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djustable wheel deburring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down-lift translation turning system, a clamping driving system, an up-down moving system, an adjusting system, a brush unit and an up-brush burr system. In use,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remove the back cavity and front burr of the wheel, but also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shape of the brush belt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the back cavity of the wheel.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utomation, powerful function, advanced technology, strong versatility, saf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毛刺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
技术介绍
在铝合金车轮的机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刀具以及润滑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在车轮背腔和正面产生毛刺,这些毛刺如果不及时去除,会严重影响后序的涂装效果;由于一般的车轮生产企业都是混线生产,即生产线上会同时流转着不同尺寸、不同背腔形状的车轮。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的去毛刺设备,能够根据不同背腔造型,调整毛刷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它在使用中不仅能够对车轮背腔和正面毛刺进行去除,而且能够根据车轮背腔造型自动调整毛刷带的形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由机架、下导柱、下导套、下固定板、下升降板、下导轨Ⅰ、下滑板、下导轨Ⅱ、下滑块、下伺服电机Ⅰ、下固定架、下轴承座Ⅰ、下轴Ⅰ、旋转架、上气缸Ⅰ、上固定板、上齿条、上导轨Ⅰ、左滑板、左轴承座、左轴、V型滚轮、上立板、上滑板、上导轨Ⅱ、上升降板、上导柱、上导套、上气缸Ⅱ、上伺服电动缸、上齿轮、右轴、右轴承座、右滑板、上伺服电机Ⅰ、翻转杆、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由机架(1)、下导柱(2)、下导套(3)、下固定板(4)、下升降板(5)、下导轨Ⅰ(6)、下滑板(7)、下导轨Ⅱ(8)、下滑块(9)、下伺服电机Ⅰ(10)、下固定架(11)、下轴承座Ⅰ(12)、下轴Ⅰ(13)、旋转架(14)、上气缸Ⅰ(15)、上固定板(16)、上齿条(17)、上导轨Ⅰ(18)、左滑板(19)、左轴承座(20)、左轴(21)、V型滚轮(22)、上立板(23)、上滑板(24)、上导轨Ⅱ(25)、上升降板(26)、上导柱(27)、上导套(28)、上气缸Ⅱ(29)、上伺服电动缸(30)、上齿轮(31)、右轴(32)、右轴承座(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由机架(1)、下导柱(2)、下导套(3)、下固定板(4)、下升降板(5)、下导轨Ⅰ(6)、下滑板(7)、下导轨Ⅱ(8)、下滑块(9)、下伺服电机Ⅰ(10)、下固定架(11)、下轴承座Ⅰ(12)、下轴Ⅰ(13)、旋转架(14)、上气缸Ⅰ(15)、上固定板(16)、上齿条(17)、上导轨Ⅰ(18)、左滑板(19)、左轴承座(20)、左轴(21)、V型滚轮(22)、上立板(23)、上滑板(24)、上导轨Ⅱ(25)、上升降板(26)、上导柱(27)、上导套(28)、上气缸Ⅱ(29)、上伺服电动缸(30)、上齿轮(31)、右轴(32)、右轴承座(33)、右滑板(34)、上伺服电机Ⅰ(35)、翻转杆(36)、下伺服电动缸Ⅰ(37)、下伺服电动缸Ⅱ(38)、下气缸Ⅰ(39)、张紧轮(40)、固定块Ⅰ(41)、下伺服电动缸Ⅲ(42)、下伺服电机Ⅱ(43)、下伺服电机Ⅲ(44)、下齿轮(45)、三角架(46)、下齿条(47)、下导轨Ⅲ(48)、左固定架(49)、滑套Ⅰ(50)、连杆Ⅰ(51)、支撑轮Ⅰ(52)、弹簧(53)、毛刷束(54)、毛刷带(55)、滑套Ⅱ(56)、连杆Ⅱ(57)、支撑轮Ⅱ(58)、滑套Ⅲ(59)、连杆Ⅲ(60)、支撑轮Ⅲ(61)、顶板(62)、下立板(63)、下伺服电动缸Ⅳ(64)、右调节轮(65)、右支架(66)、拉环(67)、下底板(68)、下伺服电动缸Ⅴ(69)、左调节轮(70)、转轴Ⅰ(71)、带轮Ⅰ(72)、同步带(73)、带轮Ⅱ(74)、下伺服电机Ⅳ(75)、转轴Ⅱ(76)、左板(77)、上轴Ⅰ(78)、上轴承座Ⅰ(79)、上伺服电机Ⅰ(80)、上板(81)、锥齿轮Ⅰ(82)、上轴承座Ⅱ(83)、圆刷(84)、上轴Ⅱ(85)、右板(86)、锥齿轮Ⅱ(87)以及上伺服电机Ⅱ(88)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下升降平移翻转系统包括:四个下导套(3)固定在下固定板(4)上;与四个下导套(3)配合的四根下导柱(2)固定在下升降板(5)下方;两个下气缸Ⅰ(39)固定在下固定板(4)上,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5)下方铰接;下滑板(7)通过下导轨Ⅰ(6)安装在下升降板(5)上方;下伺服电动缸Ⅱ(38)固定在下升降板(5)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与下滑板(7)连接;下滑块(9)通过下导轨Ⅱ(8)安装在下滑板(7)上方;下伺服电动缸Ⅰ(37)固定在下滑板(7)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与下滑块(9)连接;下固定架(11)的下方与下滑块(9)铰接;翻转杆(36)的上端与下固定架(11)的右侧铰接;翻转杆(36)的下端与下滑板(7)上方的右侧铰接;下轴承座Ⅰ(12)固定在下固定架(11)顶板的上方;下轴Ⅰ(13)通过轴承安装在下轴承座Ⅰ(12)内部;下伺服电机Ⅰ(10)固定在下固定架(11)顶板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轴Ⅰ(13)的下端连接;旋转架(14)固定在下轴Ⅰ(13)的顶端;夹紧驱动系统包括:左滑板(19)和右滑板(34)分别通过上导轨Ⅰ(18)安装在上固定板(16)上方;两个左轴承座(20)固定在左滑板(19)上方;两根左轴(21)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左轴承座(20)内部;两个右轴承座(33)固定在右滑板(34)上方;两根右轴(32)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右轴承座(33)内部;两根左轴(21)和两根右轴(32)的顶端分别固定有V型滚轮(22);上气缸Ⅰ(15)固定在上固定板(16)上方,其输出端与左轴(21)连接;上齿轮(31)固定在上固定板(16)上方的中间位置;左滑板(19)和右滑板(34)的下方分别固定有上齿条(17);上齿条(17)与上齿轮(31)啮合;上伺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瑞,薛博文,郭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