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国彬专利>正文

水下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624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抗震支座,包括上盖和底座,一个下表面为双曲面或球冠面的中芯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相吻合的凹面处,在所述中芯上放置有所述的上盖,且在所述上盖上有向下延伸的一圈侧壁环绕在所述底座上部周围,并通过侧壁下边缘向底座方向凸起的凸缘伸入底座上对应的一圈凹槽内,形成凹凸企口结构使上盖与所述的底座咬合,还包括一个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的上部利用弹性套在所述上盖侧壁下边缘部位的外侧,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的下部利用弹性套在所述位于所述凹槽以下的底座侧壁上,将上盖与底座咬合的企口间隙密封住。这种支座可以应用于水下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水下的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支座做为一种抗震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和建筑上。支座除了要把上中部结构的重力向下传递给桥墩、立柱等下部构件外,还需要具有抗振、抗拔、释放弯矩等作用,以降低地震或振动对桥梁或建筑结构的破坏。专利技术人开发了一系列包括上盖、中芯和底座的支座,其中芯可以采用如CN1415802A公开的双曲形结构,以适应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不同弯矩的要求,或者是如CN2473228Y公开的采用球冠形的中芯结构。但是目前的这种由上盖、中芯和底座构成的支座,由于上盖和中芯要相对于底座发生转动以释放震动在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之间产生的转矩和位移造成的应力,如果用于水下环境,在上盖和底座之间形成的放置中芯的腔体内会进入水、泥沙,甚至有水生生物在表面生长,从而会影响中芯在底座内转动的灵活性,导致释放弯矩的能力降低,使抗震性能很快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抗震支座,以解决支座被用于-->水下时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抗震支座,包括上盖和底座,一个下表面为双曲面或球冠面的中芯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抗震支座,包括上盖和底座,一个下表面为双曲面或球冠面的中芯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个相吻合的凹面处,在所述中芯上放置有所述的上盖,且在所述上盖上有向下延伸的一圈侧壁环绕在所述底座上部周围,并通过侧壁下边缘向底座方向凸起的凸缘伸入底座上对应的一圈凹槽内,形成凹凸企口结构使上盖与所述的底座咬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的上部利用弹性套在所述上盖侧壁下边缘部位的外侧,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的下部利用弹性套在位于所述凹槽以下的底座侧壁上,将上盖与底座咬合的企口间隙密封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抗震支座,包括上盖和底座,一个下表面为双曲面或球冠面的中芯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个相吻合的凹面处,在所述中芯上放置有所述的上盖,且在所述上盖上有向下延伸的一圈侧壁环绕在所述底座上部周围,并通过侧壁下边缘向底座方向凸起的凸缘伸入底座上对应的一圈凹槽内,形成凹凸企口结构使上盖与所述的底座咬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的上部利用弹性套在所述上盖侧壁下边缘部位的外侧,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的下部利用弹性套在位于所述凹槽以下的底座侧壁上,将上盖与底座咬合的企口间隙密封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盖和底座之间的企口咬合间隙内还设置有第二高分子材料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在环绕所述上盖侧壁和底座侧壁的外表面上各有至少一道密封定位凹槽,在所述的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上对应所述密封定位凹槽位置设置有凸缘嵌入所述的密封定位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的企口咬合间隙位置,在所述的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上有一圈凸缘嵌在该间隙内形成密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分子材料密封圈和第二高分子材料密封圈采用遇水膨胀橡胶。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徐国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