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及按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80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100),包括:本体(101),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按钮开关动作;和从所述本体(101)上延伸的弹性复位部分,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具有弹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件(100)将用于驱动件的复位的弹簧构件集成到驱动件上,使得按钮开关的零件数量减少,装配变得简单。该驱动件(100)占用高度空间小,从而易于将按钮开关制造得更薄。

Driver and Button Switch for Button Switch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iver (100) for a button switch, comprising a body (101) configured to drive the button switch action, and an elastic reset portion extending from the body (101), which is elastic.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driving member (100) integrates the spring member for resetting the driving member onto the driving member, there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arts of the button switch and simplifying the assembly. The driver (100) occupies a small height space, which makes it easy to make the button switch thi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及按钮开关
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涉及按钮开关领域,尤其涉及按钮开关中的驱动件。
技术介绍
按钮开关是一种典型的开关类型,其通过按钮的反复按压操作而交替地接通和断开一个电路,或者交替地接通两个电路。目前的按钮开关通过按压按钮驱动驱动件和摆杆绕垂直于按钮运动方向的轴线偏转,来使得由摆杆驱动的导电桥在两个位置之间偏转从而接通或断开电路。这种类型的按钮开关要求在按钮被按下时驱动件与摆杆的一侧之间具有足够的干涉量以允许驱动件可靠地驱动摆杆一侧使其朝一个方向偏转,而同时又要求在释放按钮后,摆杆的另一侧也与驱动件具有足够的干涉量,以便于在下一次按压按钮时驱动件能够从另一侧驱动摆杆使其朝另一个方向偏转。为此,通常将驱动件设计为可旋转运动或可滑动的部件,并且另外提供一个单独的弹簧构件。通过驱动件在驱动摆杆运动时摆杆对驱动件的反作用力而使驱动件移位以避免驱动件与摆杆之间产生干涉。同时,在驱动件不再驱动摆杆时,通过单独设置的弹簧构件使驱动件复位到初始位置,以便为下次驱动动作做好准备。用于驱动件的复位的单独的弹簧构件的设置导致占用有限的开关内部的空间,使得开关的体积(尤其是高度尺寸)较大。另外,单独的弹簧构件的设置导致开关零件数量的增加,这既增加了制造成本,也使得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以及一种按钮开关,其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按钮开关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包括:本体,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按钮开关动作;和从所述本体上延伸的弹性复位部分,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具有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另一端,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具有驱动面,所述驱动面用于驱动所述按钮开关的致动机构动作而切换所述按钮开关的通断状态。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弹性复位部分被固定时,所述本体能够在施加于所述驱动面上的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从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方向上线性移动;并且当施加于所述驱动面上的力被释放时,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向所述本体施加弹性回复力而使所述本体回复到所述初始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包括分别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边和/或第二侧边延伸的弹性支腿;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当所述弹性支腿被固定时,所述本体能够在施加于所述驱动面上的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弹性支腿从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方向上线性移动;并且当施加于所述驱动面上的力被释放时,所述弹性支腿向所述本体施加弹性回复力而使所述本体回复到所述初始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边和/或所述第二侧边的中部向所述本体的中心凹陷而形成凹陷区或者向远离所述本体的中心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突出区,并且所述弹性支腿从所述凹陷区向所述本体的外侧延伸或从所述突出区向所述本体的中心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方向上具有弯折,和/或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凹陷区或突出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方向上具有弯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弹性支腿的自由端形成扩大的端头部,所述端头部的侧面具有弧形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环,并且在所述环内部形成中空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环,并且在所述环内部形成中空空间;并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或所述第二侧边的中部向所述本体的中心凹陷而形成凹陷区或者向远离所述本体的中心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突出区,所述凹陷区或所述突出区具有弹性,从而作为所述弹性复位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彼此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驱动面形成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倾斜或弯曲,用于将其所接受的力转换为沿着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线方向上的分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主表面上具有引导块,以引导所述驱动件的线性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驱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该按钮开关还包括:按钮;致动机构;以及导电桥,耦合到所述致动机构,并且能够被所述致动机构驱动而朝向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偏转以与静触头接触或脱离接触。所述驱动件被安装在所述按钮内,以用于驱动所述致动机构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弹性复位部分的一部分被所述按钮约束,使得所述自由端在垂直于所述弹性支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按钮被按下,所述驱动件一端的驱动面按压所述致动机构的一侧以使所述致动机构摆动,使得所述致动机构驱动所述导电桥朝第一方向偏转而与静触头接触或脱离接触,同时,所述致动机构的被所述驱动件按压的一侧驱动所述驱动件的本体克服所述弹性复位部分的弹性回复力从初始位置线性移动而使得所述驱动件的按压所述致动机构的一端远离所述致动机构的摆动中心;并且,响应于所述按钮被释放,所述弹性复位部分的弹性回复力驱动所述驱动件的本体线性移动而回到所述初始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致动机构的摆动中心的两端分别具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分别与所述驱动件的相应端上的驱动面配合;并且当所述驱动件一端的驱动面按压所述致动机构的一侧以使所述驱动件的本体被所述致动机构驱动而线性移动后,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的驱动面移动到与所述致动机构的相应端上的受力面错开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按钮内部具有固定槽,所述驱动件的所述弹性复位部分的一部分容纳在固定槽中,使得所述自由端在垂直于所述弹性复位部分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按钮内部具有两组定位凸片,每组定位凸片中间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两组定位凸片还分别支承所述驱动件的本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按钮内还具有引导槽,并且在所述驱动件的本体上具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位于所述引导槽中以引导所述驱动件的本体沿所述引导槽线性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驱动件将用于驱动件的复位弹簧装置集成在驱动件自身上,并通过驱动件的特定结构,使得驱动件的单个构件同时用作驱动按钮开关动作和使驱动件复位的两个功能。由此,按钮开关的总零件数量变少,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减少了装配时间。另外,由于将用于的驱动件的复位的弹簧构件集成到驱动件上形成扁平设计的驱动件,因此驱动件以及用于驱动件的复位的弹簧构件所占用的开关内的高度空间得以减小。这样,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驱动件的按钮开关可以被设计得具有更小的高度,以便于该按钮开关被容易地安装到更多的位置。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下文对示范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时,这些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100),包括:本体(101),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按钮开关动作;和从所述本体(101)上延伸的弹性复位部分,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具有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按钮开关的驱动件(100),包括:本体(101),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按钮开关动作;和从所述本体(101)上延伸的弹性复位部分,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具有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所述本体(101)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110)和第二侧边(110’)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所述第一端部(120)位于所述第一侧边(110)和第二侧边(110’)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端部(120’)位于所述第一侧边(110)和第二侧边(110’)的另一端,在所述本体(101)的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上具有驱动面(103),所述驱动面(103)用于驱动所述按钮开关的致动机构动作而切换所述按钮开关的通断状态;并且其中,所述驱动件(100)被配置为当所述弹性复位部分被固定时,所述本体(101)能够在施加于所述驱动面(103)上的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弹性复位部分从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的连线方向上线性移动;并且当施加于所述驱动面(103)上的力被释放时,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向所述本体(101)施加弹性回复力而使所述本体(101)回复到所述初始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所述弹性复位部分包括分别从所述本体(101)的第一侧边(110)和/或第二侧边(110’)延伸的弹性支腿(102,102’);所述驱动件(100)被配置为当所述弹性支腿(102,102’)被固定时,所述本体(101)能够在施加于所述驱动面(103)上的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弹性支腿(102,102’)从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的连线方向上线性移动;并且当施加于所述驱动面(103)上的力被释放时,所述弹性支腿(102,102’)向所述本体(101)施加弹性回复力而使所述本体(101)回复到所述初始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所述第一侧边(110)和/或所述第二侧边(110’)的中部向所述本体(101)的中心凹陷而形成凹陷区(104,104’)或者向远离所述本体(101)的中心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突出区,并且所述弹性支腿(102,102’)从所述凹陷区(104,104’)向所述本体(101)的外侧延伸或从所述突出区向所述本体(101)的中心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所述弹性支腿(102,10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130)和第二主表面(130’)的方向上具有弯折,和/或所述凹陷区(104,104’)或突出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130)和第二主表面(130’)的方向上具有弯折。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在所述弹性支腿(102,102’)的自由端形成扩大的端头部(106,106’),所述端头部(106,106’)的侧面具有弧形面。7.根据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所述本体(101)的所述第一侧边(110)、第二侧边(110’)以及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环,并且在所述环内部形成中空空间。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件(100),其中,所述本体(101)的所述第一侧边(110)、第二侧边(110’)以及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环,并且在所述环内部形成中空空间;并且所述第一侧边(110)和/或所述第二侧边(110’)的中部向所述本体(101)的中心凹陷而形成凹陷区(104,104’)或者向远离所述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