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设置于提模系统中支撑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的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在国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提模施工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混凝土结构模板工程施工的方式,其中一种是在结构墙体内埋设型钢柱,利用该钢柱作为提升机的支架,推动整个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整体提升,因此需要设置多个钢柱,并且钢柱要延伸在整个高层建筑的高度方向上,需要增加许多钢柱,导致成本增加较大,另一种方式是在新浇混凝土墙顶上放置门字形支撑架,利用该门字形支撑架做支撑提升钢平台,门字形支撑架在提升过程中没有任何抵抗侧向力的体系,容易产生误差以及导致门字形支撑架倾斜或者歪倒,高层结构施工过程周期较长,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再有一种为利用对拉螺栓将支撑型钢柱拉结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墙体两侧,多道对拉螺栓沿竖向设置,由于多道螺栓同步受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每个支撑点位承载力比较小,因此整个系统的荷载需设置多点来承受,并且此种形式在墙体变截面的位置进行调整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支撑于墙体预留洞并可沿整排预留洞提升的支撑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于该支撑柱靠近下端处的上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主油缸、与主油缸连接的下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于该支撑柱靠近下端处的上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主油缸、与主油缸连接的下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是可伸缩的悬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与所述支撑横梁的端部之间的上下两侧的间隙分别设置一组销轴,每组所述销轴包括三个销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浩文,季万年,顾国荣,杨玮,向小英,苏广洪,袁爱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