横移机构(2)的同一侧;所述的露天车库包括平台板(8)、爬坡过渡板(10)、嵌合条(11)、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自检测梳齿组件(9);所述的平台板(8)间隔固定在地面上;倾斜设置的爬坡过渡板(10)的顶端与平台板(8)的内侧边缘对齐并固定,底端与地面接触并固定;平台板(8)的外侧边缘设置有k个停车槽,k≥2;停车槽由矩形通槽和两个矩形安装槽组成;两个矩形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矩形通槽的两侧;所有矩形安装槽上均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有矩形安装槽上均设置有嵌合条(11);嵌合条(11)底部与对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嵌合条(11)的顶面开设有梳齿槽组;梳齿槽组由沿嵌合条(1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个梳齿槽(11‑1)组成;所述的自检测梳齿组件(9)包括内凹梳齿板(9‑1)、错位检测板(9‑2)、第二压力传感器(9‑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9‑4);所述的内凹梳齿板(9‑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中间板和两个第三梳齿条组;两个第三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第二中间板的两侧;第三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二中间板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的n根第三梳齿条;所有第三梳齿条顶面的外端均固定有第三压力传感器(9‑4);第二中间板顶面固定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3);错位检测板(9‑2)的底面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3)固定;所述的自检测梳齿组件(9)共有k个;k个自检测梳齿组件(9)分别设置k个停车槽上;内凹梳齿板(9‑1)的两个第三梳齿条组分别卡入对应停车槽上两根嵌合条(11)的梳齿槽组内;所述的搬运车包括底盘(7‑1)、行进组件、固定板(7‑3)、抬升板(7‑4)、抬升滑轴(7‑5)和液压缸(7‑6);所述的行进组件包括四个行进电机和四个行进轮(7‑2);四个行进轮(7‑2)两两一组对中支承在底盘(7‑1)的两侧;四个行进轮(7‑2)由四个行进电机分别驱动;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露天车库和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包括外框(1)、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梳齿交换机构(4)、停车梳齿板组(5)和过渡平台(6);所述的横移机构(2)包括横移滑轨(2-1)、横移滑块(2-2)、第一钢丝滚轮(2-3)、第一传动轴、横移平台(2-4)、第一钢丝绳(2-5)和横移电机(2-6);横移滑轨(2-1)固定在外框(1)的底部;横移滑块(2-2)与横移滑轨(2-1)构成滑动副;横移平台(2-4)与横移滑块(2-2)固定;两根第一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外框底部的两端;两根第一传动轴上均固定有第一钢丝滚轮(2-3);两个第一钢丝滚轮(2-3)通过第一钢丝绳(2-5)连接;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轴由横移电机(2-6)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顶板(3-1)、支撑轴(3-2)、第二钢丝滚轮(3-4)、第二传动轴、升降电机(3-5)、升降平台(3-6)、绕线轴和第二钢丝绳(3-7);所述支撑轴(3-2)的底端与横移平台(2-4)固定,顶端与升降顶板(3-1)固定;升降平台(3-6)与支撑轴(3-2)构成滑动副;第二传动轴分别支承在升降顶板(3-1)顶面的两侧;第二钢丝滚轮(3-4)与第二传动轴固定;绕线轴支承在升降顶板(3-1)上;绕线轴由升降电机(3-5)驱动;绕线轴上固定有绕线轮;第二钢丝绳(3-7)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二钢丝滚轮(3-4)并与升降平台(3-6)固定;所述的梳齿交换机构(4)包括梳齿交换滑架(4-1)、梳齿交换滑块(4-2)、丝杠(4-3)、梳齿交换电机(4-4)和输送梳齿板(4-5);梳齿交换滑架(4-1)固定在升降平台(3-6)上;丝杠(4-3)支承在梳齿交换滑架(4-1)上;梳齿交换滑块(4-2)与梳齿交换滑架(4-1)构成滑动副,并与丝杠(4-3)构成螺旋副;丝杠(4-3)由梳齿交换电机(4-4)驱动;所述的输送梳齿板(4-5)包括一体成型的U形板和两个第一梳齿条组;所述的U形板由一体成型的连接板(4-5-1)和两块边板(4-5-2)组成;连接板(4-5-1)的两端与两块边板(4-5-2)的内端分别连接;连接板(4-5-1)与梳齿交换滑块固定;所述的第一梳齿条组包括沿边板(4-5-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一梳齿条(4-5-3),8≤n≤20;两个第一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两块边板(4-5-2)的内侧边缘;所述的停车梳齿板组(5)由多块停车梳齿板组成;所述停车梳齿板组设置在横移机构(2)的一侧;停车梳齿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中间板(5-1)和两个第二梳齿条组;第一中间板(5-1)的内端与外框(1)固定;两个第二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板(5-1)的两侧;第二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一中间板(5-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根第二梳齿条(5-2);过渡平台(6)设置在外框(1)内;过渡平台(6)与停车梳齿板组位于横移机构(2)的同一侧;所述的露天车库包括平台板(8)、爬坡过渡板(10)、嵌合条(11)、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自检测梳齿组件(9);所述的平台板(8)间隔固定在地面上;倾斜设置的爬坡过渡板(10)的顶端与平台板(8)的内侧边缘对齐并固定,底端与地面接触并固定;平台板(8)的外侧边缘设置有k个停车槽,k≥2;停车槽由矩形通槽和两个矩形安装槽组成;两个矩形安装槽分别设置在矩形通槽的两侧;所有矩形安装槽上均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有矩形安装槽上均设置有嵌合条(11);嵌合条(11)底部与对应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嵌合条(11)的顶面开设有梳齿槽组;梳齿槽组由沿嵌合条(1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的n个梳齿槽(11-1)组成;所述的自检测梳齿组件(9)包括内凹梳齿板(9-1)、错位检测板(9-2)、第二压力传感器(9-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9-4);所述的内凹梳齿板(9-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中间板和两个第三梳齿条组;两个第三梳齿条组分别设置在第二中间板的两侧;第三梳齿条组包括沿第二中间板长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的n根第三梳齿条;所有第三梳齿条顶面的外端均固定有第三压力传感器(9-4);第二中间板顶面固定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3);错位检测板(9-2)的底面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3)固定;所述的自检测梳齿组件(9)共有k个;k个自检测梳齿组件(9)分别设置k个停车槽上;内凹梳齿板(9-1)的两个第三梳齿条组分别卡入对应停车槽上两根嵌合条(11)的梳齿槽组内;所述的搬运车包括底盘(7-1)、行进组件、固定板(7-3)、抬升板(7-4)、抬升滑轴(7-5)和液压缸(7-6);所述的行进组件包括四个行进电机和四个行进轮(7-2);四个行进轮(7-2)两两一组对中支承在底盘(7-1)的两侧;四个行进轮(7-2)由四个行进电机分别驱动;固定板(7-3)间隔设置在底盘(7-1)的上方,并与底盘(7-1)固定;抬升滑轴(7-5)与固定板(7-3)构成滑动副,且顶端与抬升板(7-4)的底面固定;液压缸(7-6)固定在固定板(7-3)上;液压缸(7-6)的活塞杆与抬升板(7-4)的底面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外结合的自动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梳齿板(4-5)上第一梳齿条(4-5-3)的宽度为a,0.2≤a≤0.25m;同一第一梳齿条组内相邻两根第一梳齿条(4-5-3)的间距为b,0.2≤b≤0.25m;第一梳齿条组内最靠近连接板(4-5-1)的那根第一梳齿条(4-5-3)与连接板(4-5-1)内侧边缘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朗倪虹叶霞江霞张立龚丽松勾云峰郑梓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