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9379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16
一种用于诸如显示设备的载荷的支撑臂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撑臂(4),该支撑臂能够在其近侧端部绕着中间接头轴线X”旋转;监视器支撑头部(5),该支撑头部位于支撑臂(4)的远侧端部并具有内部滑动器元件和压缩弹簧;以及连杆和枢轴布置,其产生了扭矩以对抗头部(5)上的载荷所产生的扭矩,并且该连杆和枢轴布置在臂(4)于其移动范围内移动时将监视器板(6)相对于竖直方向而保持在相同的观赏平面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系统。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监视器或者显示设备 的可移动支撑臂。
技术介绍
以现代屏幕为基础的显示设备通常是诸如液晶显示屏(LCD)或等离子显示屏的 平面监视器。这样的设备能够安装在诸如支撑臂的抬升支撑设备上,该支撑臂然后能够紧 固至表面,从而平板监视器保持在所述表面的上方或前方。已知的是,监视器的支撑系统允许对监视器进行安装的头部、底座或支架进行三 维移动。如此也允许在全范围内调整监视器。文献GB2438 581和US 7,438,269都公开了 包括拱形连接件的底座或支架,其允许监视器绕着实质上水平的虚拟枢轴轴线枢转。在文 献US7,438,260中,虚拟枢轴轴线经过监视器或显示器的重心,从而在拱形连接件上选定 的位置处减少了将底座保持到位所必须的力。为了允许绕实质上竖直的轴线(或正交于拱形连接件的轴线的轴线)进行调整, 诸如文献GB2 348 581和US 7,438,269中所公开的那些已知的设置具有与第一枢转机构 完全分离的第二枢转机构。第二枢轴是类似于棒的单独的竖直元件,该元件限定了竖直轴 线。该第二枢轴与拱形连接件的枢轴不相同并且与其分离。这些现有技术的设置需要两个分离并且不同的枢轴设置。因此他们建造相对复杂 并且昂贵,所具有的两个枢轴(并且因此更多的移动部分)会发生故障并且相对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提供了现在将要参考的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支撑系统。优选 的特征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0当中。在其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单一的简单机构,该机构允许在三个正交方向 (即大约正交的X、Y和Z轴线)上全范围的调整载荷。相比于已知的设置,制造该装置更 加简单和便宜,并且在看起来更加美观。已知的是,用于监视器的支撑系统包括铰链臂布置以利用可倾斜的底座或支架机 构来用于升高和降低监视器,随着臂的上下移动,该可倾斜的底座或支架机构将监视器保 持在相同平面内。诸如那些在文献US 2004/0245419中公开的布置具有四个连杆装置或者 平行四边形的布置,其中具有在主支撑臂下方(或上方)并且与该主支撑臂相平行的第二 连杆或臂,并且该第二连杆或臂枢转地联接至监视器安装所在的可倾斜的底座或支架。第 二连杆或臂在主支撑臂和底座之间枢转地联接至枢轴下方(或上方)的底座或支架,并且 也枢转地联结至基底或支撑元件,主支撑臂的另一端部在主支撑臂和基底或支撑元件之间 的枢轴下方(或上方)的某点处枢转地联接至该基底或支撑元件。主支撑臂和第二连杆臂 彼此平行,并且连杆装置(该能够被认为是基底元件和底座的每一者上的一对枢轴之间所 画的线),该对枢轴也彼此平行。该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装置意味着当支撑臂上下移动的时候,倾斜底座上的两个 枢轴之间的连杆装置保持在相同的平面上,该平面平行于基底元件上的两个枢轴之间的连 杆装置。已知的四杆式平行四边形连杆布置的缺点在于需要设置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平 行于支撑臂并且从该支撑臂分离。因此该布置必须具有平行于主支撑臂的第二可见的(并 且因此不美观)连杆或臂。任选地,该平行四边形布置具有大而深的外壳,该外壳能够容置 主支撑臂、第二平行连杆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其体积庞大并因此也不美观。本专利技术在第二方面提供了现在将参考的权利要求11中所限定的支撑系统。优选 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12至17中进行限定。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系统不再需要与第一平行连杆分离的第二平行连杆以 及在两个平行连杆之间的竖直间隔。因此第二方面中的本专利技术允许更加紧凑和看上去美观 的支撑臂,随着支撑臂上下运动该支撑臂将其载荷底座保持在相同平面内。使用能够沿着支撑臂的纵向轴线移动(没有正交或垂直于支撑臂的移动分量)的 滑动器元件,使得结构看起来美观而不具有带有沿着并且垂直于支撑臂的移动分量的第二 可见臂。用于载荷(例如监视器或显示设备,所述监视器或显示设备随着它们绕水平轴线 枢转而上下移动)的铰链式支撑臂的问题在于绕着水平轴线施加的监视器的恒定的重量 造成了变化的扭矩。随着臂上下移动,从支撑臂端部的载荷到支撑臂的另一端部以及支撑 臂和其基底之间的枢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臂是水平时(参见图12b和14b),距离以及因 此的扭矩是最大值,并且当所述臂处在其最高(参见图12a和14a)和最低位置(参见图 12c和14c)时,该距离和扭矩为最小值。为了对抗该变化扭矩,已知(例如参见文献US 2004/0245419)的是设置压缩弹 簧,该压缩弹簧提供可变的力以产生扭矩,从而对抗并且匹配由载荷重量所产生的扭矩。该 弹簧受到凸轮布置的支配,该凸轮布置控制弹簧的压缩程度的并且因此控制其施加的力。文献US 2004/0245419中公开的凸轮布置的类型相对复杂并且因此生产昂贵。本专利技术在其第三方面提供了现在将参考的权利要求18中所限定的支撑系统。第 三方面的实施方式的优选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19至26中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其第三方面提供了用于改变扭矩的布置,该扭矩应用于对抗由于支撑臂 绕水平轴线枢转而造成的扭矩的变化。本专利技术在其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机构,该机构允许了当支撑臂枢转时产力构件 所提供的扭矩中发生变化,并且该扭矩对抗支撑臂的载荷的重量,以更好的匹配当支撑臂 枢转时所述重量所提供的扭矩的改变。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是第一个认识到当近侧力传 输连杆枢轴处在近侧支撑臂枢轴周围的移动范围的中点时,采取将近侧力传输连杆枢轴移 动远离其位于某一线上(所述线竖直穿过近侧支撑臂枢轴并且实质上正交于支撑臂的纵 向轴线)的通常位置的步骤,采用该步骤使得人们更好地将支撑扭矩和载荷重量扭矩中变 化图表的形状与支撑臂移动相互进行匹配,并且因此更好地支撑支撑臂上的载荷。本专利技术 人是第一个领悟到移动远离现有技术的实质上对称的近侧支撑臂枢轴和近侧力传输枢轴 布置的反常规的步骤事实上允许人们在支撑扭矩中产生更对称的变化,以更好地匹配载荷 重量扭矩。本专利技术在其第四方面提供了对如权利要求27所限定的支撑系统进行设计的方 法。专利技术人领会到,可以提供美观宜人的支撑系统,该系统不需要复杂的布置来匹配随着支 撑系统移动通过其移动范围而在系统上的载荷引起的扭矩变化,该移动范围是通过该系统 的尺寸和几何形态所精心挑选出来的。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的优选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28 至29中所陈述。附图说明现在参考附图,仅通过非限定性实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 解释和图解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应当解释为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本领域 技术人员会轻松并且轻易地从其不同方面构想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设备的立体图2是图1的支撑设备的侧视图3是图1的支撑设备的俯视图4是图1至3的支撑设备的局部分解图5是图1至4的支撑设备的上臂的分解图6是图1至5的设备的安装和移动头部的立体图7是图6的安装和移动头部部分的局部分解图8是图1至6的上臂的上端部和安装和移动头部的分解图9是沿着图2中IX-1X截面的安装和移动头部的多个方面的横截面图1Oa和IOb是沿着图3中的X_X部分截面的横截面图,其图示了安装和移动头 部在第一平面内的调整;图1la至Ilc是安装和移动头部的俯视图,其图示了在与图1Oa和IOb的截面平 面正交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09 GB 1009680.8;2011.02.10 US 13/024,6851.一种支撑系统,其用于可枢转地支撑诸如显示设备的载荷,该系统包括弯曲构件和运动接头,所述运动接头能够沿着所述弯曲构件滑动并能够绕着所述弯曲构件旋转。2.—种支撑系统,包括运动接头,该运动接头具有内部支承表面;和长型弯曲构件,该长型弯曲构件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至少部分圆柱形的操作表面,该操作表面用于与所述运动接头的内部支承表面相接合;所述运动接头的内部支承表面为至少部分圆柱形,并且被适配成与所述弯曲构件的所述或者每个操作表面进行摩擦接合,从而使得紧固到弯曲构件的载荷在所述弯曲构件的相对于所述运动接头的选定的纵向位置得到支撑;所述弯曲构件在所述内部支承表面内能够绕着所述操作表面的轴线旋转,从而进一步地调整所述载荷相对于所述运动接头的位置和 /或定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弯曲构件具有底座以将载荷紧固至所述弯曲构件。4.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弯曲构件由圆的部分圆周所限定,并且所述运动接头进一步包括支撑臂底座,从而使得安装在其上的支撑臂能够沿着所述弯曲构件的轴线滑动并能够绕着所述弯曲构件的轴线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臂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运动接头。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的弯曲构件连接至载荷底座或是载荷底座的一部分,诸如显示设备的载荷能够附接至该载荷底座,并且其中所述弯曲构件形成 了圆周的一部分,所述圆的中心处于安装在安装系统的显示设备的重心或者靠近安装在安装系统的显示设备的重心。7.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弯曲构件的表面与所述运动接头的支承表面相匹配。8.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弯曲构件具有实质上圆形的横截面。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运动接头具有将所述运动接头紧固在壁或表面中形成的贯通口的装置,从而使得使用中,所述弯曲构件延伸穿过所述壁或表 面。10.根据之前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撑系统,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弯曲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部的止挡装置,以避免所述弯曲构件穿过所述运动接头而完全收回。11.一种支撑系统,其用于支撑诸如显示设备的载荷,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用于载荷的底座、基底元件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底座和基底元件之间,并且该支撑臂的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分别枢转地连接至底座和基底元件,其中所述支撑臂包括近侧支撑臂枢轴,其将所述支撑臂的近侧部分联接至所述基底元件;远侧支撑臂枢轴,其将所述支撑臂的远侧部分联接至所述底座;滑动器元件,该滑动器元件能够沿着所述支撑臂的纵向轴线移动;近侧滑动器连杆,其位于所述滑动器的近侧部分和基底元件之间并且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动器的近侧部分和所述基底元件,所述连杆包括将所述近侧连杆联接至所述基底元件的近侧枢轴以及将所述近侧连杆联接至所述滑动器元件的远侧枢轴;远侧滑动器连杆,其位于所述滑动器的远侧部分和底座之间并且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滑动器的远侧部分和所述底座,所述远侧连杆包括将所述滑动器元件的远侧部分联接至所述底座的远侧滑动器枢轴以及将所述远侧连杆联接至所述滑动器元件的近侧连杆。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滑动器元件布置在所述支撑臂中。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滑动器元件布置为毗邻于所述支撑臂或在所述支撑臂的旁边。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滑动器元件布置在所述支撑臂周围。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系统,其中所述近侧滑动器连杆近侧枢轴和远侧滑动器连杆远侧枢轴都位于所述支撑臂枢轴的下方。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系统,进一步包括产力构件,该产力构件位于所述滑动器元件内并且对着所述滑动器元件的端部产生偏压力。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系统,其进一步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 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系统。18.一种支撑系统,其用于支撑诸如显示设备的载荷,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用于载荷的底座、基底元件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远端部分和近端部分分别联接到所述底座和所述基底元件,并且该支撑臂枢转地连接至至少一个基底元件,其中所述支撑臂包括近侧支撑臂枢轴,其将所述支撑臂的近侧部分联接至所述基底元件;力传输构件连杆,其用于在所述近侧支撑臂枢轴周围提供扭矩,以对抗由所述底座上的载荷在近侧支撑臂枢轴周围的扭矩,其中所述力传输连杆位于产力构件和基底元件之间,并且该力传输连杆的远侧部分和近侧部分分别枢转地连接至所述产力构件和所述基底元件,所述产力构件位于所述支撑臂之内或旁边,所述连杆包括,近侧力传输连杆枢轴和远侧力传输连杆枢轴,该近侧力传输连杆枢轴将所述连杆的近侧部分联接至所述基底元件,该远侧力传输连杆枢轴在所述支撑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劳A·威尔斯
申请(专利权)人:科尔布鲁克鲍森桑德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