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00982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与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相比,差别仅在于在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P基因和M基因之间还含有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VP2基因)。本发明专利技术以IHNV为亲本病毒,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体外拯救成功获得了能够表达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VP2基因的重组病毒rIHNV‑VP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构建得到的重组病毒rIHNV‑VP2,通过系列试验证明了该重组病毒能够起到同时防治IHNV和IPNV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进一步开展IHNV和IPNV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 recombinant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combinant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organ necrosis virus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recombinant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organ necrosis virus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organ necrosis virus before modification only in that the P gene and the M gene of the genomic RNA of the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organ necrosis virus before modification also contain the coding gene of the target protein (such as the VP2 gene of the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The recombinant virus rIHNV VP2 capable of expressing the VP2 gene of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using reverse genetic manipulation technology in vitro with IHNV as the parent virus. The recombinant virus rIHNV VP2 constructed by the invention has been proved by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at the recombinant virus can simultaneously prevent and control IHNV and IPNV. The invention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HNV and IPN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hematopoieticnecrosis,IHN)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IPN)是最常见的、严重危害鲑鳟鱼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是目前造成世界范围内鲑鳟鱼产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两种疾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ha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IHN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其病毒基因组全长约为11kb,包含六个基因,分别编码病毒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非结构蛋白(NV)和聚合酶蛋白(L)。根据G蛋白基因序列可将世界范围内的IHNV分为U、M、L、E和J五种基因型。其中,U、M、L基因型主要流行于北美,E基因型流行于欧洲,J基因型流行于亚洲。根据致病毒株、环境因素、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与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相比,差别仅在于在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P基因和M基因之间还含有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与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相比,差别仅在于在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P基因和M基因之间还含有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为靶标病毒的抗原基因或标记蛋白的编码基因;进一步地,所述靶标病毒的抗原基因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VP2基因;所述标记蛋白为绿色荧光蛋白;更进一步地,所述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ChRtm213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所述P基因编码SEQIDNo.1所示的磷蛋白;和/或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所述M基因编码SEQIDNo.2所示的基质蛋白;和/或所述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VP2基因编码SEQIDNo.3所示的VP2蛋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所述P基因的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和/或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的所述M基因的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和/或所述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VP2基因的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与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相比,差别仅在于将所述改造前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基因组RNA中位于所述P基因的编码区和所述M基因的编码区之间的A片段替换为了片段B;所述片段A的序列为SEQIDNo.7;所述片段B的序列为SEQIDNo.8。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制备获得。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所述重组传染性造血器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壮徐黎明卢彤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