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028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于该支撑柱靠近下端处的上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主油缸、与主油缸连接的下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支撑系统通过该支承机构支撑于建筑结构墙体的预留洞上并可沿整列预留洞逐步提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设置于提模系统中支撑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的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在国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提模施工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混凝土结构模板工程施工的方式,其中一种是在结构墙体内埋设型钢柱,利用该钢柱作为提升机的支架,推动整个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整体提升,因此需要设置多个钢柱,并且钢柱要延伸在整个高层建筑的高度方向上,需要增加许多钢柱,导致成本增加较大,另一种方式是在新浇混凝土墙顶上放置门字形支撑架,利用该门字形支撑架做支撑提升钢平台,门字形支撑架在提升过程中没有任何抵抗侧向力的体系,容易产生误差以及导致门字形支撑架倾斜或者歪倒,高层结构施工过程周期较长,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再有一种为利用对拉螺栓将支撑型钢柱拉结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墙体两侧,多道对拉螺栓沿竖向设置,由于多道螺栓同步受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每个支撑点位承载力比较小,因此整个系统的荷载需设置多点来承受,并且此种形式在墙体变截面的位置进行调整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支撑于墙体预留洞并可沿整排预留洞提升的支撑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的支撑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于该支撑柱靠近下端处的上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主油缸、与主油缸连接的下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承机构是可伸缩的悬臂。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悬臂与所述支撑横梁的端部之间的上下两侧的间隙分别设置一组销轴,每组所述销轴包括三个销轴。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可以驱动所述悬臂伸缩的小油缸。作为第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承机构是“7”字形构件,该构件铰接于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作为第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柱是圆形钢管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与主油缸之间连接柱。作为前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柱是圆形钢管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加强梁,该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以及上支撑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支撑系统中的上支撑横梁的两端和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支承机构,比如可伸缩的悬臂,所述上支撑横梁或下支撑横梁的悬臂伸进墙体的预留洞中从而通过上支撑横梁或下支撑横梁把整个支撑系统支撑于该预留洞中。下支撑横梁的悬臂伸进墙体的预留洞中后,上支撑横梁的悬臂缩回,然后通过大油缸驱动支撑柱、上支撑横梁以及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向上提升一定的行程,然后上支撑横梁的悬臂伸进墙体的预留洞中,再以相似的方式把下支撑横梁提升一定的行程,从而完成一个标准提升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支撑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支撑系统的支撑横梁的端部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支撑柱10、上支撑横梁12、下支撑横梁14、主油缸18。其中的支撑柱10是沿纵向设置的,该支撑柱10的顶端与该支撑柱10所支撑的施工平台系统30固定连接;上支撑横梁12固定于支撑柱10靠近下端处,该上支撑横梁12最好与支撑柱10相互垂直,该上支撑横梁12至少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设置两个支撑横梁12可以使得支撑系统更加稳固避免倾斜,只设置一个支撑横梁12可以节约成本;主油缸18的活塞杆18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0的下端,而主油缸18的缸体182连接于下支撑横梁14,该下支撑横梁14与上支撑横梁12功能相同,其设置方式以及数量可以与上支撑横梁12一致;上支撑横梁12的两端以及下支撑横梁14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在该支撑系统所应用的高层建筑的墙体上设置预留洞,上述支承机构可以伸进并支撑于上述预留洞中,并可在必要的时候缩回并退出所述预留洞。更具体地,上述支承机构是可伸缩的悬臂20,该悬臂20伸出后可以伸进上述墙体的预留洞中,从而支撑整个支撑系统以及施工平台系统,该悬臂20缩回后离开预留洞,从而在提升或顶升过程中该悬臂避开墙体得以上升。更佳地,参考图2,悬臂20与支撑横梁的端部之间的上下两侧的间隙分别设置一组销轴,每组所述销轴包括三个销轴24,该支撑横梁包括上支撑横梁12以及下支撑横梁14。销轴在其所在的支撑横梁与悬臂20之间转动,而悬臂在上下两组销轴之间滑动,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悬臂伸缩时的摩擦阻力。更佳地,继续参考图1,上述上支撑横梁12的两端以及下支撑横梁14的两端分别设置可以驱动所述悬臂20伸出和缩回的小油缸22。上述上支撑横梁12设置的小油缸22可以驱动所述上支撑横梁12的悬臂20伸进所述预留洞以及驱动该上支撑横梁的悬臂从预留洞中缩回,所述下支撑横梁设置的小油缸可以驱动所述下支撑横梁的悬臂伸进所述预留洞以及驱动该下悬臂从预留洞中缩回。支撑系统提升过程:下支撑横梁14的悬臂20伸进墙体的预留洞中后,主-->油缸18顶升一定距离,使上支撑横梁的悬臂20腾空,上支撑横梁12端部的小油缸22回收带动上支撑横梁12两端部的悬臂20缩回,然后通过主油缸18驱动支撑柱10、上支撑横梁12以及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向上提升一定的行程,可以是一个楼层高度,使上支撑横梁12到达墙体的上一个预留洞相应的高度位置,然后上支撑横梁12的小油缸22推出带动上支撑横梁12的悬臂20伸进墙体的上一个预留洞中;然后主油缸18回收一定距离,上支撑横梁12的悬臂20支撑于墙体的预留洞中,主油缸18继续回收一段距离,使得下支撑横梁14的悬臂20腾空;下支撑横梁14的小油缸22回收带动下支撑横梁14端部的悬臂20缩回并完全退出墙体的预留洞,主油缸18继续回收,下支撑横梁14提升一定的行程后,下支撑横梁14上升到墙体上一个预留洞相应的高度位置,下支撑横梁14的小油缸22推出带动下支撑横梁14的悬臂20伸进结构墙体预留洞中,主油缸18反向顶出一定的距离直到下支撑横梁14的悬臂20支撑于对应的墙体的预留洞中,通过控制主油缸内油压值来保证上下支撑横梁在使用过程中同时受力,从而完成一个标准提升流程,目前本技术的应用中上述主油缸内油压值是按照7兆帕(MPa)控制,折算成顶升力约120吨。本技术支撑系统中上述支承机构还可以是“7”字形构件,该构件铰接于上支撑横梁12以及下支撑横梁14的端部。该“7”字形构件绕所述端部旋转,翻起后“7”字形构件的远离铰接点的部分卡进预留洞内,勾住预留洞的下壁面从而支撑起支撑系统以及施工平台系统。更佳地,上述预留洞的下壁面预留小凹位,“7”字形构件设置相应的卡勾从而是支撑卡扣更加稳固可靠。更佳地,上述支撑柱10是圆形钢管柱,该圆形钢管柱连接并支撑模板以及施工平台系统,并对其进行间歇的断续的提升。本技术支撑系统中,上述支撑柱也可以是截面为方形、多边形或者星形、工字型的钢柱、合金柱或者其它刚性柱体,上述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柱体最好是空心的,从而可以节约材料减轻重量。更佳地,上述支撑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于该支撑柱靠近下端处的上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主油缸、与主油缸连接的下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整体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于该支撑柱靠近下端处的上支撑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主油缸、与主油缸连接的下支撑横梁,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承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是可伸缩的悬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与所述支撑横梁的端部之间的上下两侧的间隙分别设置一组销轴,每组所述销轴包括三个销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以及所述下支撑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浩文季万年顾国荣杨玮向小英苏广洪袁爱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